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来源于: 中国云龙 发布时间:2020-12-15 10:38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11月26日,云南省第二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在红河州蒙自市红河大剧院圆满闭幕,云龙白族吹吹腔《杨满堂搬兵》获传承奖。
云龙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因位于澜沧江畔,“江上夜覆云雾,晨则渐升如龙”而得名。有白、汉、阿昌、傈僳、彝、苗、傣、回等八个世居民族,总人口20.8万人,其中白族人口占70%以上,各族人民勤劳善良,民族历史文化悠久,源远流长。云龙白族吹吹腔主要靠唢呐伴奏,又称“唢呐戏”,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情和浓郁的地方色彩,由明朝初期的江南汉族移民带入白族地区,后不断融合了白族的文学、歌舞艺术、民族传统礼俗逐渐发展成为独具白族文化艺术特色的民族剧种。距今有五百多年。吹吹腔遍布云龙境内的绝大部分白族村寨,在云龙地区广为流传,深得群众喜爱。逢年过节、迎神赛会、婚丧嫁娶、起房树柱都要演唱吹吹腔。
吹吹腔是一种古老的民族剧种,行当分工相当细致,生、旦、净、丑俱全,讲究手、眼、身、法、步,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及身段谱,步法与唢呐旋律总是相适应,所以步法舞蹈性特别浓,是一种集“说、唱、戏、舞”的民族戏曲形式。
吹吹腔从传入云龙,历经了形成、发展、繁荣、衰落几个阶段,改革开放后,政通人和,百废待兴,云龙县加大了对吹吹腔的抢救性保护,重组剧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积极组团参加各种比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云龙县文化局组建39人的一个专业白族吹吹腔艺术剧团,8个业余吹吹腔剧团,活跃在全县11个乡镇的村村寨寨。
通过不断的挖掘整理,云龙县白族吹吹腔焕发出勃勃生机,现目前剧目有300多个,其中传统剧目249个,新时期创作剧目89个。在传承保护的基础上,加大吹吹腔进校园的力度,将吹吹腔与课间操进行融合,更好传承吹吹腔艺术,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文:黄忠
图:县融媒体中心
本期编辑:李维丽
审 核:尹剑斌 吴建平
投稿邮箱:yljryl@163.com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