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25-08-27 14:52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初秋时节,云龙县各地烟叶迎来丰收盛景,一片片成熟的烟叶迎风招展,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烟农们忙碌又喜悦的身影,空气中弥漫着烟叶的独特香气。与往年不同,今年田间少了人背马驮的忙碌,多了无人机和山地单轨运输车的轰鸣,这些“空中和陆地帮手”正为传统烤烟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绘就出一幅现代农业新图景。
在白石镇大炼坡烟田,随着“嗡嗡”的旋翼声响起,一台无人机腾空而起,流畅地悬停、上货、吊运、卸货,以每趟不到2分钟的速度,将一捆捆百余斤的烟叶精准吊运至路边的农用车上,旁边一台发电机正在为无人机电池充电,无人机在烟田上空来回穿梭,将传统烤烟产业与现代智慧物流无缝衔接,整个运输过程井然有序。“我已经来了1个多月,T70载重在100斤左右,吊运距离在200米至300米,每天可以吊运5吨至6吨,吊运距离在500米至600米,每天就吊运2吨至3吨,距离远,吊运数量就减少。”来自祥云县的无人机飞手万恩意一边操控着无人机一边如是介绍道。
而在检槽乡佛子坡千亩连片高标准烟田,随着发动机轰鸣声响起,一辆“山地小火车”承载着1000多斤重的烟叶沿着“单道铁轨”在烟田间缓缓行驶,几分钟就将烟叶运送到公路边。工人们互相协作,立即将烟叶装上农用车,农用车立即马不停蹄将烟叶运往烟叶烘烤点。
科技赋能下,过去令人望而生畏的繁重调运任务,如今变得从容而高效。无人机、山地单轨运输车的使用不仅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更以其各自的运输速度快、载重量大的优势,将烟叶从田间到烤房的时间压缩至最短,为后续烘烤品质奠定基础。“在今年的烟叶采烤中,我家烟叶全部用无人机吊运,烘烤完全实现智能化、电器化,不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而且还增加了收入,就你们看到的这窑烟,预计价值在4万元左右。”正在查看烟叶烘烤情况的白石镇双龙村烟农杨六军乐呵呵地说道。
同时,为全面提升烟叶烘烤质量,提高烟叶产业效益,促进烟农增收。云龙县以科技为引领、以服务为根本,组织烟技员深入田间地头和烤房一线,为烟农提供全方位、精细化的技术指导,确保每一片“金叶子”都能烤出好品质。“今年全县各个片区、各个烤点的烘烤技术人员都是持证上岗。目前,采烤已进入中后期,各项采烤工作稳步有序推进。”云龙县烟农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监事长张学华:“下一步,我们指导烟农加强田间管理,组织好技术人员把大田里没有烤完的烟叶烤好,按质按量圆满完成2025年烟叶烘烤任务。”
除转变烟叶调运方式和优化服务外,近年来,云龙县立足区域实际,以“减工降本、提质增效”为目标,聚焦烟叶生产关键环节,积极探索烤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加大烤烟生产的科技普及和科技投入力度,大力推广和使用新技术、新方法,全面组织实施高效节能滴灌技术,适宜地区引入起垄机、覆膜机、培土机、移栽机等新型农机进行整地栽种,用无人机、小型除草机替代人工进行田间管理,全面推广新能源烤房和专业化烘烤,让烤烟这一支柱产业在科技赋能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带领广大烟农用“黄金叶”铺就出一条科技助农、产业兴农的致富路。
据悉,2025年,云龙县烤烟种植面积4.94万亩、烤烟生产计划13.35万担、烤烟种植户3597户。
来 源:云龙关注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