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系列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系列活动

《云南日报》整版报道云龙县“大理之问” 大讨论活动开展情况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21-12-06 16:04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12月4日,《云南日报》在第11版专版刊发云龙县“大理之问” 大讨论活动开展情况。报道内容包括“答好‘大理之问 推动云龙之变”、“光伏电站落户新松坡”、“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党建示范带”、“提升改造农贸市场”、“养殖小区建设忙”。

本期,“云龙关注”转发“答好‘大理之问 推动云龙之变”一文。




图片

云龙县委、县政府在动员部署“大理之问”大讨论活动中,聚焦党员干部、项目投资、 产业发展,致力于答好“大理之问”,为实现云龙之变积蓄力量。


图片

党员志愿者讲解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展


聚焦干部 组合拳激励新担当


“让每一名干部都对全县极端严峻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刻反思,通过自我拷问拿出拼的勇气、闯的劲头、争的意识,着力把内生动力激发出来、发展活力释放出来、自身潜力挖掘出来,全面激活开拓创新的巨大潜能。”


“全县上下要紧紧抓住‘大理之问’,要问出差距、问出原因,问出措施、问出行动,问出实效、问出发展,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找准问题症结、推动问题解决。”在“大理之问”大讨论活动中,云龙县委书记李郁华对大讨论活动进行了动员。


“‘大理之问’的‘五问’发人深省,我将认真思考,用实际行动去破题,为实现‘一区一县’目标作出贡献。”这是云龙县2021年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赵婧羽在青干班“大理之问”大讨论活动上的发言。


10月10日至11月5日,赵婧羽和来自全县11个乡镇15个县级单位的40名青年共同参加了云龙县2021年青干班。这是该县重视年轻干部培养,提升干部素质的举措。


为答好“大理之问”,提升干部思想素质和能力水平,转变工作作风,云龙县确定了以加大年轻干部培养,提振干部精气神和推动干部担当作为为主线的干部工作思路。在年轻干部培养上,紧盯年轻干部成长黄金期,采用了常态储备、动态培养、适时选用和跟踪管理等有效措施。


聚焦干部干事创业能力提升,云龙县依托沪滇协作、高校定点帮扶等机遇,以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今年先后邀请同济大学、省州党校、大理大学的专家教授,开展同济·云龙大讲堂、乡镇党委委员专题培训等23期,培训干部5861人次;组织70名县乡村党员干部赴同济大学参加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等专题培训。有计划地选派12名干部到省州单位、发达地区顶岗学习挂职锻炼,精选60名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经济工作、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一线培养历练,全方位立体化提升干部综合素质、丰富经验阅历,助力干部补钙提能、勇担重任。


“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选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用反面典型来警示警醒党员干部。”云龙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杨红梅介绍。基于此,云龙县先后出台《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敢想敢干再出发工作方案》《云龙县实行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办法》等文件,建立“6211”工作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2021年,云龙县首次开展“担当作为好干部”评选活动,评选表扬了20名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党的建设等工作中顶在前面、干在难处,实绩突出的担当作为好干部,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选树先进典型、树立重实干重担当的用人导向背后,正是云龙县为干部撑腰鼓劲打出的激励、关怀、容错的组合拳。云龙县制定出台的《云龙县实行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办法》,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构建激浊扬清、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图片

云龙县司法局党员志愿者到天池保护区开展联创共建活动


聚焦项目 大投资推动大发展


10月29日,华能云龙新松坡光伏电站正式开工建设,机器轰鸣,工人加紧开展地勘工作。据了解,新松坡光伏发电项目是我省“十四五”期间第一批“保供给促投资”的10个新能源项目之一,总投资7亿多元,建成后年均发电量2.26亿千瓦时,年收入约6911万元。


“项目有望在明年5月底建成,争取早日发挥经济效益。”项目负责人董盛春介绍。


除了刚落地建设的新松坡光伏电站,云龙交通项目建设也捷报频传。在距新松坡光伏电站50多公里的云龙县城北面,汽车时而“钻入”隧道,时而“跃出”地面,5分钟内穿越了5个隧道,沿途美景次第呈现。“大漾云”高速公路云龙县城连接线将千年白族村的灰瓦红墙、小县城的古朴别致与福堂社区的时代新貌一一串联,在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编织出一条“珍珠项链”。


“连接线全长22.3公里,总投资10亿元,国庆节开始试通车。”“大漾云兰”高速公路云龙县项目建设指挥部执行指挥长尹瑞何介绍,2019年底开工的“大漾云”高速公路,主线长90.16公里,项目概算投资142.1亿元;同时开工的“云兰”高速公路长约72公里,概算投资114.7亿元,其中云龙段投资9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0.27亿元;总投资184亿元的“云永”高速公路中标结果出炉,项目主线在云龙境内59公里,年内将开工建设;总投资181亿元的“云泸”高速公路前期勘察设计及监理咨询已中标,即将开建。随着几条公路的同时推进,云龙高速公路将实现从“0”到“4”的飞跃。


“广大党员干部结合‘大理之问’大讨论活动,聚焦项目建设瓶颈,以主动担当着力破解发展难题,推动云龙交通事业大发展。”云龙县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督导督查组组长字建梅说。


大投资推动大发展,总投资约621.8亿元的“大漾云”“云兰”“云永”“云泸”4条高速公路的建设,纵横串联公路网,拓展了云龙与滇西、滇西北城镇群的综合运输通道,改善了云龙的基础设施、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等条件,为云龙稳步建设联通川藏、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交通枢纽,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州发展战略,更好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促进高质量发展,筑牢交通基础。


图片

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党员先锋队开展日常巡


聚焦产业 一主六副五谷开花


近年来,云龙县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和禀赋,依托5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品牌,大力培植以诺邓火腿为支撑的生猪养殖产业为全县“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同步推进云龙茶、麦地湾梨、中药材、核桃、烤烟、山地牧业6项优势产业,以及水稻、玉米、大麦、苦荞、燕麦等五谷粗粮加工产业,形成了“一主六副五谷开花”的产业发展模式。


截至2020年底,云龙全县大小牲畜存栏65.1万头(只),畜牧业产值19.2亿元;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8.5万亩,粮食总产14.4万吨;已建成生态茶园4.2万亩。2020年投产茶园3万亩,产值1.52亿元;共种植麦地湾梨4.8万亩,产量约3万吨,产值近0.82亿元;种植蔬菜6.4万亩,产量7.8万吨,产值1.5亿元;种植烤烟3.07万亩,售烟收入为1.5亿元;中药材动态保有量14.7万亩,产值1.79亿元。


云龙县长新乡立足自身山区面积大、水田少旱地多的实际情况,走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绿色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在产业发展中,烟农收入、玉米产量、畜牧产值等获得“三连冠”。


据长新乡产业办负责人刘刚介绍,该乡重点扶持烟水工程建设,兴建沟渠、疏通水利。今年,全乡烟农收入达5400多万元;作为大理白族自治州“一村一品”专业村的永香村种植烤烟面积4640亩,共计种植烤烟397户,全村今年总收入约为1900万元。永香村村民杨新力家今年仅烟叶收入一项就达12万元,建起了新房,购置了小轿车。


长新乡党委、政府扶持旱粮种植,广泛种植玉米,开展技术培训、改进种植方式,不断提高平均亩产量,今年玉米亩产达400公斤以上,全乡玉米年产量达7500吨,群众直接收入220万元。重点引导和扶持群众养牛养羊,河谷地区粮食充裕则扶持群众养猪,同时发挥活畜交易市场的辐射作用,将本地牲畜销售到外地,实现以销促产。


下一步,云龙将坚持生态优先、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打造绿色发展名片,走好走稳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源:云南日报 博达 段学兵 赵媛 杨宝欣 文/图

本期编辑:杨建萍

审      核:尹剑斌  吴建平

投稿邮箱:yljryl@163.com

图片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