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25-08-05 09:37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近日,随着西藏林芝蓝莓的大面积成熟,进入采摘高峰期,云龙县组织输送了一批批“蓝莓采摘工”到西藏林芝采摘蓝莓。“我去年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去西藏林芝摘蓝莓,当时一起去了80人,短短40多天的采摘期,收入了1.26万元,日均工资达300元,我还不是里面日工资最高的。今年我继续参加,并准备到处去游玩一下,务工、旅游两不误。”功果桥镇核桃坪村赵丽芬高兴地说道。
近年来,云龙县把培育特色劳务品牌作为“稳就业、促增收”的民生大事来抓,结合群众务工的习惯和特点,通过培育打造“云龙采摘工”劳务品牌,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事采收蓝莓、树莓、黑莓、草莓等工作,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促进群众就业增收。
多方发力推动“走出去”
云龙县通过县级统筹、乡镇组织、村级宣传动员“三级联动”方式,全面摸排有意愿外出从事采摘务工群众基本情况,建立台账,并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的宣传模式,进村入户“敲门送岗”,发挥亲带亲、友带友、邻带邻的作用,积极引导和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入“云龙采摘工”队伍,并通过包专车“点对点”“一站式”输送外出务工。
同时,云龙县坚持“政府统筹部署、人社牵头抓总、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零工市场、人力资源公司、乡镇党群服务中心及工会、妇联等服务机构的“桥梁”作用,通过“两端”联动发力,切实做好务工人员的跟踪服务。在“输入端”的劳务输出集中地建立劳务协作站,选派工作人员跟踪服务,做好务工人员的服务保障;在“输出端”的各乡镇、村(社区)和易地搬迁安置点,组建劳务驿站、幸福小站等,及时帮助解决留守老人和未成年人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解除外出务工群众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走出去”安心就业。
多措找岗保障“有活干”
为更加快捷高效做好劳务输转,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云龙县充分挖掘季节性务工就业岗位,在每年的蓝莓、树莓、黑莓等采摘季到来前,组织县人社局、县人力资源公司、县零工市场相关人员到保山、芒市、西双版纳、丽江、西藏等多个种植基地对接考察,通过实地参观、现场体验等方式,详细了解岗位内容、工作环境,与用工量大的种植基地洽谈合作,建立长期劳务协作关系,定期开展岗位信息对接,“订单式”输送务工人员,让群众外出采摘“有活干”。
此外,依托“ 云龙零工市场(农闲务工)”微信小程序,线上收集、筛选省内外采摘类务工信息,为农村劳动力精准收集、筛选、推荐针对性强、适合度高的采摘类岗位信息,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工作群等线上平台及时将岗位信息推送到群众手中。
多样务工促进“能增收”
由于种植基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等因素,各个基地的蓝莓、树莓、黑莓等生长周期不同,采摘高峰期也不一样,从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9月底都有相应的采摘需求。云龙县零工市场组建专门队伍引导和组织农村劳动力“一个地方接着一个地方”“一种浆果接着一种浆果”采摘务工,保障采摘“无间歇”,促进“采摘工”稳定就业、持续增收。
同时,针对群众就业意愿,分类施策。针对有季节性外出务工习惯的,农闲期间组织到保山、芒市、西双版纳、丽江、西藏等地季节性采收蓝莓、树莓、黑莓等;针对因年龄、家庭等原因不能外出的,组织就地就近从事蔬菜、水果、茶叶等采收工作,让群众实现“农闲人不闲,务农务工两不误、两增收”。
“在云龙县相关部门的统一组织下,我已经外出采摘蓝莓5年了。这几年来,家庭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采摘蓝莓这种务工形式真的太适合我了,特别开心。”诺邓镇龙飞村段耀飞笑着说道。
据统计,2024年至今,云龙县先后向省内外输送“蓝莓采摘工”30余批(次),务工人数基本稳定在1000余人,月人均收入5000元左右,年人均务工收入达3.5万元,全县“蓝莓采摘工”实现务工创收3500余万元。目前,季节性务工已成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主要渠道。
来源:云龙关注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