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25-04-08 11:16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3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宝丰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高原特色农副产品加工重点区、文化旅居集散地”发展定位,奋力推动宝丰各项事业再创新业绩、再上新台阶。
习近平指出,要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文旅产业,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要积极探索利益共享机制,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
近年来,宝丰乡依托得天独厚的立体海拔与河谷小区域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叶、热带水果、贡菜、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在科技推广、政策扶持、拓链延链上发力,扎实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切实让农村热闹起来、农民富裕起来、农业兴旺起来。2024年“大栗树”牌“龙印金丝红茶”荣获第十六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云茶产品之红茶”,宝丰古镇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创建通过州级初验并已公示结束。
云龙大栗树茶厂负责人尹晓霞: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本地产的茶很多,当年就是茶马古道……这些特产都是你们的王牌,要继续把王牌打好。”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生态茶等名优产品开发,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促进高山生态茶园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重点开展生态茶园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高山生态茶优质产品,进一步完善茶叶技术推广队伍,为生态茶园示范推广提供人才保障。
宝丰乡农业组工作人员李利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我们将从地区实际出发,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将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作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条,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群众增收的“金钥匙”。
习近平指出,云南生态地位重要,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近年来,宝丰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推进林长制工作,强化森林资源全方位保护与管理,有序地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形成“一户一品”“一庭一韵”的多元化建设格局,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擦亮“绿的底色”、护住“宝丰古镇”、留住“美丽乡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宝丰乡规划组生态环保工作人员赵华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云南生态文明建设锚定了方向。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以系统思维守护绿水青山、以创新路径激活生态价值、以绿色转型引领高质量发展,高效利用丰富多彩生态资源和突出的生态地位优势,将“两山”理论转化为生动实践,在保护与发展的辩证统一中奋力书写绿色答卷。
宝丰乡金麦村村主任助理李茜:作为一名到村任职选调生,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落地生根的过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保护生态为了村民,保护生态依靠村民,保护生态成果由村民共享,在开展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保护工作的同时,引导辖区群众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文明健康、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发展“树上摘金”“林下生金”,以“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实现富民增收。
习近平强调,云南民族众多,要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
近年来,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教工作走深走实,宝丰乡以“一馆一桥一古镇”为核心,探索“1+4+N”模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力格高”引入校园,以文化传承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以经济建设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基石,不断增强“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合力。
宝丰乡党委副书记、统战委员杨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桥梁文化、盐文化的系统研究和深入挖掘,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宝丰乡党群服务中心主任黄蓉: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的一名讲解员,我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云龙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宣讲、行走的思政课等活动,讲好身边人、身边事,用情感打动人,用理想信念感染人,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
宝丰乡党委、政府供稿
编 辑:杨学禹
审 核:杨建萍
终 审:李根华
投稿邮箱:yljryl@163.com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