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25-10-28 14:42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观众刘永珍激动地分享道:“我从小就喜欢、爱好戏曲,只要有演出我都会去看,哪里唱戏我的心就开始慌了。听听戏、唱唱戏,我感觉都很开心,有时候为了唱戏饭都顾不上吃。”她的话道出了当地群众对吹吹腔的热爱。



传承的生命力,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坚守。目前,云龙县共有8个吹吹腔业余剧团,其中功果桥镇就有6个,分布在下坞、汤涧、汤邓等4个村寨,全镇现有传承人102名,其中省级4名、州级3名。近年来,随着文化传承力度的加大,剧团演出水平不断提高,各个剧团之间相互合作,白族吹吹腔的影响力逐渐走出云龙,走向全国各地。



吹吹腔艺术省级传承人杨会池说:“只要有活动,我都会去表演,不光是在功果桥镇演出,县上、州上组织活动时只要通知我们都会去表演。通过我们的这种表演方式,我们要把白族吹吹腔推广出去,也要让更多人了解、认识我们的民族文化。”






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创新白族吹吹腔,功果桥镇于2015年筹建了“白族吹吹腔艺术博物馆”,建成了白族吹吹腔文化艺术广场。走进博物馆内,戏本、戏服、戏箱、戏台、脸谱等整齐陈列,生动再现了吹吹腔的发展历程。据了解,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每逢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还会举办主题活动,成为了弘扬吹吹腔的重要载体。



云龙县白族吹吹腔艺术协会会长马云飞说:“吹吹腔博物馆建成以后,为白族吹吹腔的保护与传承,特别是传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也吸引了众多省内外的一些院校和一些专家前来参观、研究我们的白族文化。”


功果桥镇位于澜沧江畔,这里山清水秀,高峡平湖相映成趣,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旅游资源。近年来,功果桥镇在保护和传承吹吹腔文化的同时,积极探索“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之路,通过举办吹吹腔展演、商贸活动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品牌。




功果桥镇副镇长胡秋梅说:“功果桥镇作为白族吹吹腔传习基地,通过举办汇演活动,一方面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吹吹腔,传承和弘扬这一珍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更多人来到功果桥镇,感受这里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文 图:字银洁 杨志平 马怡晗
编 辑:旷宏飞
审 核:杨建萍
终 审:李根华
投稿邮箱:yljryl@163.com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