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24-09-24 15:11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云龙县宝丰古镇是千年产盐的重镇,是盐马古道的重要驿站。盐已经褪去曾经的耀眼光环,依靠产盐支撑经济发展已经成为过去,但是历史积淀下的宝丰古镇,风韵依旧。
宝丰古镇依山而建,背靠青山,前面是波澜不惊、幽幽潺潺的沘江。古镇街道因依山就势修建,顺河成街,依山为巷。徜徉古镇巷道,沧桑厚重的石板路曲径通幽,碧瓦粉墙的明清老房子鳞次栉比。民居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庭院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古镇的一街一巷、一雕一刻都蕴含着深深的年代味道。时间的印迹触手可及,当年的繁华深深镌刻在被人们踩踏得光洁、抹去棱角的石板路上,镌刻在斑斑驳驳的数百年的古建筑上。
据记载,历史上的宝丰古镇盐业发达,经济活跃,商贾云集,车马盈门。尽管地处西南偏僻一隅,但盐马古道穿境而过,交通北上中原,南下缅甸。文化交流频繁,本地人士非常注重吸收中原先进文化。明初开始商贾大户就从中原聘请教师,教授先进文化,明清以来私塾进一步发展,成立知州后,重视教育蔚然成风,开设学馆,创办书院,培养了大批人才。明清以来考取进士3名,举人、贡生多人,鸾翔凤集。云南教育的先驱、创办云南大学并任首任校长的董泽先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积极奋发,学业有成,报效祖国,为云南高等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
宝丰古镇学养深厚,山山水水都有文墨印迹,每一座山都有一个遥远的传说,每一座寺观都有一篇隽美的散文,每一座老井都有一个流传经年的故事。在宝丰古镇,古建筑、寺观庙宇、碑塔亭台,乃至山野崖壁都有大量历史遗留下来的诗词、楹联、匾额、绘画,抒情言志,蕴藉悠远,辞藻优美,笔力千钧。
在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宝丰古镇居民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起居饮食、建筑构造、审美情趣、文学艺术、礼仪文明与中原先进地区相差无异。宝丰古镇现存明清时期古民居较多,时间最长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这些古建筑完美保存了明清建筑特色,美轮美奂。
体现唐宋风骨的还有大门对联。宝丰古镇民居大门极为讲究,多数为木质门,古色古香,高雅朴质,大气端正。大门对联意境唯美,深邃入骨。有的对联没有文字,只有两幅绘画,一边是纸笔,一边是仙草;有的绘有梅花、仙草、竹子、寿桃,有的绘有金鱼、喜鹊等;有的手工描绘,有的木质雕刻。宝丰古镇大门装饰及大门对联让人遐思,让人感慨,久久沉浸在遥远的历史中。
驮盐的铃声已经远去,大雒马邮亭已经成为文物,沘江洗去历史的铅华,砥柱桥一如既往地长虹卧波,迎送宝丰古镇来来往往的人们。历史的痕迹落在街边小巷上,落在丹楹刻桷的古建筑上,也烙印在人们的心中,唐风宋韵悠悠飘荡在宝丰古镇的青山碧水中,洒落在宝丰古镇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中。
文:钏国富
图:县融媒体中心
编 辑:赵雪梅
审 核:杨建萍
终 审:李根华
投稿邮箱:yljryl@163.com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