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章

​检槽乡

来源于: 中国云龙 发布时间:2018-12-11 15:27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检槽乡


检槽乡属云南省革命老区乡镇之一,是云龙县3个贫困乡镇之一,位于云龙县境北部,东连长新乡、白石镇,南接诺邓镇,西交苗尾乡,北靠怒江州兰坪县,乡政府驻地距县城27公里。全乡国土面积414.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900亩,有效灌溉面积8400亩,境内最高海拔3639米,最低海拔1750米,森林覆盖率达74%。全乡下辖9个村委会(其中有4个深度贫困村,3个贫困村),159个自然村、139村民小组,49个党(总)支部,党员627人。主要聚居着白族、僳僳族、汉族、彝族等民族,白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2.68%。2017年末,全乡共有5605户1581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37户4488人,经过历年减贫,已脱贫749户2718人,未脱贫488户1770人,贫困发生率从28.37%将至11.19%。

检槽乡地理区域独特,自然资源丰富,田园风光优美,历史文化灿烂。2014年,检槽乡师里河两岸田园风光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中国最美稻田景观”,白族婚俗“耳子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非遗文化名录。40年来,检槽乡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强基础、兴科教、重产业、拓工贸”为主线,大力实施高原农业、特色产业、矿冶工业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检槽乡经济结构单一,只有农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收入。到198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99.4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09.71万元、林业收入2.33万元、畜牧业收入43.42万元,副业等其他收入44.53万元。1978年,积极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农村全面落实土地集体所有制下的分户经营责任制,首次建立集体所有制下的个人承包经济形式。1981年开始建立土地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1983年全面实行土地、林地分户经营承包责任制,这充分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种植业水平得到提高,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以交通、商贸、建筑为主的第三产业不断兴起,出现了一大批脱离农业,主营工商业的个体私营经济、部分联营经济和股份经济。改革开放40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检槽乡经济社会得到飞跃发展,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截止2017年底,全乡生产总值达3.6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317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52亿元、工业生产总值达1.26亿元,招商引资项目州外到位资金3253万元,农业生产总值达1.91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944.58元。

(一)农业生产稳定向好

1.农作物种植品种和技术的革新。改革开放初期,检槽乡的大春作物以玉米、水稻、豆类为主,小春作物以大麦、小麦、蚕豆、豌豆为主。40年来,农作物种植经历了品种更换和栽培技术的革新,解决了全乡的温饱问题,实现了“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目标。玉米:1986年以前,玉米以对空打塘点播为主,当时因种植的本地白玉米植株个体高,无法加大整体密度,加之有机肥料的欠缺等因素,每亩产量一般在150—200千克。

1987年开始全面推广杂交玉米规格化条播,1988年实行地膜覆盖,1990年栽培方式向育苗移栽的方向发展,2007年推广塑盘育苗移栽技术。目前,玉米的亩产可以稳定达500千克。水稻:1985年前,以本地红谷为主,每亩产量一般在200—300千克。后引进“134”“鹤16”等多个适应本地种植的品种,栽培技术也经历了水育秧、湿润育秧、湿润加薄膜育秧、肥床旱育秧几个阶段。目前,水稻亩产可达460千克。烤烟:2006年,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烟草政策的宏观调控下,检槽乡在清文村种植烤烟400亩,完成了1000担生产指标;因经济效益明显,2007年开始扩大种植面积,到2012年全乡种植面积达1600亩,完成4000担任务;后因受政策的影响,2017年全乡种植面积减少为630亩,完成1700担任务,烟农收入280.27万元,财税收入61.6万元。中药材:为不断培植重大富民产业,近年来,检槽乡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培植,到2017年底,累计投入150多万元扶持群众种植金银花、附子、重楼、秦艽、纹党参、百合为主的中药材种植3000多亩。

2.农业税的反补。1993年,全乡农业人口3169户14998人,每年应上缴的国家税金为13.93万元,农民负担每年每人为8.66元,全乡农民共负担12.98万元。到2002年,全乡农村经济发展总额为110.71万元,其中:农业税及附加32.02万元,屠宰税2万元,其他4.8万元,农民每人每年负担75元,全乡农民共负担40.94万元。2004年农业税下降1%,2005年起全部取消农业税,2007年根据中央和地方的相关政策,对农民种粮实行补贴,当年兑付粮食综合直补3543户,发放资金1.31万元,以后逐年增加发放资金比例。2017年兑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4056户260万元。

(二)畜牧业发展势头迅猛

检槽乡的养殖业主要以猪、牛、羊、马为主。1981年全乡牛存栏6082头、马520匹、猪9337头、羊7893只。2001年以来,检槽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制定扶持政策,按照“依靠科技、增加收入、做大基地、搞活流通、突破加工、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生猪、肉牛、黑山羊养殖等优质产业,适度发展特色养殖,着力抓好疫病防治、品种改良、科技培训和畜产品流通四项工作,突出抓好“三户一区”(规模户、重点户、专业户,养殖小区)建设,逐步从小而全的生产方式向规模养殖转变,加快了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改变了全乡肉类食品不能自给自足的被动局面,实现了肉类食品自给自余之余,有大量产品外销。2017年,检槽乡牛存栏11537头、出栏4991头,马存栏1359匹、出栏931匹,猪存栏25612头、出栏21567头,羊存栏21228只、出栏13711只,禽类存栏128277羽,出栏94373羽,畜牧业已成为全乡经济社会的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全乡共投入资金550多万元扶持294户农户进行畜圈改造,2011年至2017年共发放草原生态补贴2290.8万元。

(三)林业生态效益不断凸显

检槽乡国土面积为414.77平方公里,林地面积为386313亩。为进一步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检槽乡从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作,历年累计实施退耕还林4800亩,实施森林抚育8232亩,发放补贴资金85.61万元;纳入生态公益林(国家级、省级)补贴14013亩,每年发放补贴资金14万元。同时,检槽乡大力发展人工造林工作,加大泡核桃和花椒产业的培植力度,在适宜种植的地块上全部种上泡核桃和花椒,目前,全乡花椒种植面积达1263亩,泡核桃种植面积已达13万亩,并对3500亩泡核桃进行了体质增效,发放了补贴资金31.5万元。

(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夯实

1.水利化程度明显提高。农灌沟的硬化:上世纪80年代后期,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主要以改造扩建维修原有的工程为主;90年代中期,在县农办支持下,首先对旧邑旁沟进行用混泥土“三面光”浇铸,硬化升级改造,后逐步对检槽境内原建的引水工程采用混泥土浇筑“三面光”、“V”形槽等工程设施建设,对所有水利工程逐年进行硬化升级改造。到2017年底,共计完成“三面光”沟改造48条,总长117.05千米,项目总投资1299.51万元,有效解决了全乡农业灌溉用水,确保粮食生产稳定高产。人畜饮水工程建设:1985年,为解决乡属各单位及附近检槽、邑村片区农户生活用水,在上级水利部门扶持下,投资5万元,首次建设检槽乡级机关人畜饮水工程。由于工程老化,2005年,乡政府再次投资13万元,对原工程进行改扩建,既缓解了检槽集镇片区的用水,也使原来工程进一步完善。1992年开始,随着国家加大对解决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资金投入,通过安全饮水工程的项目实施,有计划的对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进行解决。截止2017年末,全乡共建成人畜饮水工程116件,解决了13000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彻底结束了群众人背马驼取水的历史。水库建设:2015年建成了总投资600万元总库容22万立方米的大家闹小(二)型水库;2016年建设了投资500多万元的清文村丰炼场张老弟小(二)型水库;2017年开始启动实施总投资1.26亿元总库容243.2万立方米的小菜园水库,完成了104.23亩土地、216.19亩林地的征用工作,补偿资金达123.17万元。水窖建设:从2005年起至2017年地,检槽乡共兴建容积为20立方米水窖238口,在干旱年份解决了74.67公顷旱地、烤烟和林果地的用水。

2.实现村村组组通公路。县际公路:河口至师井公路全长17千米,1993年进行弹石路面改造,但路面窄,路况差,通行能力低;2003年投资370万元对其进行重新修建;2006年银铜矿为提升公路承载能力,又投资1200万,将该段公路拓宽为宽6.5米;2008年,利用财政资金,对该路段进行弹石路面改造;2011年至2012年再投资2180万元,将该路段路面升级为混泥土浇筑路面,同时将街子房与银铜矿公路路口延伸到师井、炼登两个行政村,从此,检槽乡境内主要交通干线路况得到较大改善,改变了全乡雨季泥泞难行,旱季尘土飞扬的历史,给群众出行、运输提供了极大便利。乡道公路:检槽乡乡级公路约为58千米,改革开放后,经多方努力,挖通了检槽乡政府驻地到各行政村的公路,2004年至2010年,通过项目实施,对所有乡道公路进行了弹石路面硬化,2013年开始水泥混疑土路面建设。2013年启动实施总投资414万元长7千米宽4.5米的哨上公路和总投资1001万元长17.5千米的清文公路;2014年实施总投资258万元长4.25千米的文兴公路和总投资1110万元长14.5千米的大工厂公路。村组公路:2003年以来,检槽乡党委政府抓住中央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投入的机遇,在政府扶持基础上,积极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全面开挖村委会到村组的公路。截止2015年,全乡139个村民小组全部通公路,共开挖公路89条,里程达319.2千米。运输:2000年后,农村普及了摩托车和微型车,彻底结束了群众人背马驼的背运年代,群众出行基本不再靠脚走。

3.新农村展现新气象。集镇建设:为把检槽集镇商贸街建设成为“检槽乡经济文化商贸中心,以发展商贸、饮食服务、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体,充分展示山地白族农耕文化特色的生态型小集镇”,2004年12月,检槽乡投资13万元,聘请大理白族自治州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依法编制了《云龙县检槽乡集镇建设总体规划》,完成检槽集镇0.67平方千米的小城镇规划工作,并通过州级评审。2005年投资9.6万元,完成开发区土地平整,开发出长440米、宽22米的检槽集镇商贸街,共征用土地9.24公顷,并依法转让了30宗国有土地。此后,再投资500万元,完成了集镇建设的“三通一平”和一期开发建设,出让的30宗国有土地,当年启动建设23宗,到2013年底全面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2006年为提升集镇整体功能,政府再次征用土地25公顷,完成农贸市场、畜牧市场、环城路、垃圾处理厂等建设。2007年12月,检槽乡政府启动第二期小城镇建设土地征用工作,共征用10.9公顷的土地,将集镇商贸市场宽22米大道延伸到师里河边的环城公路,长为378米。2010年6月,政府投资27.2万元,启动检槽商贸街灯光亮化工程,共安转太阳能路灯34盏;投资40万元,铺建了商贸街主街道的青石板路和商住楼后的水泥路共2100平方米,延长拓宽8米宽的主街道240米。村庄规划:2006年至2011年,先后投资了788万元,完成了哨上村、大工厂村、清朗村、文兴村、三合村、炼登村、文兴村7个行政村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建成了一批安全稳固的安居房,实施了村内道路硬化、院心硬化、节能灶建设、卫生侧、卫生厩、人畜饮水工程、太阳能等项目,极大改善了农村的居住环境。2012年至2015年,总投资1420.6万元,完成了全乡40多个村民小组重点村建设,实施了一批村庄道路、环境整治、美化亮化、人畜饮水等工程,建成了师井大村老年活动室、议事点、党支部活动场所、文化活动广场和村卫生室,全面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满足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2011年至2015年,投资300万元,完成财政“一事一议”奖补、农村环境综合、美丽乡村建设和点亮乡村工程项目建设,在检槽、清朗、清文、三合、大工厂、师井6个行政村26个村民小组安装太阳能路灯180盏,实施了80个村民小组村内道路硬化。易地搬迁:从2003年起,对居住分散、生存条件差的山区农户实施易地扶贫开发搬迁和栋木房改造项目。2004年投资127万元实施了炼登村清明场、大坝场61户193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005年投资50万元启动实施了清朗村园子岭20户100人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2012年投资32.1万元,实施了清文村海孟组17户51人地质灾害点易地搬迁项目;2017年投资1000多万元实施了清朗村路旁组32户97人地质灾害点易地搬迁项目。易地搬迁项目的实施,解决了群众生存困难,阻断了代际贫困。农村安居房建设:从2009年起,检槽乡启动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建设补助,标准为每户1万元,2012年和2013年2次提高补助标准后,补助档次为1.02万元、1.4万元和特殊困难“四属五保”户的2.81万元。2009年至2017年,检槽乡完成新建和危房拆除重建安居房1321间,补助资金达1561万元。

检槽商贸水果蔬菜市场

检槽商贸水果蔬菜市场


(五)个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1992年深化企业改革,推行“四开放”,逐步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1997年至2002年,检槽食品组、供销社、粮管所相继解散,国有企业性质终止,全部转变为个体私营经济。进入21世纪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开发矿产资源和林业资源,检槽乡人流物流不断增加,经济得到快速增长。2000年,全乡经济总收入增至2918.1万元,农民人纯收入达1174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460万元,集市成交量达430万元,农副产品收购值121万元。截止2017年底,全乡完成生产总值3.6亿元、财政总收入1317万元、工业生产总值1.26亿元,农业生产总值1.91亿元,农民人纯收入达8944.58元。改革开放40年来,检槽乡的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六)招商引资稳步推进

检槽乡招商引资工作起始于2004年,首个招商引资项目为检槽银铜矿,首次引入项目投资1500万元,对荒废已久的电积铜生产线进行恢复重建。2006年进行项目技改扩建,2007年恢复生产,建成了年生产6000吨电积铜生产线、日处理原矿1000吨搅拌浸出车间、日处理1800吨矿石浮选车间和蓄积700万立方米的“三防”尾矿库一座,总投资近5亿元,企业职工总数达417人。2010年生产电积铜1436吨,销售收入10500万元,上缴税金1196万元;2012年生产电积铜3397吨,销售收入37190万元,上缴税金3102万元。2017年底,检槽乡招商引资项目州外到位资金3253万元。

银铜矿电解车间

银铜矿电解车间


文化事业发展

1.基础设施不断夯实:1982年3月,成立区文化站,文化活动室为80平方米,藏书1850册;1985年至1992年,全乡8个行政村前后都成立了文化活动室,每村藏书150册以上,全乡共藏书3500册。2009年后,随着村委会办公场所的新建,对文化活动室进行新建,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上,每村藏书1500册以上;目前,9个行政村的文化活动室配备了书架、电脑、书桌、影响等活动设备。2010年投资44万元对乡文化站进行了改建,面积为375平方米,设置了排练室、会议室、办公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储藏室、“耳子歌”文化展室等,先后配备了电视机、DVD、电脑、投影仪、灯光设备、鼓等乐器,满足了全乡文化演出的需求。2016年在清朗村瓦窑村民小组建成了总投资50多万元140多平方米的“耳子歌”传习所,为“耳子歌”的传承提供了活动场所。2017年,在检槽完小建成了乡村少年宫,完成了投资40万元的大工厂村灯光球场项目建设,完成投资70多万元的大工厂村、三合村、哨上村农家书屋和文化活动广场项目建设,建成了投资27万元的检槽村“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到2017年底,累计投入800多万元,建成26个党支部活动场所,实现全乡党员10人以上、群众200人以上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全覆盖,满足了群众议事、文体娱乐活动的需求。

检槽乡非遗文化耳子歌

检槽乡非遗文化耳子歌


2.文化活动丰富多彩:2002年11月,经国家文化部批准应日本文化厅邀请,检槽乡民间传统婚俗“耳子歌”参加了第十四届“国际民俗艺术节”演出;2010年、2011年“耳子歌”参加了大理州“三月街”开幕式的演出活动,同时还参加了云龙县摄影活动颁奖晚会、庆祝建州60周年太极文化旅游活动等许多县级文化演出。同时,各村民小组自发组织文艺队,在春节、中秋节、火把节等重大节庆日来临之际,组织文艺联欢晚会,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3.电视科技革新不断加快。电视卫星接收:1988年,检槽乡首个电视卫星接收站建成,开始转播中央一台、云南台电视节目,覆盖人口约5000人。到1994年全乡各行政村相继建成了地面卫星接收站,各村群众开始收看电视节目。有线电视:1997年检槽乡开通了有线电视,从乡政府所在地向周边的村社覆盖,当年开通用户200多户。至2006年,检槽、哨上、清文、清朗、文兴、师井6个行政村相继开通了有线电视,覆盖4000多人。村村通:2009年,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卫星电视村村通工程,发放接收机1741台,电视机108台。数字电视:2006年云龙县广电网络公司成立检槽运营部,负责管理检槽、长新、白石3个乡镇电视安装、维护、宽带业务,相继在检槽乡范围内开通了数字电视915户,宽带用户588户。随着电视科技的不断革新,检槽乡所有农户基本实现了能看上高清电视,极大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事业发展

1.教育事业稳健发展。教育资助:2006年国家开始免除学杂费和书费,学生可以免费使用教科书,同时不断提高学生寄宿制经费,积极保障学校的运行经费。2012开始实施营养餐计划,每年给予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学生800元/人的营养餐补助。 大力实施寄宿制补助,每年给予小学阶段的农村籍寄宿制学生1000元/人的补助,给予初中阶段的农村籍寄宿制学生1200元/人的补助,2017年全乡发放补助资金120.9万元,实现农村寄宿制学生全覆盖。从2016年开始,给予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读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子女进行助学金补助,学前教育:“直过民族”每年1000元/人,其他民族300元/人;普通高中教育:免除学杂费和住宿费,同时给予每年每人1500或2500元的生活补助;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外给予每年2500元/人的助学金补助;高等教育:就读一本院校、二本院校一本专业及直过民族大专以上院校给予每年5000元/人的助学金补助,就读二本院校及职业院校的给予每年3000元/人的助学金补助。2017年开始助学金补助政策扩大到“四类人员”(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孤儿、二级以上残疾人子女或自身是残疾人的学生)。助学金的实施有效解决了贫困农村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结束了因贫辍学现象。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对教育的不断投入,在检槽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新建了一大批校舍,到2008年,全乡校舍面积达17337平方米,总投入资金1245万元。2013年,国家又出台了西部地区薄弱项目改造工程,加大了校园建设;2017年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项目,规划实施概算投资2030.6万元的10所中小学项目建设40个。截止2017年底,全乡校舍面积达23002平方米,校园占地总面积达84032平方米。

2.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极大改善:1982年2月,改制后检槽地区设立9个卫生室,医务人员21人。基础设施:1997年,在省委工作队的帮助下,新建检槽卫生院左边1幢2层12间钢筋混泥土平顶房,设为住院部;2006年7月启动实施新建正面1幢3层18间办公大楼;2013年新建1200平方米的职工周转房;2014年新建600平方米的业务综合大楼。医疗设备:配备了B超、彩超、微量元素检测仪、心电图、血蛋白检测仪、外科手术器、救护车等现代化的医疗设备,满足了人民群众看病的需求。合作医疗:2006年检槽乡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逐年上升,从2006年的89%提高到2017年的96.73%,参合资金达217.11万元。2017年,全乡共有44247人次得到补偿,补偿资金达158.58万元。新农合的实施,有效解决了群众看不起病的难题。妇幼保健:从2000年开始实施住院分娩,到2006年,纳入医院孕产妇管理209人,到医院住院分娩102人,住院分娩率48.8%; 2017年,纳入医院孕产妇管理144人,到医院住院分娩144人,住院分娩率100 %。开始积极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2017年3岁以下纳入儿童系统管理的有432 人,占全乡3岁以下儿童总数的93.5%;发放营养包94603袋,服用率达99.24%。公共卫生:全面开展公共卫生,完善规范了全乡1人1档的全乡居民健康档案共计14172份;为辖区内居民提供健康生活、疾病预防、生育健康、卫生法律法规等健康教育服务,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知晓率和健康意识;为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定期进行一次健康管理,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管理服务,为0—6岁儿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对全乡的疑似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筛查、诊断、评估,对诊断明确,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随访管理和健康指导,确保儿童预防接种建证率为100%。

3. 拥军优属稳步推进。2008年以前,农村户籍的义务兵家属每年给予200元的优待,城镇户籍的义务兵家属每年给予150元的优待;2008年至2010年,调整为农村户籍的义务兵家属每人每年给予600元,城镇户籍的为每人每年500元;2011年按照新的优待标准执行后,为农村户籍的义务兵家属每年给予1500元,城镇户籍为每人每年500元。

4.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不断规范。城镇低保:2000年4月,检槽乡启动并实施城镇特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因企业改制下岗、失业无职业无稳定收入来源的人员和部分特困居民家庭纳入城镇特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保障范畴,当年纳入的有35户39人。以后纳入人数逐年增加,到2016年底,城镇低保保障人数达127户173人,年度发放保障金为78.49万元。2017年通过大排查后,保障人数减少为37户42人,年度发放保障金减少为51.34万元。农村低保:2006年,检槽乡启动农村特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各村靠自身能力无法解决基本生活保障的特困户纳入农村低保,当年纳入53户110人纳入保障,2007年增加为734户2443人,农村低保基本事实应保尽保。2016年底,农村低保保障人数达1226户3085人,年度发放保障金为659.79万元。2017年通过大排查后,保障人数减少为444户1112人,年度发放保障金减少为507.96万元。农村五保:检槽乡一直积极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目前,全乡五保供养对象为55户55人,保障金额提高为每人每月515人,年发放补助资金33.99万元。老年人保健补助:2008年首次给8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定期发放每人每月10元的保健补助金;2010年1月提高为每人每月30元;2013年又提高为80—89岁的老人每人每月35元,90岁以上的每人每月50元。到2017年底,全乡80—89岁的老人有426人,90岁以上有64人,年度发放保健补贴为33.24万元。残联补助:截止2017年底,检槽乡共办理残疾证370本。从2006年开始给予重度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护理补贴和生活补贴),护理补贴分为一级残疾每人70元/月,二级残疾为 40元/月,生活补贴为每人50元/月。截止2017年底,全乡共发放“两项补贴”44.79万元。养老保险制度:2011年7月起,检槽乡农村普遍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参保缴费档次为100元—500元,城镇居民缴费档次为100元—1000元,参保人员可以自由选择缴费档次,当年参保人员达9857人,参保率达88.2%。截止2017年底,全乡参保率达98.74%,年度发放养老保障金215万元,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群众养老无保障的难题。贷免扶补:近年来,检槽乡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加强和改善对创业者的扶持和服务,鼓励和推动劳动者积极创业,从2009年开始,下岗失业人员可以持下岗证、失业证申报小额担保信用贷款。2009年到2017年,乡劳动保障服务工作站共争取了84个小额信贷指标,扶持资金达595万元。2014年至2017年检槽信用社共为全乡991户发放各类贷免扶补资金4417.34万元,为下岗人员、失业人员创业提供了机会,使广大农户产业发展得到长足发展。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