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绿色云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绿色云龙

【云龙关注】“山海情”暖遍云龙山乡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21-03-15 10:12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图片
“像这种的就要及时采收掉,采收时一定要用刀子去切,千万不能用手去拔……”3月9日,在云龙县漕涧镇仁德村祝丰功的羊肚菌种植地里,工人周正兴在仁德村羊肚菌种植基地负责人左超的指导下,一朵一朵认真地采收羊肚菌。
图片
图片
据祝丰功介绍,去年自己买羊肚菌就花了1万多元,而自家位于公路边的3亩多地又一直空闲着,今年他就全都种了羊肚菌,在仁德村羊肚菌种植基地负责人的技术指导下,种植很成功,目前看产值每亩2万元以上,既让一直闲置的土地有了较高的收益,又解决了仁德村新增易地搬迁安置点部分搬迁群众的务工问题,目前用了100多工,发放了临时务工工资10000多元:固定用工1人,每月发放6500元工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漕涧镇仁德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搬迁安置民建、漕涧两个乡镇的115户457人,于2019年11月底全部搬迁入住。为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仁德村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对口支援云龙县项目230万扶持资金的帮助下,于2020年在安置点附近发展了50亩羊肚菌种植基地,采取“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最大限度实现搬迁群众就近就便务工,让搬迁群众都能从产业发展中受益。目前羊肚菌基本采收结束,亩产量最高的突破1000斤,价格最高时能卖到160元1市斤,在不足一年的时间内给安置点搬迁群众发放务工工资达43万多元,切实解决了搬迁群众就业难的问题。

图片

图片
在种植基地内,54岁的漕涧镇仁德村桤木坡搬迁户张李艳等群众正在大棚内锄地,为基地想要种植反季羊肚菌做准备。张李艳告诉记者:“我们家有6个人,在老家的时候,像我这种年纪的人是没有条件去打工的,搬到这个地方后,在这个羊肚菌种植基地帮他们做活,每天100元工资都能按时拿到,贴补了家用,减轻了孩子们的负担。”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位于诺邓镇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福堂社区,以“沪滇协作+产业扶贫+村集体经济”方式发展的30亩羊肚菌也大获丰收,第一批产量就达4吨。福堂社区安置点食用菌种植项目获得沪滇扶贫协作项目扶持资金补助425万元,项目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安置点群众就业务工、学习产业发展技能,破解搬迁群众产业发展和就业难题,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新环境、开启新生活。苗尾乡科立村搬迁群众刘学成告诉记者,“我从去年10月开始在福堂安置点食用菌种植基地内帮他们做活,有时还到附近做点小工程,收入也比较稳定。”

图片

图片
据了解,2017年至2020年,沪滇扶贫协作项目共投入产业帮扶资金4686万元、实施产业帮扶项目17个,涉及肉牛、生猪、食用菌等特色种养殖业发展,核桃初加工、扶贫车间和农产品冷链库建设等,项目覆盖全县11个乡镇、惠及广大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云龙老百姓脱贫增收种下了希望的种子、为云龙如期脱贫摘帽提供了很大帮助。



:赵雪梅 李继明

本期编辑:旷宏飞

审      核:尹剑斌  吴建平

投稿邮箱:yljryl@163.com

图片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