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绿色云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绿色云龙

【脱贫攻坚】云龙:“六个一批”做好福堂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来源于: 中国云龙 发布时间:2020-12-15 10:27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隆冬时节,室外寒意渐浓,室内生产正酣。在云龙县永福服装有限责任公司扶贫车间里,缝纫机“哒哒”声此起彼伏,工人们在埋头工作,一块块布料被工人们认真剪裁,剪裁后的布料被缝纫成里子、领子等部件,有的工人在上领子,有的在打扣子、打扣眼,有的在包装……

微信图片_20201215095836

“感谢政府给我提供了这么好的工作,让我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又能照顾孩子,而且卫生室、农贸市场就建在家门口,小学、中学离这里也就十多分钟路程,就医、就学、购物相当方便,从没想到会过上这么好的日子,真的是感谢共产党、感谢党的扶贫政策好!”搬迁群众罗二业谈起在扶贫车间的工作,有些激动。

微信图片_20201215095840

罗二业的老家在苗尾乡早阳村,距离县城有90多公里,要照顾两个正在读书的孩子,抽不开身外出打工挣钱,只能在家务农,一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就靠种植业和养殖业,年收入仅有一万多元,生活十分贫困。因此他家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还享受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偏僻、贫穷的山区,搬进了现代化的生活小区,住上了电梯房。为了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给孩子们创造更加美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自永福服装有限责任公司开业后,罗二业就跑去报了名,积极参加培训,通过考核后,目前已成为永福服装扶贫车间的一名正式员工,每个月都有3000多块钱的稳定收入。“她能吃苦又勤奋,短短几个月,已经是这个车间完成计件最多的人了!”永福服装扶贫车间负责人何兰如是说。

微信图片_20201215095843

罗二业在福堂社区的新生活,是福堂社区2000多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共建幸福新生活的一个生动缩影。

微信图片_20201215095846

为让搬迁群众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自福堂社区591户2198人搬迁群众入住后,云龙县按照“实施一个搬迁项目、安置好一方群众、实现一方人脱贫”的要求,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心从以搬迁为主向后续扶持工作为主转变,从解决好“怎么搬”向“搬后怎么办”转变,从“搬得出”向“稳得住”“能致富”转变,通过外出务工解决就业一批、县内务工解决就业一批、自主经营创业解决就业一批、引进扶贫车间解决就业一批、开发公益性岗位解决就业一批、发展产业和兴办集体经济解决就业一批等“六个一批”政策,千方百计、因户因人施策,扎实做好福堂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切实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截至目前,福堂社区外出务工的农户有222户291 人,外出务工全年总收入约1047.6 万元;在县内食宿店、洗车场、商贸企业等经营企业中打零工和短工农户有220户221人,年就业收入约397.8万元;开办饭店、小食店、百货店等经营实体的农户有18户,解决就业37人,自主创业年收入约64.8万元;永福服装厂、福堂超市、福堂药店、理发店等6家企业用工53户54人,每年可增加群众收入约97.2万元;开发安保、保洁、绿化、乡村护林员、道路保洁员、湿地管理员等公益性就业岗位,解决554人就业,每年可增加群众收入约541.48万元;引进“丽江中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和检槽“十方福种植专业合作社”两家企业,发展食用菌种植和大棚蔬菜种植,覆盖带动搬迁群众参与务工、分红,每年可增加群众收入约181.7万元。

微信图片_20201215095850



文:旷宏飞

图:县融媒体中心

本期编辑:李维丽

审      核:尹剑斌  吴建平

 投稿邮箱:yljryl@163.com

微信图片_20200803141144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