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理论实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理论实践

【“团结干事聚合力”大家谈】 徐迅:团结各方之力,敢拼敢抢干成事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24-08-14 09:09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图片

图片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州委九届六次全会、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以省委“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抓工作“三部曲”要求为导向,深化云龙县“团结干事聚合力”工程,持续发扬云龙敢拼、敢抢、敢干的拼搏精神,团结动员广大党员干部高举改革旗帜,聚力勇毅前行,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以破困重塑之举、创优提质之效,扎实稳健推进云龙高质量发展谱新篇,近期县融媒体中心将择优陆续刊载有关领导干部的理论文章供大家相互交流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先后20多次提到“团结”,更是对全党同志提出了“三个务必”的要求。云龙县委、县政府认真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云龙县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提出了云龙“敢拼、敢抢、敢干”的拼搏精神。只有全县上下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始终保持“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才能朝着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奋力前进,不断推进云龙高质量发展。
团结一致,敢拼才能解难题。面对工作中的难点堵点以及历史遗留问题,要主动出击,集思广益,团结各方力量,才能有效地攻坚克难,闯出一条路子,打开工作局面,从根本上破解难题。教育关系千万家,云龙县县域广阔且山区面积多,虽然近年来教育短板明显改善,但由于县财力有限,在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依托同济大学定点帮扶云龙的资源优势,汇聚各方力量,发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捐赠,第七批驻云龙帮扶工作组先后引入无偿捐赠资金1000余万元,实施建设完成101个云龙教育援助项目。其中,捐赠学生课桌椅12305套、LED教室专用照明灯1644套,新建23个学校运动场、21个学校浴室、2个学校食堂、2个学校多功能报告厅;捐赠云龙县委党校报告厅和专用教室全套设施,捐赠2所幼儿园基础设备和教学用具,资助237名贫困学生就学,为高寒山区孩子捐赠2009件秋冬衣和5000余册图书,极大地促进了全县教育基础设施改善。
图片

针对云龙一中搬迁问题,同济大学第七批驻云龙帮扶工作组积极汇报和努力争取,于2023年4月促成教育部、云南省、大理州决定重点支持云龙教育事业发展,给予云龙县2100万专项教育建设资金用于云龙一中建设,有力推动云龙一中于2023年9月实现整体搬迁。

图片
团结合作,敢抢才能破困局。面对困局,我们放长眼光、放大格局,将工作置于更大的“盘子”中,奋力寻找一切可用之机,锚定目标,抢抓机遇,干事创业。云龙县高中教育成绩不显、差异化办学成果不佳是全县干部群众长期以来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县委、县政府一直致力解决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办好高中教育已面临退无可退的境地。面对困境,云龙县充分抓住同济大学定点帮扶云龙十年的关键节点,借鉴兄弟县市在高校帮扶下开展差异化办学的经验,主动出击,积极与同济大学进行多次汇报对接和争取,终于就教研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差异化办学指导以及实践交流等方面达成一致,于今年5月23日签订帮扶协议,全力以赴在2024年秋季学期开设同济云龙实验班,为云龙高中教育发展创造了新的起点。
图片

团结奋斗,敢干才能促发展。面对制约发展的瓶颈,我们掐住关键点,着眼短板弱项,积极挖掘自身的潜力优势,主动出击谋长远。针对云龙县支柱产业不强、布局不优的问题,我们聚焦云龙县“一区一县”发展定位,结合同济帮扶云龙优势,积极探索出一条高原特色产业发展链条。通过招商引资累计为云龙县直接引入资金2000余万元,实施产业“135”战略规划,推进“8+N”的农工商结合,“一二三”产联动融合发展的“同济-云龙”产业之路。目前已初步构建了具有云龙农业特色的产业经营模式,带动2000余户村民(包括防返贫监测对象)致富增收,实现产值超过8000万元。同济大学帮扶以来,诺邓镇永安村、福堂杜区,宝丰乡金麦村、福利村、大栗树村,检槽乡哨上村、检槽村、清文村,白石镇顺荡村等村集体经济收益累计超100万元。其中,永安村2023年村集体经济年收益已超过35万元。同时我们持续深化“产业帮扶+消费帮扶”模式,投入50万元改造提升10家专业合作社,实现带动近500名农民社员平均每年增收412元,平均每家合作社年增加收益21994元。截至2023年底,同济大学11年来累计帮助销售6000余万元的云龙农特产品。

图片

三年多来,我们结合同济大学定点帮扶打造永安示范乡村的实际情况,先后争取到超1000万元资金,建设和实施了“点亮永安”、同安农场一期二期三期、永安学堂、永安门户、云安组和旧宅组农田引水灌溉提升工程、永安村种植业倍增计划、工业辣椒永安种植示范区、永安完小校园基础设施整体提升、户厕改造等一系列产业、教育、惠民工程项目,有力地推进了永安示范村建设,创新形式助推乡村振兴,增强了广大村民的归属感、荣誉感、幸福感,2023年永安村集体收入超过35万元。“点亮永安”1234工作法,“点亮永安”工作经验上报云南省委办公厅并在云南日报等主要媒体刊登。部分项目被省、州推荐为校地帮扶国家乡村振兴优秀典型案例,形成省委办公厅专报在云南日报、云岭先锋等相继报道,真正实现了“村民、政府、帮扶学校、帮扶企业”四满意的帮扶效果。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推进云龙的高质量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仅仅靠一两个人的努力就能实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要想实现工作目标、真正的干成事,全县上下就必须团结一致,凝心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充分发扬云龙“敢拼、敢抢、敢干”的拼搏精神,不断破解发展之路上的难题,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龙新篇。



作者系云龙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挂职)

编      辑:杨学禹 王天意(实习)

审      核:杨建萍

终      审:李根华

投稿邮箱:yljryl@163.com
图片

图片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