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22-05-07 10:52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豆寺村产业一直以来主要依靠种养殖业,传统、低产、发展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一直是豆寺村产业发展的难题。为了打破发展瓶颈,走出一条适合豆寺村发展的产业道路,多年来他不断探索适合本村的产业类型,与驻村工作队员、农业农村工作组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最终决定采取全覆盖入户交谈的方式了解群众发展意愿,根据建档立卡户家庭实际情况,本着因户施策的原则,在巩固基础产业的同时制定一户一方案。
方案、蓝图有了,但是还有部分群众对即将发展的新产业充满怀疑和不安,为了让老百姓彻底吃下“定心丸”,他再次组织召开群众会,从地理位置、土质条件、降雨情况、收产时间等方面对豆寺村凭什么可以发展好工业辣椒做了全面、透彻的分析。不仅如此,他还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率先带领本村党员进行示范种植,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2021年带动382户农户种植工业辣椒200多亩,收入资金合计90多万元,2022年已鉴定合同226户,486亩(其中白石镇有76户,175亩)通过带动新产业发展,切实增强了豆寺村老百姓持续增收的能力,为按时、有质量脱贫,并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提供了经济增收保障。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一步。为贯彻落实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没有任何资金和参考经验的情况下,自2018年9月起他就一直在网络上搜索学习相关资料和案例。10月份,为了让自己的想法得到可靠证实,他还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农业农村工作组到临近的白石镇进行了参观学习。通过学习,杨泽繁认为要想像白石镇一样搞一个大的集中燃放点不现实,一是资金不足,二是地点难寻,三是依然方便不了老百姓。“大的不行,那就做‘迷你版’”,于是就有了“每家每户免费发放一个小型垃圾焚烧炉”的想法。从有该项目的初步想法,到入户征求群众意见,县乡村工作组统筹谋划、设计,再到争取资金,联系生产商,豆寺村垃圾收纳容器到最终的“落地寻常百姓家”历时约两个月。因垃圾焚烧炉带来了豆寺村人均环境的大幅提升,2019年8月,该方案在长新乡得到全面推广,并成了云龙县垃圾处理的“三大模式”之一。
在他的带领下,豆寺村联合挂钩单位县审计局组成宣传小分队,晚上逐组召开群众会宣传人居环境提升的重要性,第二天早上召集每户一人对陈年垃圾进行焚烧,带领群众到村内对卫生路进行划段,形成分段到户,责任到户的模式,“三不管”地段和公共场所则采取保洁员包保制度。经过锲而不舍的卫生清理,豆寺村环境卫生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时结合“五改”政策,县、乡、村工作组扎实分片入户落实群众“五改”需求。“五改”工作的有效推进,为豆寺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得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2021年9月13日上午7时40分,天刚蒙蒙亮,正准备送小孩上学的杨泽繁同志接到消息,并发现河水猛涨,水势激增,他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反映了这个情况。随着水势不断加大,洪水漫过豆寺桥,流入街道、沿街的铺面以及村委会附近的农户家中,杨泽繁同志一家人也被洪水困在了家里,得知有两位80多岁的被困孤寡老人不愿撤离,他不顾家人安危立即赶到老人家里,经过不懈努力,两位老人终于同意撤离到安全地带,在将老人背到安全地带后,他才匆匆返回家中将儿子和侄女撤离出来。
防汛期间,他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群众30余人,组成党员突击队,配合乡党委紧急下沉辖区一线各处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挨家挨户通知农户撤离,在雨情稳定后,立即安排人员同步开展灾情核实排查。
杨泽繁同志自担任村干部以来,用一颗火热的心,艰苦奋斗,默默奉献,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朴实无华,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承诺。
来 源:云龙县总工会
本期编辑:赵雪梅
审 核:杨建萍
终 审:尹剑斌
投稿邮箱:yljryl@163.com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