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党史学习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党史学习教育

【学党史·云龙人物】杨钦华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21-05-11 09:51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图片

图片


杨钦华,白族,诺邓村人,生于清光绪戊申(1908年),八岁入学,十二岁时丧父,家贫弃学,幸祖上世代行医,幼年即受教,打下一定的医学基础,为谋生计,自学中医,1929 年开设私人诊所。1931年赴昆明,参加中医士投考,以第八名录取后,在国医公会服务,在此期间,阅读了一些革命书刊,并多方接触进步人士,寻求民主和解放。同年,因家境困难,离昆返乡,在继续行医的同时,兼任小学教员。1942年,经本村孙树梅介绍加入国民党,继任诺邓区分部书记。这时,正是滇西抗战最紧张的阶段,杨钦华以职务之便,在村里建起图书室,积极宣传抗战,并给村民提供、借阅进步书刊,1944年,在西南联大就读的李寿阴、杨绍侯二人回乡,经他们介绍,与中国民主同盟有了联系,通过地下渠道,得到中国共产党办的《新华日报》和“民盟”办的《民主周刊》,这些书刊,都夹入国民党往来文书中寄达诺邓,杨钦华给一些人士阅读扩大影响。1946年7月,昆明民主同盟领袖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杨钦华与“民盟”的来往活动停止。


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滇西北工委发动剑川“四·二"武装起义,建立地方人民政权,开辟了滇西北解放区 。5月,杨钦华到兰坪找到共产党,经滇西北工委委员王北光介绍,加人共产党,受命回云龙秘密开展工作,配合游击队,争取尽快解放云龙。5月中、下旬后,由于“共革盟”多股袭扰云龙,占据县城址,县自卫总队在何少杰率领下撤至关里,为争取这部分武装,杨钦华只身到关里的箐朴找何少杰做争取工作,并将情况密送兰坪,交与王北光。8月22日,王北光到诺邓,与杨钦华共商解放云龙之策,要杨钦华做好发展组织的工作,扩大革命力量,吸收思想进步的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在国民党统治区开展反“三征”(征税、征粮、征兵)运动,此后不久,杨钦华与滇西北工委派回云龙活动的杨霖秘密奔走,先后建立起诺邓、石门、宝丰、天耳井的地下党小组。7月,由于“共革盟”占据县城、县长王锡光携印逃跑,全县局势动荡不安,云南省主席卢汉和滇西剿匪指挥官余建勋授意地方成立县政改革委员会维持当时局势。杨钦华作为共产党方面的代表,不顾个人安危,参加县政改革委员会,及时常握情况,相机做好上层人士的工作,以瓦解旧政权,迎接“边纵”解放云龙。9~11月,保安团两次到云龙进缴,在艰苦的环境中,杨钦华坚持党的革命工作、并任云龙县工委委员,为云龙的解放作出了贡献。1950 年,杨钦华被任副县长,同年,因工作中执行政策方面的错误,大理专员公署给于撤职、反省三个月的处分,反省期间,“和领导抵触”,被判刑一年。1953年返家继续行医,翌年任石门联合诊所主任、县卫协副主任,在诊所因私生活方面的错误,又被判刑五年。《两次判刑案经云龙县人民法院于1983年复查。予以撒销,错处得到了纠正。)


文化大革命中,杨钦华遭受迫害。1960年5月,县革命委员会在大井坪办清查地下党“学习班",对参加地下党组织的人进行审查,年过六旬且又带病的杨钦华在会上猝然停止了呼吸,时年61岁。




来源:云龙县志

本期编辑:杨建萍

审      核:尹剑斌  吴建平

投稿邮箱:yljryl@163.com

图片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