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章

苗尾乡

来源于: 中国云龙 发布时间:2018-12-11 15:27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苗尾乡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启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时期。回首40年改革与发展,承载了苗尾乡人民太多的夙愿,实现了一个由思想封闭的穷乡向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强镇跨越;苗尾这块故土上的各族干部群众,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实践者,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历史,谱写了一首激越的颂歌,绘就了一幅多彩的画卷。


建制沿革

1984年3月,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历史阶段结束。撤销公社,改称表村区,由李学清任书记,李加仕任区长。下设五个民族乡,即:表村傈僳族乡、早阳傈僳族乡、茂盛傈僳族乡、科立傈僳族乡、松坪乡。

1988年3月,撤区建乡,建立表村傈僳族乡。下辖5个村公所:表村村、早阳村、茂盛村、科立村、松坪村。

2011年1月,将原属于旧州镇的水井村委会、丹梯村委会(相应更名为苗尾村委会)和属于诺邓镇的天灯村委会划归表村傈僳族乡,成立苗尾傈僳族乡,下辖8个行政村,共83个自然村135个村民小组。

苗尾傈僳族乡位于云龙县西北部,东连检槽乡,南接功果桥镇,西邻怒江州泸水县,北靠兰坪县,地处北纬25°55ˊ45〞~26°9ˊ19〞,东经99°3ˊ0〞~99°13ˊ11〞之间。全乡国土面积662.13平方千米。乡政府驻地苗尾村鲁羌村海拔1334平方米,距县城98千米。全乡平均气温18℃、年最高气温38℃、年最低气温7℃;平均日照时数211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629.8毫米,年平均无霜期301天。

2017年,全乡年末总人口18502人,其中傈僳族族人口6660人,占总人口的36%。全乡境内居住有傈僳族、白族、彝族等21个少数民族。中学1所,在校学生278人,有教职工25人,其中专任教师24人;完全小学5所,小学2所,在校学生1225人42个教学班,开办有7个寄宿制食堂,寄宿学生866人;教职工92人,其中专任教师92人。卫生院1个,村卫生室8个,村医21人,其中女村医13人,病床16张,每千人有病床0.86张。职工18人,有卫生技术员17人,其中高职3人,中职5人,初职人员10人。人口出生率9.37‰,自然增长率1.13‰。


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济发展变化图

(一)1988年-2007年经济发展状况比对表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二)2008年-2018年经济发展状况比对表

图片5

  

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成果

   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翻开了新中国发展史上新的一页,自此中国全面走上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也正因为这一历史性创举,使得苗尾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的苗尾,正以更大胸怀、更广视野的全新姿态,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此时,客观理性地认识苗尾乡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转变和历史性成就,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再创伟大辉煌的重要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总体来看,历经40年的渐进式改革开放,促使苗尾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以来,依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念,我们渐进式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企业发展、招商引资等相关制度的改革,逐渐明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政府与市场、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全面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激发了经济活力,完成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共同创造了经济发展的苗尾奇迹。2017年,全乡完成生产总值55808万元,增长10%;完成工业总产值26726万元,增长2%;农业总产值8708万元,增长1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928万元,比上年增50983万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994万元,增长1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166元,增长11%;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8018元,增长12%;招商引资完成153000万元;完成税收8173万元,其中,国税收入1128万元,地税收入7045万元,顺利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数。

(二)基础设施翻天改善。交通方面:从上世纪80年代所有出行运力靠人背马驼发展至今的交通四通八达,从“雨天两脚泥、晴天一身灰”的到如今的通畅、整洁和美丽的通村公路。全乡88个自然村组全部通公路,北起瓦窑河南端至鹅毛岭三级路面穿境而过,六兰公路岔路口至漕涧已通柏油路,苗尾乡政府至县城已通柏油路,苗尾电站淹没库周交通复建项目高公路北起茂盛村南至天灯村委会铺通弹石路面,其他部分村组公路实现混凝土路面硬化,复建了横跨澜沧江的诺苗大桥、解放桥、上松坪钢索吊桥,当地群众出行基本得到了满足。电力方面:由改革开放初期,供电半径不过2公里,仅有一条10千伏线路由一个35KV变电站供电。到输变电线路的改造,增大供电功力,实现乡村通电率达100%。电力逐渐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群众进入了电气化时代。水利方面:因水而生,依水而兴。从木槽引水变成当今的塑管、钢管引水,从泥水混杂的自来水至当今的矿泉水,从泥槽沟发展至当今的灌渠。

鲁羌集镇全景

鲁羌集镇全景


鲁羌沿江路

鲁羌沿江路


苗尾乡解放桥

苗尾乡解放桥


天灯海坪水库

天灯海坪水库


(三)产业发展不断壮大。苗尾乡属典型的农业乡镇,苗尾乡不断加大农业培植力度,发展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农业,实现现代农业从无到有,产业布局逐步优化。结合本乡实际,因地制宜,大力推广苗尾红米、西瓜、柑橘、火龙果、烤烟等特色优势产业,2017年实现粮食总产量13318万吨,完成烤烟任务580担784302.60元;不断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畜种改良,引导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大力扶持黑山羊、肉牛、生猪等养殖业,2017年实现全乡大小牲畜存栏75983头(匹、只),同比增长5%,畜牧业产值达6836万元。

(四)水电移民工作顺利推进。苗尾乡境内涉及功果桥水电站库尾,苗尾水电站施工区和库区。按照“电站建设、移民先行”的工作思路,围绕“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水电移民工作目标,举全乡之力,集全民之智,攻坚克难,强化大中型水电站建设协调服务工作。目前,苗尾水电站移民安置动迁户959户3584人已完成搬迁,除表村大寨11户移民户外,其它农村移民安置点移民建房已完成。鲁羌集镇安置点285户移民建房全面进入扫尾阶段,其余集中安置移民户另有其它住房,暂缓建房。苗尾九年制学校校舍装修工作正在扫尾。苗尾供电所已搬入新办公楼,营林组、邮政所等其他站所正加紧建设。苗尾水电站于2016年10月下闸蓄水,2017年1月首台机组发电,2018年5月4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从此苗尾乡移民工作重心由征地拆迁转入后期扶持工作。

苗尾水电站

苗尾水电站


苗尾水电站坝头

苗尾水电站坝头


(五)城乡环境质量稳中有升。改革开放40年,苗尾着力改善城乡环境建设,环境质量稳中有升。澜沧江流域断面水质保持在二类标准,城乡集中式饮水取水口水质保持在一类标准,河流出境水质三类标准达标率100%;空气质量较好。2017年底,全乡绿化建设面积2000亩,森林覆盖率达74%。围绕提升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在城镇实施“四治三改一拆一增”行动,在农村开展“七改三清”行动。各项整治及活动的开展使整个鲁羌集镇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集镇垃圾收费制度已建立和完善,并逐步建立农村垃圾收费管理制度。全面实施河长制工作,建立起乡、村、组三级河长,完善“一河(湖、库、塘)一策”,落实各级河长责任,深入开展河长制“六大任务”、“河长清河”“四清行动”,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目标。

(六)工业高速增长。改革开放40年,苗尾乡紧紧围绕“工业强、科技兴”的目标,做大做强水电开发,乡境内河流箐溪多,水资源蕴藏量丰富,开发建成了苗尾水电站,装机容量140万千瓦,建成投入运行的表村三岔河电站、润丰电站。2017年底全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个(腾强矿业),探矿企业11个,板岩加工6个,砂石料生产7个,页岩加工1个,玉方石膏厂,实现工业总产值26726万元,是2008年的1.5倍。

(七)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教育方面:从过去渴望改善办学条件到今天追求办学质量、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式变革深度融合。苗尾教育经历了1996年普及六年义务教育,全面扫除农村青壮年文盲;2000年实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2009年全乡学校校舍中D级危房为15938平方米,全乡8所中小学校中仅有3幢砖混结构安全校舍,面积仅为1867平方米。2018年,苗尾乡校舍建筑面积达到28374平方米,校舍结构安全。教育投入逐年加大,教室里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用具一应俱全。卫计方面:“只见娘怀胎,不见儿叫娘”,便是改革开放初期医疗卫生状况的缩影。改革开放40年来,我乡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卫生与计划生育机构改革顺利实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继续增强,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就医条件。新建的苗尾乡卫生院主楼主体结构已竣工,水井村、苗尾村、早阳村、天灯村标准化卫生室建成投入使用。文化方面:通过举办阔时节、春节晚会、火把节晚会等形式,不断发扬传承苗尾乡民俗文化,弘扬传承傈僳族舞蹈瓜七七、天灯傈僳十三跳、射弩、陀螺、顶杆等特色民俗文化和传统民族体育运动,加快非遗申报进度。加强对境内望江楼、飞龙桥等文物的保护。借力苗尾乡鲁羌迁建集镇建设,打造具有傈僳族特色的旅游集镇。天灯村海坪以海坪水库和傈僳族聚居为主形成自然山水型自驾游景点,游客可以垂钓、露营、体验傈僳族传统民俗文化,每年都有摄影爱好者到海坪采风,海坪成了诸多自驾游爱好者青睐的地方。社会保障方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每年进行办理就业创业登记,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每年定期发放城乡低保金、临时救助金、优抚金、高龄补贴、残疾人护理补贴。截至2017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11728人,其中享受待遇领取养老保险金2542人;武装工作:组建应急分队,加强训练,每年完成兵役登记,输送适宜青年入伍。

苗尾九年制学校

苗尾九年制学校


表村完小庆六一

表村完小庆六一


(八)扶贫成效显著。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上纪90年代起,在县委政府的关心下,在苗尾乡实施了大栗坪、老缅山、瓦窑场、烧坝山、多依树、山宝地——羊窝子等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了松坪村、科立村、茂盛村、早阳村、天灯村等行政村整村推进项目;实施了毛孟、上下邑山、阴山等自然村整村推进;实施了直过民族产业发展项目;实施了茂盛片区以工代赈项目、水井片区以工代赈项目、茂盛和松坪土地开发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村容村貌,产业得到发展,群众收入逐步提高。

2014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以“两不愁,三保障”为标准,对全乡农户进行走访识别,截止2018年7月,全乡共有5288户1855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162户4154人,其中:已脱贫480户1850人,未脱贫682户2304人。目前,全乡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编制了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施工图及实施方案。按照到2020年在现有贫困标准不变的前提下苗尾乡4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退出,同全国一道步入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40年,是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最旺盛、经济实力增长最快、人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发展永无止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好,坚持改革开放也好,都是长期的日日新、又日新的伟大事业,永远在路上,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促进全乡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苗尾而努力奋斗!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