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25-07-17 10:03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美
味
事情是这样的
近日,云龙融媒在抖音号
转发了一条吃菌安全提示
内容如下:
为什么?为什么!
你不让官方管?还说“vi o~vi o~vi o~”(救护车)
因为
云龙的野生菌太香啦!
时下
又到了采食鲜美野生菌的季节
当第一场夏雨如约而至
郁郁葱葱的莽莽山野间
一朵朵打着小伞的野生菌开始破土而出
在树丛间“展露身手”
成为了云龙人餐桌上的“主角”
但是
官方为什么一定要发出温馨提示
因为
极致的山珍美味暗藏着“躺板板”的风险
近日
不少网友积极发声
“见小人”的奇幻经历刷爆屏幕
所以
请您务必接收“保命指南”
好的好的
一定听劝
野生菌子千千万
看好种类再下饭
在享受自然馈赠的同时
请务必收好这份“保命指南”
采、购两原则
1,不随意采摘、买卖、食用不熟悉、难辨别的野生菌。野生菌种类繁多,其中许多有毒品种与可食用品种外形相似,仅凭个人经验或民间流传的辨别方法,无法准确区分。
2, 避开“死亡套装:“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鞋”的菌子碰不得。一些剧毒野生菌,如“致命鹅膏”“亚稀褶红菇”等,即使少量食用也可危及生命。
烹饪四铁律
网友神总结:油多火旺,炒透煮烂,单打独斗,酒水不沾。
急救三步走
1,立即催吐:大量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用汤勺压舌根催吐(昏迷者禁用) 。
2,火速就医:无论症状轻重,立即拨打120!肝损型有“假愈期”陷阱 。
3,带“毒”就诊:剩余菌样、呕吐物是最佳“证物”,助医生精准施救。
特别提示:食用野生菌中毒可防难治,希望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警惕,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不随意采食野生菌,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
编 辑:旷宏飞 黄静怡 杨升(实习)
审 核:杨建萍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