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章

住建工作

来源于: 中国云龙 发布时间:2018-12-12 09:07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住建工作


云龙县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部,地处大理州、怒江州、保山市的结合部,国土面积4400.95平方公里,全县辖七乡四镇,85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社区。改革开放以来,云龙县城乡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镇品位不断提升。截止目前,全县城镇化率达37%,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达9.14平方公里(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达2.82平方公里,漕涧镇建成区面积1.76平方公里,功果桥镇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


城乡规划

一是县城总规编制情况。云龙县城第一版规划编制存档资料仅为纸质文档,无数字化地形测量图和规划电子文档。2005年8月完成《云龙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年)》第二轮总体规划修编,规划区面积为5.3 平方公里,2013年完成了《云龙县县城总体规划(2013-2030)》编制。

二是乡集镇规划编制情况。2017年底启动规划,目前已完成乡镇总规评估和部分乡镇地形图测量工作,2018年底将全面完成编制。

三是村庄规划编制情况。我县于2010年启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到2012年底完成了全县85个行政村和1216个自然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共投入资金773.3万元(含卫星影像图80.83万元)。

四是省级示范村提升规划编制。目前,已完成了2015-2017年度 7个省级示范村(诺邓镇诺邓村、宝丰乡宝丰村、团结乡施家村、诺邓镇大井村、诺邓镇连井坪村、庄坪村,宝丰乡瓦草村)的村寨规划编制工作。

五是传统村落。2012-2016年完成14个(诺邓村、宝丰村、师井大村;字衙村、长春村、大达村、检槽村大村、表村村、松坪村;和平村、象麓村、漕涧村、下坞村;顺荡村)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六是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编制情况。2003年编制完成《诺邓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0年10月编制完成《云龙县宝丰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七是专项规划编制情况。2016年我县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我县“多规合一”、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生态廊道、县城色彩、建筑立面、景观照明、地下综合管廊、人防和抗震防灾9个规划,现已完成“多规合一”《 规划纲要》、《县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县城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同时抓紧编制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县城排洪防涝规划。


市政建设

一是道路建设。1980年我县成立县城街道建设领导组,开始修筑县城主街道人民路的水泥路面11952平方米,随后建成文笔路、虎山路、环北路、沿江路、胜云街、职校路、交林路等道路,截止目前县城道路长度已达27.02公里,面积达29.35万平方米。

县城缩影

县城缩影


二是亮化工程。县城先后实施了绿色长廊、黄龙山公园、环太极游道、临极台、蟠龙寺灯带、县城入口500米大道梅花灯、沘江大桥、玉龙湾大桥亮化工程,沿江路、蟠龙公园、虎头山亮化改造提升工程,县城各类亮化灯具的数量共计有9121盏(套),灯带5166米。

石门夜景

石门夜景


三是实施桥梁建设。1978年前县城的市政桥梁只有两座,现已建成龙泉桥、寿泉桥、蟠龙桥、锁里场青桥、利民桥、尹家箐桥、沘江桥、青云桥、果郎桥、腾龙桥等桥梁达17座。

县城的桥

县城的桥


四是园林绿化。1978年前,我县仅有县城主街道(人民路)两旁栽种银凤树,政府大院、云龙一中、诺邓镇九年制学校等单位有零星绿化单位,狮尾河床部分地段栽种柳树。随着县城大力发展园林绿化,到目前已建成蟠龙公园、腾龙广场、江边休闲园、文化广场、黄龙山公园、太极游道、临极台等公园广场,建成19座公厕,从1999年至今已投入6800万元建成了县城文化长廊6000多米,成为云龙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截止目前,建成区的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绿地、附属绿地总面积达1.019平方公里,人均公园绿地达18.06平方米,县城绿化覆盖率达36.3%。县城诺邓镇于2013年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园林县城”。

绿色长廊

绿色长廊

公用事业

  (一)县城供水

我县1984年12月成立县城自来水厂,隶属县建设局领导,属于企业性质。1997年全县企业改制,云龙县自来水厂改制为云龙县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更名为云龙县水务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下设两个部门:自来水厂及污水处理厂。2011年为便于县城水处理厂和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建设,县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管理隶属关系由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主管调整为县水利水电局主管。

县城供水发展先后经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取用石门吃水坡水源供水;第二阶段修建沘江抽水站,取用沘江水;第三阶段修建天池孔家弯至县城供水管网,取用天池孔家弯地表水源;第四阶段修建天池水库至县城供水管网;第五阶段实施总投资2000多万元的云龙县城供水改扩建工程,2007年启动鸡尾山净水处理厂建设工程,2009年2月投入试运行。2013年开工建设县城应急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4000立方,2015年投入使用。目前县城已建成供水主干管83.673公里(其中:县城12公里),自来水供给户为3248户,12000多人,日需供水量2800多立方,自来水供给率达100%。

(二)县城排水

县城原石门后街、老街排水均为明沟,1980年开始随人民路建设修建下水道,至1994年修建改造下水道达3547米,随着市政道路和公用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大,其它排水工程也开始大力实施。2010年9月开工建设云龙县城污水处理厂,总投资3500万元,占地面积约25亩,建构筑物总面积2215 ㎡,工程设计规模为近其5000m³/d,远期为10000 m³/d,2013年7月投入使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雨污分流、污水处理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县把节能减排工作摆上了全县的重大民生工程来抓,不断加大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2011年至2017年期间我县共投入7763.11万元实施完成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55.05公里,2018年2公里污水管网项目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全面完成县城污水管网及污水井清淤工作,截止目前县城污水处理率达80%。

县城污水处理厂

县城污水处理厂


(三)县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2010年6月开工建设云龙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总投资2495.8万元,建设用地10公顷,建设规模日为处理垃圾40吨,填埋库容达40万立方米的填埋场,2013年8月投入运行。2015年6月开工建设云龙县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总投资480万元,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渗滤液30吨,2016年4月投入试运行。2015年10月开工建设云龙县城两个垃圾中转站,总投资335.29万元(其中象麓垃圾中转站投资139.49万元,果郎垃圾中转站投资195.8万元),建设规模为日处理100吨垃圾,2016年9月投入运行。

同时加强垃圾清运设施的配套建设,截止目前县城设有垃圾清运点75个,垃圾桶185只,垃圾收集箱70个,每天垃圾清运组跑遍整个县城, 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云龙县垃圾处理场

云龙县垃圾处理场


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房地产发展

(一)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

自2007年开始,我县建立了经济适用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公共租赁住房制度、棚户区改造多层次、广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极大解决了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截止目前我县累计建成经济适用房92套、廉租住房1196套、公共租赁住房837套、棚户区改造2013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2150户,累计完成城镇保障性住房投资46000万元,解决了城镇中低收入5948户住房困难问题。我县为推进住房保障制度的落实,出台了《云龙县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暂行办法》、《云龙县廉租住房管理办法》、《云龙县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云龙县廉租住房出售实施细则》《云龙县公共租赁住房分配运营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县自2009年开始实施以来累计实施了农村危房改造及抗震安居工程23823户(其中D级改造14762户、C级改造9061户),累计投入财政专项补助资金17552万元,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的实施在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基础上,撬动农户自筹资金9.5亿元。目前为加快补齐农村住房“短板”,我县在扎实做好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的基础上,推动实施农村住房“户户排危”工程,努力实现农村基本住房全覆盖、全保障。

(二)房地产开发

云龙县房地产开发从2008年开始,先后引进了7家企业,开发大寨田茶马古道新区、大寨田交林小区、沿江综合小区、玉龙湾小区、太极商住城、漕涧嶲唐苑、大寨田“阳光小区”7个项目,累计新开工商品房面积2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额7亿元。随着新开发楼盘品质不断提升,居住环境日益改善,我县不断加强物业管理与服务,目前已实现新开发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2015年后开发的项目均按照创建“平安小区”要求进行物业管理。


勘察设计

云龙县建筑设计所成立于1981年,为云龙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下属的事业单位。成立初期,装备简陋,人员均整体专业水平不高,大家边干边学,克服困难,为云龙县住房和城乡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云龙县建筑设计所已初具规模,现有干部职工9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4人,助理工程师2人,国家二级注册建筑师1人。干部职工年轻化,平均年龄35岁,设备现代化。目前设计所拥有先进的大幅面绘图仪二台,全站仪一台,RTK测量仪一台,遥控无人机一架,人均电脑一台,可以开展地形测绘、建筑工程设计等业务。

云龙县建筑设计所主要成果有:云龙一中教学大楼,县人大常委会办公楼,云龙县人民政府门面楼,云龙县各乡镇学校教学实验室、教学楼,黄龙山公园规划设计,太极游道设计,县城绿化长廊设计,澜沧江功果桥水电站、苗尾水电站移民搬迁项目设计,云龙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测量规划设计等。


建筑市场管理与质量安全监管

1978年之前,云龙县内仅有城镇集体企业云龙县建筑队,建筑工程多为土木结构和石砌工程,技术多依靠本地能工巧匠,部分工程由村集体组织开展,1982年云龙县建筑业总产值为714万元。到1988年,县内有15个建筑队进行工程建设,为规范全县建筑市场成立了“房地产开发公司”,对县城的房屋进行统一建设和开发。随着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云龙建筑企业的发展规模也不断壮大,截止目前,我县注册的建筑企业共3个:云龙县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博筑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云龙奥涛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建筑业从业人员达400多人。建筑业的生产总值也在不断的增长,2017年底我县建筑业总产值已达2.25亿元。

为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1982年我县成立建设科,1984年底成立云龙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1994年起,县政府先后下发《云龙县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实施办法》、《云龙县建筑市场管理办法》、《云龙县建筑行业安全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建筑市场,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


村镇建设

(一)古镇古村建设与保护

2002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诺邓村被授予“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的称号。2007年,诺邓村被原建设部和国家文物总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1月宝丰乡被列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17年诺邓古村被列入省级一流特色小镇名单,现已完成特色小镇发展总规编制和修建性详规编制评审、土地预审、可研、环评等前期工作,与大理旅投达成合作意向并签订了《诺邓古镇特色小镇保护利用合作框架协议书》,启动实施诺邓古村及周边区域的基础设施、古旧建筑修缮等建设项目。

(二)点亮乡村工程

2013年至2015年,我县在11个乡镇范围内积极实施点亮乡村工程建设,共投资3002.2万元,实际完成太阳能路灯安装4691盏,普通路灯270盏。


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2016年为提升全县城乡人居环境,我县成立领导小组,以“文化云龙、健康山城”为主题,按照“一城两创七抓”的工作思路,着力建设“精巧、典雅、秀美、文明、宜居”县城,切实“在城乡一体化中建设美丽云龙,在优化生态中建设绿色云龙”。制定并下发“一计划三方案”, 即:《云龙县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2016-2020)年》、《云龙县城乡违法违规建筑治理行动方案》、《云龙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及公厕建设行动方案》、《云龙县农村污水治理及乡镇供水设施建设行动方案》,编制完成《云龙县(2016-2020年)公共厕所建设管理专项规划》,完成《云龙县违法违规占地、建筑整治工作实施细则》、《云龙县村庄规划土地建设专管员实施方案》、《云龙县城“两违”彩钢板构(建)筑物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全县2017年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工作目标任务的实施方案》、《云龙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细则<2018-2020>》等系列文件及措施,同时加大两违整治力度,累计查处违法违规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加快“厕所革命”进程,投资700多万元完成18座公厕建设;加快乡镇“治污”项目建设,完成10个乡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的选址确认、可研评审等前期工作;乡镇集镇自来水供水设施覆盖率达100%;推进县城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力推“三化”,全县乡镇建成区累计新增绿地面积1.9337平方千米;乡镇集镇两座以上公厕改造(新建)任务已全面完成达34座,完成建制村公厕建设102座,完成农村户厕新建改造7503座。

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人防工作的发展历程

云龙县人民防空办公室是云龙县国防动员委员会议事协调机构常设的一个办公室,2011年8月,县人民防空办公室设置为云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内设正科级机构,2015年11月,县人民防空办公室职责划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属县政府和县人武部(军事机关)双重领导管理的单位。我县被列为省级人防重点城市以来,县人民防空办公室认真编制了《人防规划》、《防空袭预案》和《重要经济目标防护方案》等方案,完成县城区防空警报配备设置和升级改造任务。并认真组织实施每年一次的“9·18”防空警报试鸣及县城区学校防空袭紧急疏散演练工作,在各学校和县电视台播放宣传片《永远的蓝天》和《居安思危备战人防》专题电影,准时试鸣防空袭警报等形式开展人防宣传工作,认真做好人防审批各项业务,完善行政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程序,规范收费行为,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


市政管理

长期以来,县城市政建设主要由住建、工商、卫生、公安和所在地人民政府共同配合管理。1981年成立石门镇环境卫生管理所,正式职工3人,聘请临时清洁工4人,对县城街道卫生和11座公厕进行清扫。1997年成立县城城建监查大队与风景园林管理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对县城道路、园林绿化和市容市貌进行综合整治。2017年6月份我县完成县城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和公厕管理市场化及县城路灯及景观亮化管理市场化招投标工作,与大理滨南城市综合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和云南昊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合同,7月1日开始运行。负责整个县城公共道路、街道、巷道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处理及处理费征收、环境卫生管理、园林管理的工作人员及社会购买人员已达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县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和省、州的一系列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提高规划管理、规范建筑行业、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加强风景园林、城镇风貌和历史文化名镇(村)管理、结合挂钩村实际开展好脱贫措施户户清行动,助力全县脱贫攻坚等工作,加强部门职能职责,努力做好上级主管部门、县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切实推动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健康发展。(县住建局)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