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教育培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教育培训

【教师节特辑】我的30年师路历程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22-09-14 09:47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回顾30年的乡村师路历程

思绪起伏,感慨万千

选择三尺讲台就是一辈子

培养山里孩子就是一世情


平凡的乡村教师

诠释着感人的教育故事


图片


图片


我儿时的梦想就是将来长大后能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功夫不负苦心人,1988年9月我被大理州民族师范录取,四年学习期满后,1992年7月毕业,我被云龙县教育局分配到检槽乡炼登完小,从此,我就成为一名正式的乡村教师。


图片


曾记得,刚回来时的学校是一所本主四合院,办学条件非常简陋,土木结构。教室里的黑板是用五块松木板订起,这就是我第一次使用的黑板。教室里光线灰暗,白天上课也要开灯,学生才能看清课本。


那个时候平时教师若要检测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要学会自制试卷,用刻笔、刻板、蜡纸,把刻好的蜡纸放在一个固定的方架上,用蘸有油漆的滚桶,慢慢滚过,必须两人合作,滚一次,印一张,翻一张,滚桶上的油漆必须擦拭均匀,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字迹粗,少了字迹模糊,这也是一门技术活。


那个时候,学校没有食堂,住校生都是星期天下午从家里背回来粮食和菜,自己煮吃,烟熏缭绕,一排又一排的柴火灶,每个学生家长为他们准备一个木箱子,把粮食和蔬菜放在里面。住校生主要来自大坝厂、三棵树、石岗门、木瓜登等地的彝族和傈僳族,每个孩子来到学校学点知识真的不容易。


那个时候学校里没有办公室,若乡教办有通知,校长就会在学校大门口挂上一块小黑板用粉笔通知开会,几位老师就到校长旁边,会议也就三言两语结束,教师文化生活匮乏,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晚饭后,烧一堆火,老师们围在一起,有说有笑,吹吹牛,烧吃洋芋,教书也没有多大压力,工资一个月只有一百多元,却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


图片


图片


现在炼登完小校容校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国家对山区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现在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学校占地面积由原来的几百平方米发展到现在4316平方米,有6个教学班199人,下辖一所附属幼儿园57人,学生共计256人,任课教师15人,其中本科学历7人,专科学历7人,中师学历1人。


图片


图片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勤奋、严谨、文明、友爱”为校训,以学生素质提高为宗旨,以教师发展为根本,以校本培训为载体,立足规范,突出学校办学特色,让学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和教育,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打造书香校园,为学生提供舒心的学习环境。有计算机室、实验室、音乐室、体育室等各种功能室,每间教室里都有多媒体,山里孩子同样跟城里的学生享受着优资的教学资源。


2001年被评为县级“育人环境良级学校”,2015年被评为县级“平安校园”,2017年分别被评为乡级和县级“安全管理先进集体”,2018年被评为云龙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21年10月被共青团大理州委、大理州教育体育局、少先队大理州工作委员会评为“优秀少先队大队”。

图片
图片

在这30年的教学旅途中,我在母校里曾担任过班主任、语文组组长、大队辅导员、教导主任、校长。一生扎根在乡村教育第一线,我今生无悔。


图片


图片


我在教学岗位上不断学习,有一种居安思危的意识。一名好教师,不但要有崇高的师德,而且要有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学艺术,驾驭课堂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的进行学习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教育学,心理学,教学大纲,走进新课程,张桂梅先进事迹,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不学习就会落后,不学习就会被淘汰,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做到学习,学习,再学习,并造就一种讲学习,比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氛围。通过学习,坚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和政治主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创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培养素质教育人才为根本出发点,坚定社会主义教育始终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图片


图片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2011至2012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被中共检槽乡党委,检槽乡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师”;2013年度《眷恋》荣获全国教育改革优秀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并被中国教育改革研究会授予“全国教育改革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4年度被大理州教育局评为《大理教育》优秀通讯员一等奖;2015年在云南省教育厅德育处、云南教育报刊社组织的“追梦路上的那些人或事”征文评选活动中,我的作品《做一名有故事的乡村教师》荣获二等奖;2018年度被评为云龙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020年度被评为大理州“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图片
图片

2004年10月函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政教专业,2017年11月被大理州高级教师评审委员会认定为高级教师,2020年1月函授毕业于大理大学汉语言文学。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日臻完善,取长补短,积少成多,积水成河,善于教学反思,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家长的欢迎,才能胜任教书育人这份工作。


图片


图片


我在做好教书育人本职工作的同时,业余深深地爱上了摄影,用影像记录了山里娃学习成长的点点滴滴,用相机记录山区教育的发展,使一张张散发着生活气息的照片走上了各种媒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乡村小学的巨变》入展2019第八届大理国际影会,4幅作品入编大理州地方课程系列读本《家在云龙》。其余摄影、文学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习强国》《中国摄影家》《中国教师》《中国白族》《大理人大》、《大理日报》《大理教育》等各级各类报刊,累计刊发上百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部分刊登作品



呼吁全社会一起来关注山区教育事业,用影像从事教育公益事业,开展慈善活动,带动更多的人关注教育,关心孩子,让更多的人走进他们,帮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人间的真爱。


我争取到河南爱心之家对12个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款49000元。


2017年浙江阳光爱心捐赠羽绒服261件,110双旅游鞋,300件冬衣,价值总计人民币8万元左右,222位学生受益。


2018年浙江阳光爱心捐赠羽绒衣200件,200把雨伞,197双鞋子和394双袜子价值共计人民12万元,让187位山里娃度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


2019年浙江阳光爱心捐赠“优捷特四季温暖”礼包275份。里面包含:铅笔、卷笔刀、笔袋、套尺、双肩包、厚毛巾、牙膏、牙刷、洗衣皂哦、厚袜子等生活及学习用品,共计15000多元,251位学生受益。


图片


图片


2020年8月,我向浙江阳光爱心写了一封求助信,并附上图片,学生用的课桌椅年限已久,不少课桌椅使用都超过了10年,能修补的老师们尽量修补,但大部分课桌椅损坏严重,有些已无法再使用。“特别想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更新全校的课桌椅迫在眉睫,但学校实在没有能力购买”。收到来信后,多浪公益行动主办单位——杭州日报、浙江省阳光爱心公益服务中心立刻展开评估并付诸行动,设立“大山里的小课桌”项目,以炼登完小为主要援助目标,兼顾云南山区其他薄弱学校。“一封来自云南山区小学的求助信”为题,8月14日刊登在《杭州日报》A04版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云龙县教体局、团县委、检槽乡党委、乡中心校、炼登村委会相关领导陪同浙江阳光爱心负责人到炼登完小举行了课桌椅捐赠仪式。向炼登完小及附属幼儿园捐赠220套课桌椅和266个四季温暖礼价值100680元。


图片


图片


2021年,在云龙县教体局,检槽中心校,炼登村委会的关心和鼎力支持下,争取到价值22万元的阳光童趣园在炼登附属幼儿园尘埃落定,也是目前检槽乡内唯一的幢,为炼登学前教育夯落了基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图片


图片


通过影像广集良缘,牵线搭桥,为炼登完小作贡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同时自己也被吸收为大理州摄影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论坛金牌会员。


图片


图片


努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但校园文化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量身打造,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风格,自己的内涵,我就是按照这样的理念来设计学校的校园文化。


图片


图片


书法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学习写规范字。教学楼一楼就是展示本校退休教师杨正华的粉笔字,陈海龙的毛笔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云龙古桥被称为“滇西桥乡”“桥梁博物馆”和“世界古桥艺术博物馆”,有“云龙古桥冠全滇”的说法,我拍了在炼登境内的三座古桥《永济桥》《双龙桥》《安居桥》分别展示在教学楼二楼。地龙文化是炼登特有的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乡土文化,每到春节或重大节庆的时候,民间艺人组织耍地龙,教学楼三楼上展示了三幅耍地龙的照片。教学楼正面悬挂了三幅照片,第一幅《乡村彩虹》、第二幅《教师团队》、第三幅《腾飞》预示着乡村小学校容校貌不断发生着变化。综合楼面前悬挂着三幅,第一幅《炼登风光》、第二幅《炼登雪景》、第三幅《石化田园》。学校西边是校园文化的主阵地,共有九大块宣传栏。中间第一块是学校简介、第二块是安全教育、第三块是教研活动。左边第一块是炼登第一位农民诗人苏洲湖的诗歌欣赏、第二块是炼登第一位摄影家我的摄影作品欣赏、第三块是炼登完小第一位北大学子陈子钰的学习榜样。右边的第一块是教师风采、第二块是关爱活动、第三块是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校园文化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图片
图片

       

我是一名平凡而普通的乡村教师,30年如一日,默默地努力着,潜心耕耘在三尺讲台上,用自己的影像把爱心播散在校园内,用自己的情怀抒写着青春年华,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教育的热爱,对母校的回报,对故乡的眷恋,这就是我的教育故事,这就是我的师路历程。


  图:杨利军

本期编辑:旷宏飞

审  核:杨建萍

终  审:尹剑斌

投稿邮箱:yljryl@163.com

图片


图片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