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我身边的榜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我身边的榜样

【我身边的榜样】云龙县第三届劳动模范——徐琨斌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22-05-06 09:35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图片

图片

 徐琨斌,男,白族,1972年1月出生,现年50岁,中共党员,高中学历,1991年参军入伍,服役于解放军35211部队。1994年复员后在昆明铁路局广通机务段任职十年,2004年回到家乡诺邓镇成立腾龙广告公司,从事广告、宣传等业务。2013年创办云龙县诺邓马金桥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至今,现任公司董事长、云龙县政协委员。先后荣获云龙县道德模范、云南省退役军人创业导师等荣誉称号。

图片
图片
徐琨斌同志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他所信奉的人生格言,这一精神始终体现在他创业的过程中。徐琨斌是一名党员,他时刻牢记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积极主动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知识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要求,在工作、生活中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自主创办企业、挖掘地方特色产业过程中的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图片

图片
 2013年在他自己创办的腾龙广告公司业务顺风顺水的时候,他接触了火腿产业,“现在,县上正在大力发展,这不正是我们最有特色、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吗,而且农村家家户户都养猪,如果这个产业发展起来,老百姓不是就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收入了吗?”说干就干,他决心要将诺邓火腿这一人间美味带出深山,走向更多人的生活,让更多爱好美食的人都能嗅到、尝到美味、美食,让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同年,他创立了“诺邓一腿”火腿品牌,入行后,他才知道诺邓火腿产业面临的困境和难题太多了,腌制火腿资金投入大,腌制周期长,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多,季节性又强。而诺邓火腿因其独特的自然气候和特殊的腌制条件,又使得它的产量不多,面对资金的短缺和量上不去的问题,他的创业之路多次陷入低谷。面对困难和挫折,他没有退缩,而是多方奔走,积极努力。在县委和政府的支持及鼓励下,在互滇合作的机遇中,2016年6月云南扶贫办等部门在上海组织的云南特色食材品鉴会上,诺邓马金桥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的“诺邓一腿”以52:48的优势胜了西班牙火腿,得到上海人民的支持,公司的产品销售从千腿变万腿,增长了一个数量级,年产值达到1200万元,自此云龙诺邓火腿产业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
图片
图片

企业初具成效后,他响应党委、政府号召,主动承担起了脱贫攻坚的任务,在走访公司挂钩的贫困户家庭时,他发现许多贫困户家中都有被废弃的“烤烟房”,而“烤烟房”所处的位置好,通风条件稍加改变就可变成适合火腿“晾制过程”的地方。这个发现让他有了扶贫的计划:利用贫困户的废弃“烤烟房”扩大生产,并将收益让渡给贫困户,让贫困户又有事做,又有增收。于是,他开办了培训班,教贫困户如何管理才能凉制出优质火腿,然后与贫困户开展全作。由公司统一收购鲜猪腿、统一标准腌制后进入农户“烤烟房”晾制,晾制期间,农户负责管理。一年后,公司对合格产品以高于当地市场价的价格回收这些火腿,以确保贫困户能够赚到钱。一间“烤烟房”大约可以晾制150到350条火腿,一年一家人可据此赚得3到6万元钱。2016年以来,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马金桥公司积极带动诺邓村贫困户135户465人发展火腿加工产业,2018年,公司在当地的用工量超过了4000个工,建档立卡户和非建档立卡户的务工收入达45万元,切切实实改善提升了贫困户家庭的收入,真正做到了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图片

图片

正是他主动学习思考、辛勤努力工作、遇到困难决不抵头的韧劲,才成就了企业的发展,自己富了不忘群众,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下一步他将挖掘企业文化、扩宽销售渠道,扩大生产规模,加强企业合作,优化生产工艺,将“诺邓一腿”打造成为云龙县火腿产业的“金牌名片”,推动地区火腿产业发展,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图片
图片





来  源:县总工会

本期编辑:杨学禹

审  核:杨建萍

终  审:尹剑斌

投稿邮箱:yljryl@163.com

图片

图片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