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医疗卫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医疗卫生

【疫情防控指南】云龙县三个隔离观察工作指南,请您查收!

来源于: 中国云龙 发布时间:2020-02-19 08:54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微信图片_20200217102704

微信图片_20200217102707

          

      县委县政府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

指挥部办公室

 

云龙县居家隔离观察工作指南


为进一步规范肺炎疫情居家隔离观察的相关工作,确保防控工作措施落实到位。特制定如下工作指南。
一、居家隔离观察要求
(一)居家隔离观察者应安置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尽可能设在人员不密集、通风良好、有独立厕所的单人房间),拒绝一切探访,避免共用个人用品,每日早晚开展体温和健康监测,并做好登记。平衡膳食,不集中用餐,餐具做好清洗消毒。
(二)居家隔离观察者应佩戴口罩,限制活动,14天内只在隔离房间内活动,应与家庭成员至少保持1米距离。哺乳期母亲可继续母乳喂养婴儿。要最大限度减少与家庭成员共享区域,如果条件受限,要确保共享区域(厕所、浴室等)通风良好,通风消毒至少30分钟。
(三)要保持良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垃圾。使用空调的要定期清洗空调。确保卫生间、浴室清洁,并每天消毒处理,尽可能做到使用后消毒或用消毒水冲洗。
(四)要配备肥皂、洗手液或含醇手消毒液,要勤洗手。使用洗手液、肥皂等流水洗手后,最好使用一次性擦手纸,如条件有限,可用洁净的毛巾擦拭,毛巾变湿时需要更换。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消毒剂,每天频繁清洁、消毒家庭成员经常触碰的物品,如床头柜、床架及其他卧室家具。
(五)偶有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来捂住口鼻的纸巾、手帕等材料可直接丢弃(尽量丢入装有消毒水的容器中),或者使用之后正确清洗(用普通的肥皂、洗涤剂等清洗手帕)。
(六)其他家庭成员进入居家隔离观察者居住房间时应佩戴口罩,口罩需紧贴面部,在居住空间中不要触碰和调整口罩。口罩因分泌物变湿、变脏,必须立即更换。摘下并丢弃口罩之后,进行双手清洗消毒。
(七)家庭人员应尽量减少与观察者及其用品接触。避免共用牙刷、香烟、餐具、饭菜、饮料、毛巾、浴巾、床单等。与居家隔离观察者有任何直接接触,或离开居家隔离观察者居住房间后,需流水清洁双手。准备食物、饭前便后也均应流水清洁双手。如果双手不是很脏,可用酒精免洗液清洁。如双手比较脏,则使用洗手液、肥皂等流水清洗。注意酒精使用安全,避免意外吞食或引发火灾。
(八)戴好一次性手套和保护性衣物(如塑料围裙)再去清洁和触碰被隔离观察者污染的物体表面、衣物或床品。戴手套前、脱手套后要进行双手清洁及消毒。
(九)将隔离观察者使用的床品放入洗衣袋(不要甩动衣物,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自己的衣服)。使用普通洗衣皂和清水清洗隔离观察者衣物、床单、浴巾、毛巾等,或者用洗衣机以60-90摄氏度的水和普通家用洗衣液清洗,然后完全干燥上述物品。
(十)若居家隔离观察者出现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应立即就医。
二、就医途中具体指导建议
●前往医院的路上,病人应该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打开车窗。
●时刻佩戴口罩和随时保持手卫生。在路上和医院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若路途中污染了交通工具,建议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消毒剂,对所有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表面进行消毒。
咨询电话:0872-5520010
 
云龙县宾馆隔离观察工作指南
为进一步规范肺炎疫情宾馆隔离观察的相关工作,确保防控工作措施落实到位。特制定如下工作指南。
一、隔离观察人员防护措施
(一)隔离观察者应佩戴口罩,拒绝一切探访,避免共用个人用品,每日早晚开展体温和健康监测,并做好登记。
(二)隔离观察者要积极配合服务人员的管理工作,平衡膳食,不集中用餐,餐具做好清洗消毒。
(三)隔离观察者应限制活动,14天内只在隔离房间内活动,应与服务人员至少保持1米距离。哺乳期母亲可继续母乳喂养婴儿。
(四)隔离观察者应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勤消毒。使用洗手液、肥皂等流水洗手后,最好使用一次性擦手纸,如果条件有限,可用洁净的毛巾擦拭,毛巾变湿时需要更换。偶有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来捂住口鼻的纸巾、手帕等材料可直接丢弃(丢入装有消毒水的容器中),或者使用之后正确清洗(如用普通的肥皂、洗涤剂等清洗手帕)。
(五)若隔离观察者出现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应立即就医。
二、宾馆防护措施
(一)宾馆要按照《云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间酒店宾馆防控技术指南(试行)》做好防控工作。
(二)隔离观察者应安置在人员不密集、通风良好、有独立卫生间的单人房间,要保持良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垃圾。使用空调的要定期清洗空调。确保卫生间、浴室清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并每天进行消毒处理。
(三)要配备肥皂、洗手液或含醇手消毒液。要分类收集垃圾,设置废弃口罩污物垃圾桶。服务人员要勤洗手,使用洗手液、肥皂等流水洗手后,最好使用一次性擦手纸,如果没有,用洁净的毛巾擦拭,毛巾变湿时需要更换。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消毒剂清洁、消毒经常触碰的物品,如床头柜、床架及其他用具。
(四)服务人员进入隔离观察者居住房间时应佩戴口罩,口罩需紧贴面部,在观察房间中不要触碰和调整口罩。口罩因分泌物变湿、变脏,必须立即更换。摘下并丢弃口罩之后,进行双手清洗消毒。
(五)服务人员应尽量减少与隔离观察者及其用品的直接接触。戴好一次性手套和保护性衣物(如塑料围裙)再去清洁和处理被隔离观察者污染的物体表面、衣物或床品。戴手套前、脱手套后要进行双手清洁及消毒。与隔离观察者有任何直接接触,或离开隔离观察者房间后,需流水清洁消毒双手。准备食物、饭前便后也均应流水清洁双手。注意酒精使用安全,避免意外吞食或引发火灾。隔离观察者使用的床品要放入洗衣袋(不要甩动衣物,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自己的衣服),密封送至洗衣房处理。
三、就医途中具体指导建议
●前往医院的路上,病人应该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打开车窗。
●时刻佩戴口罩和随时保持手卫生。在路上和医院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若路途中污染了交通工具,建议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消毒剂,对所有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表面进行消毒。
咨询电话:0872-5520010

云龙县施工工地隔离观察指南
为进一步规范肺炎疫情施工工地隔离观察的相关工作,确保防控工作措施落实到位。特制定如下工作指南。
一、隔离观察人员防护措施
(一)隔离观察者应佩戴口罩,拒绝一切探访,避免共用个人用品,每日早晚开展体温和健康监测,并做好登记。
(二)隔离观察者要积极配合管理工作,平衡膳食,不集中用餐,餐具做好清洗消毒。
(三)隔离观察者应限制活动,14天内只在隔离房间内活动,应与其他人员至少保持1米距离。
(四)隔离观察者应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勤消毒。使用洗手液、肥皂等流水洗手后,最好使用一次性擦手纸,如果条件受限,可用洁净的毛巾擦拭,毛巾变湿时需要更换。偶有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来捂住口鼻的纸巾、手帕等材料可直接丢弃(丢入装有消毒水的容器中),或者使用之后正确清洗(如用普通的肥皂、洗涤剂等清洗手帕)。
(五)若隔离观察者出现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应立即就医。
二、用人单位防护措施
(一)用人单位要按照《云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间施工工地防控技术指南(试行)》做好防控工作。指定专人负责隔离观察者的管理和生活保障工作。
(二)隔离观察者应安置在人员不密集、通风良好、原则上有独立卫生间、浴室的单人房间。要最大限度减少与单位其他人员共享区域,如果条件受限,要确保共享区域(卫生间、浴室等)通风良好,通风消毒至少30分钟。要保持良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垃圾。使用空调的要定期清洗空调。确保卫生间、浴室清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并每天进行消毒处理。
(三)要配备肥皂、洗手液或含醇手消毒液。要分类收集垃圾,设置废弃口罩污物垃圾桶。管理人员要勤洗手,使用洗手液、肥皂等流水洗手后,最好使用一次性擦手纸,如果没有,用洁净的毛巾擦拭,毛巾变湿时需要更换。要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消毒剂清洁、消毒经常触碰的物品,如床头柜、床架及其他用具。
(四)管理人员进入隔离观察者居住房间时应佩戴口罩,口罩需紧贴面部,在隔离观察者房间中不要触碰和调整口罩。口罩因分泌物变湿、变脏,必须立即更换。摘下并丢弃口罩之后,进行双手清洗消毒。
(五)管理人员应尽量减少与隔离观察者及其用品的直接接触。戴好一次性手套和保护性衣物(如塑料围裙)再去清洁和处理被隔离观察者污染的物体表面、衣物或床品。戴手套前、脱手套后要进行双手清洁及消毒。与隔离观察者有任何直接接触,或离开隔离观察者房间后,需流水清洁消毒双手。准备食物、饭前便后也均应流水清洁双手。注意酒精使用安全,避免意外吞食或引发火灾。
三、就医途中具体指导建议
●前往医院的路上,病人应该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打开车窗。
●时刻佩戴口罩和随时保持手卫生。在路上和医院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若路途中污染了交通工具,建议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消毒剂,对所有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表面进行消毒。
咨询电话:0872-5520010

来源:县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

本期编辑:旷宏飞

审      核:尹剑斌  吴建平

投稿邮箱:yljryl@163.com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