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为民办事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为民办事

【云龙关注】一位云龙公安民警的“路”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21-05-12 09:39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图片


每个人的一生就都会经过许多不同的路,有的是平坦的大道,有的却是崎岖的山路,有的路走过就忘了,有的路却永远铭记在心……


图片


33年前,我有幸参加招干考试,被分配到云龙县公安局民建派出所工作(当时称布麻派出所),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


那是云龙县最边远的派出所,距离县城160公里,处于云龙县西部、怒江峡谷地带半山腰,雨水较多,每到夏秋季节,经常云雾缭绕,被称为云端上的派出所。


图片


我被录用到公安局,父亲一开始不太高兴,说公安工作辛苦,又危险,但听说被分配到民建派出所,他反而高兴起来:“民建好,条件艰苦一点,可以锻炼人。”后来我才知道,父亲曾经也是一名公安特派员,后到政府工作,在民建工作过数年。我不知道民建到底有多艰苦,心想,别人能在那儿工作生活,我难道不行吗?


那天早上,父亲到车站送我,没有什么告别的话,没有临行前的叮嘱,只说了一句:“好好工作,注意安全。”看着车窗外渐渐远去的父亲的身影,我知道父亲已决定将手中的缰绳放开,让我沿着父辈的足迹自己探索。


客车只能到漕涧,所长老杨到漕涧接我。我不知道民建有多远,反正所长说挺远的。


第二天,我早早收拾好行李,吃过早点,背上行李,与所长一起踏上了去民建的行程。


图片


我自信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能吃苦,而且年纪轻,走多远的路也没什么问题,一路上向所长汇报自己的情况。刚开始的路还算平坦,到坡头村后,开始下坡,从坡头到坡脚,大约3公里,全部是下坡,很快就到了,可一双小腿却不由自主地发颤。坡脚是个小村庄,村边一条清澈的河流,给这个小村庄平添了几分秀美。稍作休息,所长说:“小李,接下来的路全是上坡,能行吗?”我拍拍胸脯回答:“没问题!”“那就走”,所长说完,二人继续出发。


此时,我们已经走了3个多小时了,说实话,真的已经感觉累了,但绝不能让所长在第一天就小瞧了我。走到半山腰的时候,汗水已经湿透了衣服,速度明显慢了许多,刚好路边有户人家,所长告诉我,这个村子叫鸡嘴山,这家主人是个老党员,很好客,我们可以进去喝点水。我自然求之不得。


图片


从外面看,这是一个十分老旧的土木结构瓦房,房子旁边有几棵梨树,走进家中,院坝打扫得干干净净,主人是一个中年妇女,见到我们,一边热情地招呼我们放好行李,一边问:“所长,今天又下乡了,有什么案子吗”。所长说:“大姐,我们从漕涧回来,这是派出所新调来的小李”。老大姐转过身对我说:“哦,太好了,这么年轻就工作了,走累了吧”。“没事,没事,不累”,我连忙答应。不一会,大姐就给我们泡了一壶茶:“所长,你们先喝茶,我给你们做点晌午饭”。所长不让她做,她急了:“那怎么行,你们这么辛苦,怎么能饿着肚子走”。不一会,大姐就做好了一锅地道的本地包谷面面饭,一盘腊五花肉,一碗水煮干萝卜片。这是我进民建的第一顿饭,老大姐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当地群众,她的热情好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后来接触的许多当地老百姓,也和这位大姐一样,淳朴、善良、热情、好客,让我这个外乡人很快就融入到当地。


告别了老大姐,我和所长继续赶路。由于歇了脚,肚子也饱了,劲头又足了。但接下来全部是S形的盘山路,从山腰一直旋转到山顶。幸好满山都是松树、栗树、楸木树,这些四季常绿的植物为我们遮挡了大部分阳光,几只小鸟受到惊吓,突然从树丛中飞出,“扑哧”逃到树林深处,一只松鼠,迅捷地从树干蹿到树枝,回头瞄了一眼,又飞快地跳到另一棵树上,一下子就不见了踪影。不知道绕了多少S形弯子,好几次都在心里安慰自己,应该快到了吧,但接着又是一个大弯。汗水再次湿透了衣服,我只听见自己的脚步声和急促的呼吸声,所长不断地给我打气,我自己也不断给自己加油。约两个小时后,终于爬到了山顶。我们在垭口休息了几分钟,又继续前行。所长告诉我,下面的路,全部是陡下坡路,要小心些。我心想,下坡总比上坡少费劲吧。但是我又错了,这段下坡路,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石梯,是一个又窄又陡的石梯子,石梯的一侧,是一个深箐,好在箐沟边树林茂密,盖住了箐底,看起来少了许多危险。这段路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上坡容易下坡难”这句话的真谛,每走一步,要侧着身子,小心翼翼生怕滑倒,即便这样,我还是滑了一跤,好在及时抓住路边的石头,没有受伤。


图片


终于走到山脚,一个村庄映入眼帘,所长说:“我们到了”。我十分诧异,这个看似只有几十户的小村子,是政府所在地吗?当所长把我领到一间挂有“云龙县公安局布麻派出所”牌子的二层土木结构办公房时,我确信,我即将在这里开始新的工作、生活。


民建没有集市,没有饭店,派出所民警自己种菜,在一间用木板围做的简易厨房做饭吃,有事和县局报告要到邮电所打手摇电话,没有公路,唯一和外界连通的路,就是那条直上直下的山路,邮递员每次送来的报纸,都是上个月的。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我不断学习,不断磨炼自己,无怨无悔地坚守了整整8年,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同事一道,忠诚履行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职责使命。


图片


我记不清自己在这条路上走过多少次,流过多少汗,对这条路的路况已了然于胸,有时一人独行,有时与同事结伴而行,有时轻装上阵,有时负重前行,有过连夜奔袭追踪盗牛嫌疑人,也有过徒步押解嫌疑人到漕涧执行逮捕…… 


后来,民建公路开通,县局给派出所配备了一辆自行车,走这条路的次数便少了,再后来,警用三轮摩托车、警用吉普车逐步配备到基层派出所,走路的时间就更少了。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建公路已扩建为柏油路,派出所建盖了崭新的业务用房,警务用车也得到更新。今天, 5G网络技术,扁平化视频指挥,大数据智能化等科技手段已在公安工作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正在为新时代公安工作增添新的战斗力,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生活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事物逐步淡忘,很多记忆都被尘封,唯有这条路,一直深深地留在心中。这条路,是我走出校门,走进警营,沿着父辈的足迹,从青葱少年,逐步锻炼成长为一名合格人民警察之路,是我从一名普通民警一步步成长为党员干部之路,更是我立足岗位,忠诚履职,扎实做好服务人民工作之路。


我从这条路走到第一个工作岗位,又顺着这条路走向新的工作岗位。


其实,这条路,我一直在走,而且还要一直走下去。

          



文图:李四合

本期编辑:杨建萍

审      核:尹剑斌  吴建平

投稿邮箱:yljryl@163.com

图片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