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章

人武工作

来源于: 中国云龙 发布时间:2018-12-12 09:07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人武工作


自觉坚持党管武装制度

1978年以来,人武部经历了多次深刻的变革。1983年3月云南省军区命令,颁发云南省县(市)区镇人民武装部编制员额分类表,云龙县人民武装部属第三类,编制17人。

1986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县(市)人民武装部归地方建制有关规定的通知》,中国人民解放军云龙县人民武装部改为云南省云龙县人民武装部,归地方建制,为副县级单位。辖11个区(镇)武装部。

80年代人武部揭牌

80年代人武部揭牌


人武部党委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在中共云龙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投资近100万元,建成集办公、作战、值班、教学、训练为一体的综合办公楼,实现了“九五”期间人武部建设全面达标。通过教育整顿,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使战备、训练、工作、生活四个秩序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完善了各类战备方案、预案,正规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改革开放以来,人武部大力加强干部、职工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思想政治建设,受教育面达到85%,其中参训民兵占100%,基干民兵占85%,普通民兵占70%。通过教育,同志们政治立场坚定,综合素质增强,爱岗敬业,努力做好军事斗争准备。落实战备工作,按照遂行作战、战备执勤、抢险救灾以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要求,搞好军事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国防和军队建设2020年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是“完善国防动员体系”的夯基之年。按照年度军事训练计划,掀起了大抓军事训练的热潮。从1月2日至9日,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了开训动员周活动和以抗震救灾为背景的防震自救互救安全训练及演练。3月6日至7日组织全县11个乡镇武装部长、专武干事和部机关共35人召开年度武装工作例会,展开武装工作大讨论,安排部署年度武装工作。根据分区民兵调整改革及任务指标分配,我县共编民兵7084人,其中:普通民兵编组22个营,6342人;基干民兵编组19支分队,742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期强军战略思想和省、州民兵队伍实战化训练指示要求,5月,民兵应急连100人赴青光山基地化训练常态化备勤,此次轮训备勤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训练中,参训民兵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县人武部注重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达标活动。积极协调县委、政府,解决落实全县11个乡镇规范化建设达标专项经费220万元。部署乡镇武装部规范化建设达标任务。试点单位关坪乡武装部完成达标建设任务后,组织各乡镇武装部长和副乡(镇)长到关坪乡进行参观学习,军分区同志进行了现场指导。部长、政委分别带队深入乡镇开展调研,进一步理清了因地制宜搞好达标建设的思路。在硬件上,为基层武装部统一购置森林扑火、抢险救灾、防暴处突、通用器材、个人装具等物资装备,添置单位牌、资料柜、文件盒、报刊架、计算机、碎纸机、电话机、打印机等设备器材7000余件,搞好“两室一库(办公室、战备资料室、器材库)”建设;在软件上,对照建设标准和考评办法进行规范统一,深入到各武装部进行指导。目前,全县11个乡镇武装部,已达标并通过了军分区的检查考核验收。

3期战术训练

战术训练


征兵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在征兵工作中,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征兵工作在政策、措施、方法、条件上都出现一系列新的变化。云龙县人武部坚决按照国家的规定,严格执行《征兵工作条例》和上级的征兵命令,圆满完成各年度的征兵任务,连续多年无退兵。

每年的征兵工作展开后,县人武部大力开展征兵宣传发动,印制宣传单,由部长、政委带队深入乡镇指导开展征兵宣传,协调云龙电视台每晚新闻联播后循环播放征兵政策规定,真正让征兵政策规定家喻户晓。

80年代送子当兵

80年代送子当兵


新兵欢送

新兵欢送


支援全县各项建设

1993年8月29日,云龙县发生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泥石流灾害,全县武装干部和民兵,在县乡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同全县各族人民一起投入抗洪抢险斗争,充分发挥了战斗队和突击队的作用。民兵、预备役人员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冲在前,抢在先,哪里困难就出现在哪里,哪里危险就战斗在哪里,圆满完成了任务。据不完全统计,在“8.29”抗灾中,全县12个乡镇共动用民兵41个连队,累计3.6万多人次,堵截洪水决口160个,疏通河道1500多米,安全转移群众4800多人,抢救各类物资1万多件,挽回经济损失600多万元。承担重点工程的抢修任务,清除塌方2.5万立方米,提前抢通黄金公路塌方段35公里。

2005年6月29日漕涧镇境内发生特大暴雨,一个小时内降雨量达110毫米,造成河水暴涨、洪水泛滥,漕涧、仁德、仁山、大坪、新胜5个行政村受灾。庄稼被淹,民房倒塌,水坝、水渠、公路、涵洞、电力、通讯设施遭到破坏,畜禽被冲走。灾情发生后,漕涧镇武装部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启动抗洪抢险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民兵开展抢险救灾,抢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和财产,抢修疏通沟道涵洞,排除险情16处,加固堤坝900米,受到人民群众的赞誉。

1979年春,漕涧、石门相继发生森林火灾,这两个公社的700多民兵到志奔山、天池山铺满山火,减少了国有林损失。仅1986—1989年,全县有174个民兵分队投入了16798人次参加抗洪救灾和扑灭山火的战斗。

2013年2月,出动民兵318人次,鏖战3昼夜扑灭苗尾乡凤凰山森林火灾,3月,圆满完成洱源“3·03”地震灾害救援和灾区恢复重建任务。

2014年,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和民兵应急分队60人参加功果桥镇汤涧村“1·02”车辆坠江事故搜救工作;组织干部职工11人和民兵应急分队93人参加功果桥镇民主“7·9”泥石流灾害救援工作,积极配合地方相关部门开展灾后重建和灾民善后处置工作,另外,先后6次组织民兵应急分队720人次完成森林火灾扑救任务。

2015年,共发生6起森林火灾,涉及4个乡镇,在人武部的统一指挥下,各乡镇快速组织民兵应急分队参加救灾,共出动民兵640人次,顺利地完成扑救任务,受到地方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2016年,组织民兵1560人次,协助公安部门,圆满完成漕涧“二八澡堂会”、诺邓古村维护、宝丰祭孔、诺邓“八三街”、旧州“九三街”等治安执勤任务;5月份,组织民兵630人次,参加“5.18”地震救援和长新乡新坝小区抗洪救灾工作,共动用车辆99台次,抢运搬运物资794吨,转移群众28人,搬运土方344方,抢修道路5公里,清淤2780米,搭设帐篷238顶,疏通河道210米。9月份,组织全县11乡镇200名民兵,历时15天,参加苗尾电站下闸蓄水前的库区清理,共帮助670余户群众搬运物资184吨,清理垃圾120吨,搬运土石方105.5吨。

2017年,出动民兵170余人次,协助公安部门,圆满完成功果桥镇集镇组合治理治安联防、澜沧江洪峰过境备勤等治安执勤任务。

2018年上半年,完善各类应急预案,重点为抗震救灾、森林防火、防汛抢险、维稳处突等预案,确保人员、物资在册在位,迅速集结与拉动。共出动民兵770人次,安全圆满完成了以森林扑火和民族节日维稳为主的应急任务。

”5·18“长新乡地震救灾

5·18“长新乡地震救灾


建设和谐的军政军民关系

围绕党和国家扶贫攻坚工作,人武部认真贯彻县委、政府的扶贫政策和措施,积极参与当地的精准扶贫工作,帮助民兵和群众脱贫致富。1984年以来,县人武部按照县委政府挂钩帮扶的安排,先后在关坪乡高明村、团结彝族乡、民建乡布麻村、坡脚村、表村乡早阳村开展扶贫工作。1997年,云龙县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县委、政府决定县级各部门干部职工挂钩乡镇、村,开展结对帮扶,县人武部与表村乡早阳村的贫困户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活动。在帮扶工作中,人武部干部职工进村入户,宣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和精准扶贫的方针政策、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帮助当地群众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例如,在民建乡扶贫中,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根据人多地少,剩余劳动力多的情况抓好劳务输出。在扶贫中,帮助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修路、解决饮水、通电等问题,帮助进行科技培训与普及。结合每年民兵训练,请科技人员上课,使民兵率先掌握农村实用技术,成为学科技用科技的带头人。在人武部的各个挂钩扶贫点,先后举办烤烟规范种植与管理、果树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泡核桃栽培技术、家畜家禽饲养多方面的培训。

在积极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国防动员系统参与打赢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任务推进电视会精神,坚持精准扶贫工作方针,派出扶贫工作队员长期驻村帮扶,拨付扶贫经费,扎实开展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专项扶贫工作,努力实现扶贫对象稳定脱贫。例如,2011年先后支持扶贫挂钩村建设资金2万元,为村小学送去文体器材2套,促进了挂钩村的建设发展。2012年先后为挂钩村争取建设资金710余万元,铺设11.6公里的进村公路;争取卫生事业费10万余元,修建村卫生所;争取扶贫资金3万元,为2户“五保户”修建垛木房。主动看望慰问受火灾群众,第一时间把慰问金、大米、食用油和棉被送到群众家中。2015年,选派干部参加新农村建设工作和精准扶贫工作,为挂钩联系的关坪乡新荣村协调争取资金14万元,新修建6公里乡村公路,扶贫日向贫困群众捐款25000元,为村民发放宣传单10000多份、捐赠书籍100余册。2016年,在脱贫攻坚中,三名团以上干部每人与一名建档立卡户学生“1+1”结对捐资助学。组织人员深入农户家中开展“挂包帮,转走访”活动。拿出4万元用于支持新荣村、胜利村扶贫产业发展。

人武部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作贡献。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澜沧江功果桥、苗尾水电建设中,移民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根据县委政府的安排,人武部积极参与了这项工作。2011年,部长带工作组先后8次深入苗尾电站调查研究,1名职工长期进驻开展工作,及时化解各种突出矛盾,真心实意为移民搬迁户办实事、办好事,有效稳定了移民搬迁户的思想,使移民搬迁户自觉服从电站建设大局。

牢固树立服务思想,积极为军转退和军烈属人员提供维权服务,积极为军转退和军烈属人员提供维权服务,热情接待来访人员12人,严谨处理来信来函3封,来访人员已得到妥善解决,维权来函仍在调查处理中。2018年,在扎实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活动中,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协同分区领导、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荣立一等功的现役军人杨建松家里送喜报、慰问金、授光荣之家匾,在州、县两级掀起向杨建松学习的高潮。

改革开放40年来,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积极适应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云龙县人武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方针原则和决策指示,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前进,不断取得发展进步,保证了党对民兵、预备役部队的绝对领导,保证了民兵预备役建设的正确方向,保证了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县委议军会议暨县国动委会议,把党管武装考核纳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国防观念。实践证明,县人武部在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较好地发挥了他们在经济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的突击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卫士作用。

(县人武部)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