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民族团结之花在诺邓镇福堂幼儿园绽放

来源于: 中国云龙 发布时间:2020-12-07 15:24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微信图片_20201207151726

近日,笔者深入云龙县诺邓镇福堂幼儿园,恰好遇到教职工正在做56个民族介绍的手工作品。诺邓镇福堂幼儿园是云龙县新增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集中安置县城福堂安置点配套的一所公立幼儿园,今年九月开始招生,现有三个幼儿班,在园幼儿66人,教职工13人。自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后,学校就立足福堂社区民族众多的实际,围绕“留住乡愁”这一办园理念,突出“乡土、乡音、乡俗”三个办园特色,积极探索“特色化办学”发展之路,共建民族团结大家庭,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园。

微信图片_20201207151704

微信图片_20201207151713

微信图片_20201207151722

微信图片_20201207151735

诺邓镇福堂幼儿园是面向整个福堂社区招生,学生中大部分都是原居深山、条件艰苦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孩子,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带着对故土的眷恋,他们举家搬迁至此。为彻底解决他们乡音难改、故土难离的情节,幼儿园紧紧围绕“留住乡愁”这一办园理念,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下足功夫,一楼突出“乡土”,将县境内各个乡镇有名的景区景点收集整理,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并融入课堂,让孩子立足乡土,轻嗅淡淡的乡土气息。二楼突出“乡音”,在园幼儿就读的66人中白族39人、傈僳族17人、彝族8人、汉族2人,孩子年龄小,语言沟通是最大的障碍,幼儿园老师采用“双语”教学,鼓励孩子们尽量使用汉语;结合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特长,将少数民族歌舞融入课间活动中,教会每个孩子会跳一支民族舞、会唱一首民族歌,努力为孩子们留住乡音。三楼突出“乡俗”,尊重不同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对傈僳族的阔时节、彝族的火把节、山地白族的“咚咚节”、民族刺绣、少数民族服饰等全县各民族的民风、民俗收集整理,采取小手拉大手、学校带社会等形式,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带进课堂、进社区,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使各族幼儿在浓厚欢快的民族团结氛围中接受教育,确保优秀民俗风情代代相传,不因易地扶贫搬迁而遗失。

微信图片_20201207151740

微信图片_20201207151744

看着天真可爱的小朋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诺邓镇福堂幼儿园的民族团结之花已经悄然绽放。



文图:黄忠

本期编辑:旷宏飞

审      核:尹剑斌  吴建平

 投稿邮箱:yljryl@163.com


微信图片_20200803141144


微信图片_20200904082514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