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意盎然,正值羊肚菌丰收时节。走进云龙县检槽乡清朗村羊肚菌种植基地大棚内,一朵朵鲜嫩肥硕的羊肚菌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撑起褐色“小伞”,一阵阵菌香沁人心脾,长势喜人。工人们穿梭在其中,小心翼翼采摘,去除根部后整齐放入篮中,随后经过分拣、烘干、打包、搬运等流程,整个大棚里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基地负责人杨学艇是土生土长的检槽乡清朗村人,曾在昆明做销售工作,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他和许多年轻人一样,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创业。经过市场调研和考察,在详细了解到羊肚菌有广阔市场前景后,杨学艇便选择将其作为自己的创业项目,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他逐渐掌握了羊肚菌种植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方法,在他的精心管理下,羊肚菌种植基地焕发出勃勃生机。羊肚菌是四大名菌之一,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味道鲜美,口感嫩滑,深受消费者喜欢,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素有“菇中皇后”的美称。羊肚菌冬种春收,采收时节与农忙时节错开,既能提升土壤肥力,又增加了土地复种指数,实现一块土地两份收入。“今年是第一次尝试种植羊肚菌,租用农户土地45亩,加上自己的地,一共种了55亩20棚,羊肚菌长势整体很好。”“产品有鲜品和干品,鲜菌现在售价为60元一市斤,干菌的市场售价一公斤300元左右,鲜品主要销往附近乡镇和县城,干货则远销广东、浙江等地,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平均每亩的净利润在8500元左右。”谈起羊肚菌的“致富经”,杨学艇讲得头头是道。羊肚菌产业的发展,不仅为杨学艇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大量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杨贵平就是其中一位。杨贵平家中人口多,又有两位老人需要照顾,外出务工难,从杨学艇开始种起羊肚菌,她就一直在基地务工,既能照顾家里,又能为家庭增加一笔经济收入。“我家每年都有一笔土地流转的租金,还能在基地务工,干的活也不累,每天收入100多元,还可以照顾家中老小,我很满意、也很开心。”杨贵平一边采摘羊肚菌,一边高兴地说。人工栽培的羊肚菌具有种植周期短、经济效益好、市场价格稳定、利润空间广阔的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群众的关注。杨学艇告诉笔者:“接下来,羊肚菌种植完成后,会轮作花生等经济作物,我将坚持把羊肚菌发展下去,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近年来,云龙县检槽乡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羊肚菌、稻花鱼等特色产业,为群众的“菜篮子”增添了丰富品类,更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成功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开辟出一条“新路子”。
文 图:赵丽霞 郭周静
编 辑:旷宏飞
审 核:杨建萍
终 审:李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