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绿色云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绿色云龙

【大兴调查研究·记者走基层】团结发展催开幸福花:党建引领铸牢乡村振兴引擎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23-04-06 10:59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图片

图片


近年来,云龙县团结彝族乡牢牢抓住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问题的关键,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统筹推进巩固提升工作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民生改善、组织建设等工作。《云龙关注》将用《团结发展催开幸福花》系列报道全面展示团结乡引领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让各民族一起过上好日子的幸福生活面貌。本期刊发系列报道之三:《党建引领铸牢乡村振兴引擎》。

图片

图片


各族人民大团结,民族地区大发展,才能催开幸福花。云龙县团结乡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作为全乡党委、政府的重大政治任务统筹谋划,在产业发展和地方建设各项事业中,通过党建引领和示范带动,搭建民族团结进步“主构架”。


图片

团结乡新宅村海拔高,群众居住分散,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为解决这些制约发展的难题,突破发展瓶颈,新宅村党总支结合市场与村情实际,主动思变,变困难为优势,引进云龙县国友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种植羊肚菌等林下经济作物。


图片

何国友

云龙县国友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种植滇重楼周期比较长,羊肚菌周期很短。我们采取以长补短、以短养长的模式,种羊肚菌和滇重楼。

图片

图片


今年,云龙县国友种植专业合作社是第一年在新宅村搞试点,以合作社从村民手中租地基地化种植为主,在合作社成熟的种植技术保障下,加上标准化的示范种植,眼下,基地的20多亩羊肚菌长势喜人,拔地而起的朵朵菌菇就像一把把小伞,撑开发展产业的致富路。


图片

图片


由于市场前景比较好的,有部分群众加入到了试点种植的队伍,在学习标准化种植的过程中,抢先学习和掌握种植技术。


图片

吴文华

云龙县团结乡新寨村村民



我们也种了6分多,现在产值比较好。已经采收了一次,采收了8公斤多,它周期短,适宜在我们地区的发展。作为林下产业也比较合适,不影响核桃这些树木。

图片


据何国友介绍,试点种植获得成功,群众们对发展种植羊肚菌产业十分看好,下一步,就是大力推广羊肚菌种植,合作社主要负责对群众的技术培训和菌菇回收销售。


图片

图片


为将羊肚菌种植打造成为一个可以让村民全面推广的新兴致富产业,在今年的试点种植中,新宅村以村级集体经济入股25万元与合作社合作,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在产业培植、技术推广上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


图片

吴义标

新宅村党总支书记



去年9月以来,新宅村依托良好的地理、气候、资源优势,我们先后组织村组干部外出考察学习,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模式,以党建引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图片

图片


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团结乡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纳入五年工作计划,把做好民族工作与全乡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相统筹,将党建引领作为发展引擎,不断提升彝乡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图片

赵永明

云龙县团结乡党委书记



2023年,乡党委政府将按照县委政府为团结乡量身定制的“一区一地”发展定位,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坚持站位全局谋发展,立足团结创经验,深化内涵树品牌,面向全县做示范,以强化政治、主线、思想、发展、文化、法治等6个引领为抓手,打造具有团结辨识度的团结处处1石榴红品牌,形成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加快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重新申报工作。



记者手记:


图片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发展是关键。在前往云龙县团结乡各村寨深入采访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这几年,通过党委政府实施的各项惠民政策,建设的各项惠民工程,彝乡各族人民看到了发展和致富的新希望,对美好幸福新生活的信心也更足了,各族群众正昂首阔步在奔向美好的大道上。





文      图:曹 东 李继明  杨贺飞

编      辑:李维丽

审      核:杨建萍

终      审:尹剑斌

投稿邮箱:yljryl@163.com

图片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