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文明云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明云龙

走近劳模,感受云龙不同时期劳模的精神和力量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23-05-08 16:42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劳动最伟大,劳动创造一切;劳模最光荣,劳模是一面旗帜,是指引我们奋勇前进的旗帜。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为云龙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创造了重要的价值,是时代的领跑者,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学习的标杆和榜样。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云龙关注》收集了9名从1960年至2022年云龙县省级劳动模范的典型事迹,一个个普通名字,一篇篇感人至深、倾注真情的精彩劳模故事,浸润着劳模对家乡、对社会、对事业的重大贡献和奉献精神。

让我们走近劳模,感受不同时期劳模的精神和力量。学习劳模精神,必将进一步营造“学习劳模、关心劳模、尊重劳模、争当劳模”的社会风尚,必将进一步激发全县人民干事创业的昂扬斗志,必将进一步凝聚全县人民踔厉奋发的精神动力,谐写更加壮丽辉煌的劳动者之歌!

图片
图片

图片


罗大林,男,白族,1944年7月生,中共党员,籍贯云南省云龙县,于1999年退休。

曾获荣誉

1975年,荣获云南省“工业学大庆”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享受“省级劳模”待遇

主要事迹

罗大林出生于大理州云龙县,自参加工作起,他俯身于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冲锋在生态资源的“战场”上,恪尽职守,热血辛劳,务实为民,行走在山间林海,用实干和奋斗诠释了一名老党员的光荣风采。

响应党的号召,听从党的召唤。一九七四年前,由于林彪“四人帮”在文革期间的干扰破坏,我国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1973年邓小平同志复出,主持国务院工作,他号召:“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当时,罗大林作为五宝山林场生产组长,看到新的希望,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不怕困难,深入第一线,带领其他同志,在国有林区认真执行党的各项林区政策,保护管理好国家森林资源,护林防火,制止乱砍滥伐,植树造林,恢复木材生产。
立足本职工作,一心为党为民。罗大林深入村社宣传林区政策,跋山涉水,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在林区甚至几个月不能回家一次,但他心中只要想到要管护好国家森林资源,心里就感到无比自豪。当时各级财政都很困难,罗大林坚持在采伐量要少于生产量的情况下,合理的利用森林资源,为国家提供建设所需材料。为完成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木材销售指标,尽快完成上缴财政的经济指标,解决国家燃眉之急,他带领团队努力工作克服困难,为国家提供建设急需的木材资源,上缴税收,尽职尽责,一心为党为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杨华春,男,白族,1956年2月生,中共党员,籍贯云南省云龙县,于2015年退休。

曾获荣誉

1979年,荣获“英雄通信兵”称号(二级英模)

1979年,荣获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新长征突击手”称号,享受“省级劳模”待遇

主要事迹

杨华春于1956年2月出生于大理州云龙县长新乡丰胜村委会松子岭村民小组。1975年8月参加工作,2015年8月退休,是一名坚守初心、英勇无畏的老党员。

荣光闪耀,尽心尽职也熠熠生辉。杨华春,1975年7月在云龙一中高中毕业,同年8月参加工作,于永香松登小学任小学教师的职务,一年后,1976年1月杨华春应征入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服役,开启了保卫国家的军旅生涯。同年3月他刻苦学习,考入了通信教导大队,学习无线电报通信专业,苦学数载,一心只为中华之崛起。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1981年抽调到侦察大队参加扣林山战役、老阴山战役;1984年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四连副指导员,戎马一生,只为一腔家国情怀。
铁心向党,坚守保家卫国的信念。1979年2月2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平时个人军事业务过硬,在79年对越作战中,准确无误地保障了本部队作战指挥命令的上传下达,在负伤后,连续在战场上坚持七昼夜工作,英勇战斗,直到生命的极限,也确保无线通讯联络通畅无阻。事后,被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命名为“新长征突击手”、被昆明军区命名为“英雄通信兵”光荣称号。在部队历任干部报务员、副指导员、电台台长等职务。
说到自己的功绩,杨华春说这是一名军人该做的事,在战争年代,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在和平年代他们默默在家乡为家乡建设服务,这就是军人的职责,神圣而光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邢正良,男,白族,1944年3月生,中共党员,籍贯云南省云龙县,于2000年退休。

曾获荣誉

1989年,荣获“云南省劳动模范”称号

1989年,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及人民教师”奖章

主要事迹

邢正良,一生坚守农业,为民服务,他勇于探索教育新路,为农村输送一批又一批初级技术人员,深受农村尤其受到贫困山区各族人民的欢迎和好评,学校被国家教委认定为“省级重点职业高中”,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

提高本领矢志奋斗,镌刻创新改革的画卷。1983年,党中央作出《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长期从事农业工作的刑正良,深知农村对人才的需要,于是主动请战,创办农业职业中学。上任伊始就提出“培养造就新一代农民,为振兴农村经济而办好职中”的主张。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道路,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切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培养农村要的人才目的出发,深入教学改革,从招生方案到专业的设置、从课程设置到学年安排,都组织师生反复论证,大胆改革。
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吹响艰苦奋斗的号角。创办农业职业中学初期,学校只有几间简陋的废弃厂房和一片荒坡,邢正良率先垂范,奔走四方,带领师生因地制宜勤俭建校,昔日废弃的厂房被拔地而起的大楼所代替,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如今成为了绿叶成荫、百花竞放的花园式校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李汝政,男,白族,1951年12月生,中共党员,籍贯云南省云龙县,于2012年退休。

曾获荣誉

1970年——1978年,受五次嘉奖,荣获部队“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称号

1991年,荣获“全国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享受“省级劳模”待遇

主要事迹

李汝政,任云龙县纪委监察局长期间,本着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和对广大干部负责的态度,在反腐倡廉工作中以预防教育为主,积极查办的方针,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上级纪检监察部门的肯定,被中华人名共和国监察部授予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为民服务,积极贡献自身力量。一九七0年至一九七八年在部队当兵时因工作积极五次受到嘉奖,评为部队“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到地方工作后又因成绩突出多次被中共云龙县委、大理州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光荣称号。
反腐斗士,心中坚铸党的信仰。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三年调到县监察局任局长的五年时间中,带领全局职工团结奋战、无私无畏、秉公执纪,共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上百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上百万元。一九九一年一月在全省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会上被誉为“全省反腐败斗争的先锋战士”,被国家监察部、人事部授予“全国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张新科,男,白族,1952年7月生 ,中共党员,籍贯云南省云龙县,于2012年退休。

曾获荣誉

1995年,荣获“云南省劳动模范”称号

主要事迹

1975年,张新科师范毕业后便回到生养自己的云龙县,投身于国家级重点贫困县云龙县的教育事业,立志通过自己所学所悟为云龙县贫困学子改变命运奉献终生。

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张新科曾先后深入云龙县边远贫困山区漕涧、检槽、白石等乡镇担任乡村教师,他始终不忘自己的初心,以帮助山区贫困学子实现“大学梦”为目标,凭借艰苦朴素的作风和不畏困难的毅力,带领学生修挡墙筑跑道,在山区贫困学校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他舍身忘我,爱生如子。自投身教育事业的第一天起,他就将自己抛诸脑后,长年累月的高强度工作,也让他身体渐弱,疾病更是常伴左右,但是他对待学生就像自己家人一样,学生队员也将他的家当作自己的家一样。长年累月的关怀相处,学生也将他当作自己的血亲一般尊敬孝顺。
他精益求精,硕果累累。面对体育教学,他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能力和水平上的不足,在日常教学和训练的空隙,自学了体育、医疗等知识,对待学生,他严格要求,坚持亲自带队指导训练,并针对每一名学生的特长和特点,指导学生向适合自己的方向训练,为大理州乃至云南省的田径队输送了大量人才。
通过辛勤耕耘,他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初心梦想,如今,他虽然已退休养老,但他的学生却遍布祖国大地,接过了他手中的“接力棒”继续为我国的体育事业、教育事业奉献力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何国江,男,白族,1978年11月生,籍贯云南省云龙县,现就职于云龙县民建乡边江九年制学校。

曾获荣誉

2007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享受“省级劳模”待遇

主要事迹

何国江作为学校数学学科带头人,他始终坚守着一腔热诚,无怨无悔地耕耘在教育事业,让生命之花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

二十四载,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扎根山区教育。何国江同志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边远高寒山区进行教育工作,已在教育最基层的第一线默默耕耘了24年,他数年如一日,早出晚归,不求名利,全身心投入党的教育事业。在数年的教学生涯中,无微不至的关心学生,对家庭有困难的学生及时救助,受到学生、家长的广泛赞誉。
爱岗敬业,以“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决心创新教育方式。何国江同志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和在职进修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研究教材教法,尝试各种教学法,如:五步教学法、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魏书生的教学论坛等,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精讲多练,转化差生,培养优生的教学方法。
辛勤付出,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冲劲收获满满认可。工作期间他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绩,2003至2004学年,在初二数学、物理两科统测中所任班级均获全县第二名;2004至2005学年,被云龙县教育局评为“教学综合评估成绩突出奖”,2007年9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10至2011学年,在中考数学中,再次获得单科综合评估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
“有风有雨有阳光,有汗有泪有欢笑。”这是何国江工作24年来的真切感受。岁月在变,年龄在变,不变的是他心中的那份信念和追求,他用浓情和挚爱诠释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尹丽梅,女,白族,1968年5月生,籍贯云南省云龙县,于2018年退休。

曾获荣誉

2001年,荣获“大理州先进女职工”称号

2003年,荣获“全州规划建设系统先进个人”称号

2007年,荣获“大理州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8年,荣获“云南省劳动模范”称号

主要事迹

在云龙县城,提起清运垃圾的环卫工人尹丽梅,老少皆知,个个不由竖起大拇指。作为云龙县第一位开垃圾车的女驾驶员曾经受生活磨难的她,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行业精神,把美好年华奉献给了挚着追求的环卫事业,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者之歌。

奉献为先,用汗水洗净城市。尹丽梅从事清运工作19年来,不管是夏天骄阳如火,腐烂的瓜皮垃圾又多又臭,还是冬季每天凌晨5、6点钟又不得不从暖烘烘的被窝里迅速起来,迎着刺骨的寒风上岗;无论是宽敞的大街,还是幽深的小巷,她总要按时到达,做到日产曰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不偷懒、从不埋怨,她默默地清运着,奉献着。
责任为先,用平凡筑起伟大。面对无人接替工作的困境,为了集体利益,身孕7个多月的她还坚持在驾驶岗位上;面对前夫的离世,尹丽梅也没有气馁,而是继续投入开车清运的工作。2004年的除夕那天,她的车子出了问题,一直修到第二天凌晨一点才结束,也没有吃上家里团圆饭,据了解,尹丽梅参加工作19年以来,只有一年回家过春节,其余都坚守在清运的岗位上。
斗转星移,春华秋实。她始终安心环卫工作,热爱环卫工作,吃苦耐劳,百折不挠,十几年如一日,以兢兢业业的态度,扎扎实实的劳动,赢得了社会的理解和尊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杨奇光,男,白族,1974年12月生,籍贯云南省云龙县,现就职于云龙县教育体育局。

曾获荣誉

2007年,荣获“云南省优秀教师”称号

2016年,荣获“大理白族自治州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

2010年—2011年,荣获“云龙县优秀校长”称号

2013年—2015年,荣获“云龙县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2017年,荣获“云南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主要事迹

杨奇光毕业后曾在艰苦边远山区任教,因工作成绩出色,2017年调入云龙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工作至今。

深耕细作,用真心对待工作。为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杨奇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加强业务学习,优化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研究新课标,分析新教材,探究新教法,更新教学理念,把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参加国家以及省、市、县的各种培训以及研讨活动,主持县级和学校化学教研,公开课活动,多次独立命制全县期末考试卷,深入教学一线。
关爱学生,用初心坚守教育。杨奇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2年,工作期间在教导主任、校长、教研室主任等多个岗位历练,他在教学期间,关心关爱学生,俯下身子和学生做朋友,倾听学生心声。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班风好、班貌正、学风浓”的良好氛围,为孩子成人成才奠基,先后有洪玮,赵林雁等四十多位学生分别升入师大附中、下关一中、大理一中等省州级重点高中。
勤于学习,用恒心不断革新。任教导主任和校长期间,他率先垂范,转变教学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全体教师先后到下关一中初中部、广州全国生本教育基地开展学习,多次聘请省内外教育专家和一线名师到学校开展讲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校期间,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学校历时三年模式的探索,扭转了“满堂灌”,建立了全面转向“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蒲超,男,汉族,1985年6月生,中共党员,籍贯云南省弥渡县,现就职于诺邓镇人民政府。

曾获荣誉

2016年,荣获“大理州第一届青年干部好公文评选活动”一等奖

2016年,荣获三等功

2018年,荣获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先进个人”称号,享受“省级劳模”待遇

主要事迹

蒲超从墨脱县到诺邓镇,他在工作中砥砺前行,不忘初心。参加工作起,他扎根基层,做群众身边的贴心人,扑下身子进村入户,沉下心思走访民情,在一件件小事中展现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为民服务的初心,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坚持信念,只为树牢“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思想认识。蒲超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加强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常识的学习研究,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少数民族群众,虚心向身边的少数民族同志学习,切实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效性。
跋山涉水,只为扎实服务好少数民族群众。2007年7月大学毕业后,服从组织安排,分配到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墨脱县工作,积极参与经济数据普查、消除刀耕火种等重点工作。3·14事件发生后,深入墨脱县最大的藏传佛教场所——仁青崩寺庙,扎实开展爱国爱教、团结和谐的驻寺宣讲工作,和70多位僧尼及信教群众面对面、心连心交流,确保了整个墨脱县的稳定和谐。2012选派至云龙县民建乡布麻村任新农村指导员,期间扑下身子进村入户,深入不通路的自然村,沉下心思走访民情,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在大理古城举办义捐的演唱会,为布麻村兴修了11口爱心水窖,有效缓解了大旱之年白族村民的生产生活困难。
兢兢业业,只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应有贡献。在大理州政府工作岗位上,参与了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12个世居少数民族特色示范村(寨)建设规划等重点工作,参与理顺崇圣寺管理体制问题,并主动要求成为大理州政府办公室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单位的工作联系人,积极争取资金,为挂钩社区的各方面建设给予支持,获得了群众的认可。
图片
图片





编      辑:李维丽

审      核:杨建萍

终      审:尹剑斌

投稿邮箱:yljryl@163.com

图片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