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25-10-17 11:22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当前,诺邓镇天池林果场迎来丰收旺季。漫山梨树上,个大饱满、汁水充盈的麦地湾梨缀满枝头,金黄果实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林间,务工人员穿梭忙碌,熟练采摘梨果,运输车辆轰鸣往返,将新鲜果实送往处理厂房,整个果园处处涌动着丰收的活力,成为诺邓镇特色产业带动就业、助农增收的生动缩影。
作为诺邓镇辖区内的“明星物产”,“麦地湾梨”品牌跻身“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行列,栽培历史久远,是诺邓镇打造特色农业的核心抓手。这种特晚熟耐储梨种,果实扁圆、果皮橙黄、果肉细嫩、汁多味美,凭借独特品质赢得市场青睐,成为承载全镇群众增收希望的“金色果实”。
在林果场的果品处理厂房内,现代化加工流程有序运转。务工人员操作叉车转运鲜梨,自动分拣设备依据大小、品质完成精细分选,既保障了果品标准化输出,也让本地及周边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据统计,林果场为期40天的采摘旺季,每日带动用工100余人,每人日均收入超150元,构建起“种植+施肥+采摘+加工”全链条就业体系,全年累计带动300余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成为特色产业助农增收的“主力军”。
“来这里摘梨5年了,收入稳定,离家也近!”宝丰乡南新村的施万荣道出了务工人员的心声。从洱源赶来的邱正华姐弟坦言,“听说这边需要人,而且工资不低,就专门过来试试”。关坪乡的字月新也表示,“来梨园打工,工作灵活,收入稳定,很让人安心”。一句句朴实的话语,映射出诺邓镇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增收的显著成效。
近年来,诺邓镇以天池林果场为核心,锚定“农文旅融合”发展方向,持续推动产业升级,为增加就业机会促农增收开辟新路径。技术层面,大力推广自动滴灌、果实套袋等先进种植技术,建成气调冷库提升储藏能力,帮助周边果农提升种植与储藏水平。产品层面,开发梨片、梨膏等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业态层面,结合麦地湾梨庄园建设,开设梨园观光、采摘、休闲、餐饮等项目,将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不断丰富了全镇文旅业态,更是成为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在诺邓镇天池林果场示范带动下,天池村群众纷纷加入发展麦地湾梨产业行列中,目前天池村麦地湾梨种植规模已达10000余亩,年产量约8000吨,年产值突破3000万元,直接带动320余户农户增收。这颗深山中的“甜蜜果”,正以特色产业为纽带,串联起就业、增收、乡村发展的多元价值,成为诺邓镇推动农业提质、农民致富、农村繁荣的重要支撑,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文 图:杨敏 杨瑷宁 李小张
编 辑:杨学禹
审 核:杨建萍
终 审:李根华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