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21-12-31 09:54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近日,有不少网友咨询“两节”期间,从外地返回云龙人员的健康管理工作,小编在与云龙县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咨询后,为大家梳理了以下6个重点:
01
对来自国内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及云南健康码为红码的人员,原则上一律不得返回云龙,确需返回的进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02
对来自国内中风险地区旅居史及云南健康码为黄码的返乡人员,实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昆明呈贡区(12月25日起调整为中风险地地区)返县人员,原则上不得返回云龙,确需返回的实行实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
03
低风险地区确需返乡的,需提前3天向拟返回的乡(镇)村组咨询报备,且返乡时必须携带本人48小时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包含2天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信息的健康通行码“绿码”。
04
省外返乡人员需持48小时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返乡,并到村(居)委会查验和备案。
05
对来自有本土疫情州市(除高中风险地区以外)的低风险地区及德宏州的人员,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纳入社区管理并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
06
对来自境外的人员,执行“14+7+7”健康管理措施,即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
详细要求请查看以下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两节”期间返县人员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疫情指挥部,县级各有关单位:
目前,境外疫情持续蔓延扩散,国内多地发生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加之春节将至,人员流动频繁,疫情输入我县风险骤然加大。为切实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有效降低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风险,依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省州相关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返乡人员健康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非必要不返乡
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增加,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人群较为复杂,车站等场所易出现滞留,存在较大感染传播风险。为安全起见,建议所有在外人员留在工作(学习)地就地过节,非必要不返乡。确有返乡计划的,须提前了解熟知疫情防控政策,做好防护措施并提前报备,携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返乡。
二、全面排查返乡人员基本情况
从即日起到12月31日,各乡(镇)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及时组织村组干部全面排查辖区内“两节”期间返乡人员信息(包括返乡原因、出发地、出发时间、出行方式、途经路线、预计到达时间、核酸检测等),确保在返乡人员到达辖区的第一时间进行健康管理。
三、先报备再返乡
“两节”期间,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原则上一律不得返回云龙;低风险地区确需返乡的,须提前3天向拟返回的乡(镇)村组咨询报备(包括返乡原因、出发地、出发时间、出行方式、途经路线、预计到达时间等),且返乡时必须携带本人48小时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包含2天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信息的健康通行码“绿码”。返乡途中务必做好“全程正确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保持安全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保留车票等行程证明。返回后,要第一时间向乡(镇)村组如实报告近14天的旅居史,配合做好信息登记。
四、规范健康监测
(一)持有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返乡。省外返乡人员需持48小时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返乡,并到村(居)委会查验和备案。
(二)各乡(镇)村组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对返乡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好登记造册(一人一档)、健康监测和异常状况处置等工作。对来自国内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及云南健康码为红码的人员,进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来自国内中风险地区旅居史及云南健康码为黄码的返乡人员,实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对来自有本土疫情州市(除高中风险地区以外)的低风险地区及德宏州的人员,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纳入社区管理并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对来自境外的人员,执行“14+7+7”健康管理措施,即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
(三)返乡人员要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服从乡村组的管理。全县广大群众要加强个人防护,增强防护意识,继续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保持1米线、使用公勺公筷等良好卫生习惯。返乡过年要自觉不出户、不串门,通过电话网络拜年,不参加聚集性聚会聚餐活动,要勤洗手、勤通风、勤消毒、勤打扫,切实履行家庭和个人的疫情防控自我管理责任。外出要做到“点对点”“门到门”,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若出现发热、咳嗽、胸闷等症状,要第一时间向村网格员报告,并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诊室)就诊。
五、主动接种疫苗
我县持续开展新冠病毒疫苗免费接种工作,符合接种条件的返乡人员可就近、就地接种疫苗,共同构建全县人群免疫屏障。
2021年12月19日
本期编辑:杨建萍 何丹
审 核:尹剑斌 吴建平
投稿邮箱:yljryl@163.com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