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22-11-07 16:04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我从2015年开始试种重楼,到2019年种植面积已1亩多,这几年靠卖重楼和重楼籽收入就超过10万元,在我们居住的这片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附近群众也经常过来跟我学重楼种植管理技术,自己收入增加不说,也带动了周边群众一起增收致富。”东山村岩曲场一组吴继珍充满自豪地说。
宝丰乡东山村属于典型的高寒山村,群众收入主要靠传统的种养殖业。近年来,东山村党总支将产业培植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一招,立足海拔、气候等资源优势,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坚持“宜养则养、宜种则种”的原则,因组、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加大扶持力度,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核桃、重楼、花椒、生猪、黑山羊等种养殖业,全村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产业发展更可持续。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产业扶持资金140多万元,全村种植泡核桃1.8万亩、重楼250多亩、花椒130亩、麦地湾梨2000亩,每年畜牧业养殖收入达400万元,为持续推进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我们这块麦地湾梨,是2016年1月开始种植,到2020年面积达34亩,今年产量大概有2.5万斤左右,产值预计2.6万元左右,可以说麦地湾梨已成了我们家重要支柱产业。”岩曲场二组村民吴建远说。
为更好发展东山村麦地湾梨产业,东山村党总支采取“支部引路、党员带头、外包经营”的模式,鼓励引导麦地湾梨种植大户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实行外包经营管理,走出一条多赢的产业发展路子,实现麦地湾梨产业提质增效、群众增收致富。目前该外包经营管理麦地湾梨共380亩,由承包商负责麦地湾梨的管理、销售等工作,2022年东山村外包经营管理的麦地湾梨预计产量达300吨、产值达90多万元,带动群众增收40多万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东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邹绍雄如是说,“在下步工作中,东山村将坚持宜养则养、宜种则种的原则,以麦地湾梨、花椒、重楼和生态牲畜养殖为抓手,大力发展富民产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实现产业兴旺、群众富裕。”
文 图:杨陆云
本期编辑:旷宏飞
审 核:杨建萍
终 审:尹剑斌
投稿邮箱:yljryl@163.com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