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绿色云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绿色云龙

云龙:科技“赋能”增收“有门”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24-06-12 10:07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图片

图片


仲夏时节,走进检槽乡文兴村,澡塘自然村的村民们,有的忙着采收油菜、有的忙着插秧,大家都忙于夏收、夏种,农技人员也适时走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和大家共同演奏着一曲收与种的协奏曲,描绘出一幅夏收夏种的美丽画卷。


图片

图片

李明是澡塘自然村十一组村民,他家在生态循环种养项目规划区内有0.75亩水田,芒种时节,他正和父母抓紧时间采收油菜、栽插秧苗。“从目前情况来看,今年油菜收成还是好的,我们家0.75水田应该能收两三百斤菜籽,按村上讲的每斤4元回收的话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到水稻收割时收成基本上能够我们一家吃,稻田养鱼又会有一笔收入,三笔加起来,收入应该不会差。”李明一边麻利地采收油菜一边给记者算起了账。


图片

图片


李明口中的生态循环种养项目概算总投资314.70万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田埂加固、田间道路修缮、田间水沟新建及修复、配套蓄水池建设、优质米油加工厂改造及配套设备采购和其它附属配套设施等。目前已完成田埂加固、沟渠新建及修复工程,配套蓄水池正在推进,其他项目内容正着手推进。文兴村党总支书记张宝平告诉记者,“2021年我们村干部开始带头养殖稻花鱼,2023年我们成功创办了荞地登小太极稻花鱼示范基地,现已初见成效。今年我们正着手推进生态循环种养项目,冬季种植油菜,大春这一季种植水稻和养殖稻花鱼,目前项目进展顺利,项目片区油菜采收和秧苗栽插已接近尾声,预计再过两周左右即可投放鱼苗。项目实施可以让群众在项目建设中务工收入一笔、油菜种植收入一笔、水稻种植收入一笔、稻花鱼养殖收入一笔。”


图片

图片


据介绍,文兴村生态循环种养项目涉及的“一坝两品”米油示范种植基地目前共计实施360亩,其中稻鱼种养区60亩、米油种植区300亩,项目区内种植的油菜和水稻可以由村里的综合服务部统一收购加工,稻花鱼可以由金疙瘩合作社统一收购,也可以由群众自行销售或自用。项目的实施能有效改善农用地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最大限度提高农用地内的土地利用率,实现在科技“赋能”下助力群众增收的目标。“节令就是最好的科技,接下来我们将主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督促群众抓紧把秧苗栽下去,把鱼苗放进去;二是邀请特聘农技员定期不定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三是由村‘两委’定期进行分析研判,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群众顺利开展农业生产工作。”张宝平说。


图片

图片


同样位于检槽乡的十方福蔬菜种植基地内,刚栽下十来天的番茄苗长势良好,基地负责人尹农鑫告诉记者,“我们基地计划种植番茄三四十亩,目前种了六七亩,最近几天就可以大量开始移栽了,8月中旬可以陆续上市,采收期一个半月左右。今年我们基地又投入了新升级的水肥一体设施,在科技助力下,我们的成本会有所降低,种植效益就会相应提高。”


图片

图片


芒种是一年中农事最繁忙的时节,一头连着收,一头接着种。芒种前后,县乡农技人员、特聘农技员适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工作,把乡村振兴学堂延伸到田间地头,切实打通农技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农技服务“赋能”乡村振兴、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现在我们大春生产的栽种工作基本结束,大面积进入管理阶段。我们在加强与省州科研院所合作,做好试验示范的同时,县、乡农技人员及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认真开展追肥、除草等管理工作,并到田间地头查看苗情,倾听老百姓的需求,及时帮助老百姓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确保粮食安全。”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中心农技员董锐宽说道。



文      图:赵雪梅 李继明

编      辑:李维丽

审      核:杨建萍

终      审:李根华

投稿邮箱:yljryl@163.com

图片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