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文明云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明云龙

【“云龙精神”大家谈】传承弘扬云龙精神贵在“一脉相承” 和“与时俱进”互融互促

来源于: 中国云龙 发布时间:2020-08-19 09:08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云龙县各乡镇、县级各部门按照云龙县《关于开展“解放思想再讨论、敢想敢干再出发”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重点任务,广泛开展以“如何弘扬新时代云龙精神”为主题的专题学习研讨活动。全县干部职工围绕学习主题,采取个人自学、分组讨论和集中学习研讨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具体事例、工作实际,对新时代云龙精神的深刻内涵、如何传承弘扬和深化拓展新时代云龙精神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学习研讨。为进一步推动广大干部群众深刻理解云龙抗战精神、创业精神、移民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的深刻内涵,并传承弘扬和深化拓展好这四种精神,奋力推动新时代云龙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云龙关注将陆续推出各级各部门专题学习研讨活动中的优秀作品。

本期分享县融媒体中心编辑赵雪梅的学习交流心得。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笔者认为,精神也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富有时代气息的精神来激励和引领,一个地区也将失去不断前行的动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抗战时期,云龙人民以血肉之躯,冒着敌人的轰炸,昼夜抢修滇缅公路、功果桥,维护着“血线”的畅通,让滇缅公路成为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让功果桥成为炸不断的钢索桥,获得世界人民称赞,集中体现了“万众一心、坚忍不拔”的抗战精神;改革开放后,以尹何春、字学文、杨利民等为代表的老一辈人,一心扎根基层,善于学习、敢于开拓、勇于创新,面对一次次的挫折从不气馁、从不放弃,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坚守培植了云龙茶、麦地湾梨等响当当的绿色产业,带领群众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集中体现了“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的创业精神。
毛泽东曾经说过:“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习近平也曾说过:“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今天,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这充分说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不断发展,必须要从长期奋斗形成的优良传统中汲取营养,用老祖宗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新时代各项工作的开展。长期以来,云龙各族干部群众准确把握这一精神实质,一代接着一代,把各族干部群众在团结奋斗中形成的以“厚德明理、开放包容、务实奋进、文明和谐”为核心的云龙精神以及在不同时期的实践中形成的抗战精神、创业精神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使之为云龙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成为推动一个时期以来云龙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
“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但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但一成不变也是不行的。我们要在传承弘扬好上一时代云龙精神的同时,必须结合新时期、新特点,不断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正如邓小平说的:“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谈中国精神时也说过,“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在传承弘扬和深化拓展新时代云龙精神的过程中,云龙各族干部群众像邓小平同志和习近平同志说的那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根据新事物、新问题的出现,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在总结经验中不断前进、不断创新,给云龙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让老祖宗留下来的抗战精神、创业精神等崇高的精神品质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形成了“担当尽责、负重拼搏”的移民精神和“苦干实干、顶住硬干”的脱贫精神,体现了广大干部群众心中那份“唯有担当尽责、负重拼搏、快干实干,才能走在前列”的信心和决心;体现了广大干部群众“敢于扛事、敢于干事、敢于成事”的拼搏精神;体现了广大干部群众每时每刻踏实履职尽责、勤于苦干实干、坚持顶住硬干的精神……
无论是“万众一心、坚忍不拔”的抗战精神,“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的创业精神,还是“担当尽责、负重拼搏”的移民精神和“苦干实干、顶住硬干”的脱贫精神,都是在读懂“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的基础上形成、并与当时时代特征高度契合的云龙精神,是推动各个时代云龙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进入新的时代,云龙需要有新的时代精神来激励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奋勇向前。我们要准确把握“解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产生和发展,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引领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有力武器和宝贵经验”的深刻内涵,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解放思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地客观地认识现阶段云龙发展的特点,并根据新的时代特点,总结提炼出更加富有凝聚力的新时代云龙精神,用新时代云龙精神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推动云龙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微信图片_20200724095154

云龙精神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形态是与时俱进的

你心中的云龙精神又是什么样的呢?
真诚期待您能参与到这场有关“云龙精神”的大讨论中。

 投稿邮箱和电话


1、邮箱:广播电视采编部邮箱:caibianbud@126.com;新媒体邮箱:yljryl@163.com 。可识别以下二维码,也可搜索微信号A5523946,添加云龙融媒为好友直接投稿。

微信图片_20200716091114

2、电话:0872-5523119

传承和弘扬好云龙精神

是我们每个云龙人的责任

让我们对标新时代对发展的新要求

深化拓展新时代云龙精神

开拓创新、锐意进取,

为推动云龙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本期编辑:杨学禹

审      核:尹剑斌  吴建平

投稿邮箱:yljryl@163.com

微信图片_20200803141144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