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来源于: 中国云龙 发布时间:2020-07-30 10:11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搬之前,我们的家庭收入主要靠种玉米、核桃,因为靠天吃饭,产量都不高。原来家里还养了几头牛和猪,我生病后就都卖了,那会的日子真的很苦!”“现在嘛好了,一家人在一起,个个都有收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感谢党的好政策。”近日,在云龙县城福堂搬迁安置点赵江平家里,他坐在小凳上一边忙着编织着竹篓,一边聊着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他家的变化。
今年50岁的赵江平,原来住在云龙县功果桥镇海沧村科邦村民小组,因为股骨头坏死做了两次手术,花光了家里积蓄,因病致贫,加上小女儿还在上学,2018年他们一家四口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底,他们一家搬迁到了云龙县城福堂搬迁安置点,住上了100平米的单元房,从此开启了一家人的幸福新生活。
而在位于县城福堂搬迁安置点的云龙县永福服装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的是一忙碌景象,只见20多名工人分工协作,加班加点生产县内一所小学订制的100多套校服。
在脱贫攻坚中,立足“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实际,云龙县深入开展“顶在前面、干在难处”专项行动,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检验云龙县脱贫攻坚成败的第一标尺。2018年5月,云龙县启动建设福堂、旧州、仁德、红旗坝4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共计安置1004户3823人。历时一年零三个月奋战,于2019年12月16日如期完成安置房建设任务,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如期入住新居。其中,县城福堂安置点是云龙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距县城只有5公里,来自检槽、长新、团结、宝丰等10个乡镇的591户2198名群众集中搬迁安置在这里。
“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只是基础,稳得住、能致富才是关键。”诺邓镇福堂社区党总支副书记何晓芸如果是说。为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诺邓镇福堂社区把解决搬迁群众就业、快速融入新生活作为“头号工程”来抓,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加大就业扶持力度,通过举办就业培训班、组织外出务工、开发乡村公共服务岗位和就业扶贫车间等方式,引导搬迁群众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确保591户搬迁群众都能找到一份适应自己的工作、能有一份稳定收入。同时,把旧房拆除、复垦复绿工作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后续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确保搬迁群众彻底搬出“穷窝”,真正拔除“穷根”,安安稳稳住“新家”。
文图:杨建萍 毛廷沛 王尹婷(实习)
本期编辑:旷宏飞
审 核:尹剑斌 吴建平
投稿邮箱:yljryl@163.com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