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来源于: 中国云龙 发布时间:2018-12-11 15:27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交运工作
云龙县地处云贵高原西部横断山脉南端的澜沧江纵谷区,国土面积4400.98平方千米,山区面积占97%以上,海拔高差达2933米,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地势险峻。40年前的云龙交通闭塞,偏远而落后。“经济社会要发展,交通须先行!”改革开放40年来,通过一条条公路、一座座桥梁的不断建成,云龙县道路交通状况实现了彻底改观,全县86个行政村、社区100%通硬化路,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公路,县乡公路不断完善,国省干线公路不断升级改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如今,通畅、枢纽、率先发展等已经成为云龙发展的亮点因素。
“40年前,交通条件很差,我们村,路都没有,人们出行基本靠双脚和坐马车、牛车,有些时候还要翻山。去县城,备好干粮的,要早早的起来去大公路边,碰运气搭大货车、拖拉机,有的村民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进过县城。”检槽乡清文67岁的村民杨大叔回忆起几十年前的交通状况时感慨地说。
澜沧江上最大悬吊桥建成通车
据调查,1978年,改革开放初始,我县逐年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通达能力。至1989年底,全县共有公路632.85公里,随着1989年12月27日石关公路(黄金公路黄石段)和1993年1月10黄金公路(石门-兰坪金顶)相继开工建设,标志着云龙境内公路建设的投资规模、建设规模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93年,县境内拥有公路31条690.7公里。2000年,全县拥有公路70条1050.4公里。2005年底,全县拥有公路114条1322公里。2008年,全县拥有公路560条2616公里。2012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3842公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云龙县稳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全县通车里程5280.32公里,其中国道1条136.9公里,省道3条168.113公里,县道9条207.787公里,乡道94条810.576公里,专用线1条8.193公里,村道1154条3948.751公里,公路桥梁86座3243.77延米。全县农村公路列养239条1537.897公里,全县县乡道管养覆盖率达100%,实现了“有路必养、有路必管”的目标。公路网络规划构建了云龙县安全、便捷、畅通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境内逐步形成以“三网一骨架、四大通道”公路交通网络。
公路大桥
改革开放初期,道路交通恶劣的条件限制了群众出行的脚步,也限制了经济社会发展。为改变这一现状,1978年云龙县制定了“地县自筹,省给补助,各方集资,群众投劳,以工代赈”的修路办法及“全面养护,积极改善,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科学管理,保证畅通”的方针,积极推进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1989年12月,我县积极参与了黄金公路的建设,黄金公路全长172.91公里,云龙县境内长125公里,由于资金的限制,工程分期施工,自1989年12月的路基工程开始至2005年的油路面完工,历时16年,投资2.9亿元。成为云龙县公路的第一条柏油路。2012年12月,全长117公里的跃龙二级公路建成通车。该公路的建成,填补了云龙县筑路史上高等级公路的空白。2017年开工建设的大漾云兰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逐步实现了全县人民梦寐以求的高速梦。通过几条高质量、高档次、高等级公路相继落成并通车,我县公路建设改造工程逐年强势推进,公路建设等级化、质量化进一步提升。
天池公路
1995年开始,云龙县通乡油路工程拉开序幕,先后完成了十一个乡镇的硬化路铺装工程,我县抢抓1995年的交通大会战机遇,连接起了县城与11个乡镇的生命线,正所谓‘公路通,百业兴’,不管是客运还是货运,便捷通畅的交通对每个乡镇的发展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乡镇发展因此走上了康庄大道;在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过程中,云龙实现了11个乡镇全覆盖并带动沿线发展,真正做到了“道路延伸到哪里,群众增收致富就到哪里”。在省州相继出台了对修建农村公路的扶助政策后,云龙县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把通村硬化路作为促进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全县人民关注修路,各行各业支持修路成了当时的新潮流。
诺苗公路
“多年前,每逢雨季,我们跑的路都是泥巴路,拉着东西一不小心,道路交通事故经常发生,而且多数路段都在悬崖和江边,空空的,外地来的驾驶员不敢开,都请我们本地人帮忙开过去。”功果桥镇汤涧村65岁的李师傅这样回忆到。
因云龙的地理条件限制和当时公路安保设施严重设置不足等原因很多道路临水、临崖,多数道路两旁既没有安全防护设施也没有安全警示标志,人们的出行安全不能得到保障。为全面提升公路安全水平,云龙县于2015年开始实施县乡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主要对临水临崖、急弯陡坡路段安装波形护栏及标志标牌。实施了“交通文化示范路”工程,先后在金六二级公路、石大线县城至宝丰段等公路因地制宜实施墙体喷绘,绿化工程、亮化工程,让文化元素融入公路建设,与公路沿线自然地势结合,使公路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功表库区公路、金六二级公路连接线、石大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天池公路、诺邓公路、诺苗公路、S232云永线灾毁恢复工程县城至大栗树段等项目相继的建成,截至目前,全县公路通等级公路里程达520.993公里,其中养管率达100%。一条条连接云龙与外界大路的贯通,使云龙人的出行越来越便捷,极大地满足了老百姓的出行需求。
旧表公路高架桥
四十年前,还是马车牛车的年代,马帮、步行和拖拉机是最常见的,若说方便快捷,还属于那并不是每户家庭都有的自行车;四十年后,无论是家用小轿车、公交车和各种货运车辆等交通运输工具,还是渡口、码头、航运、跨江大桥、应急停机坪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跃然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交通出行方式呈现一体化、多样化综合多方面发展。
四十年前,农村遍地都是泥巴路、砂石路和土路,甚至没有公路;四十年后,处处可见水泥路、柏油路,交通十分便利。
四十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但四十年的巨变却历历在目,从没有路到现在的村村通、户户通,从村组公路到等级公路,从人背马驮到综合物流,从自行车到高铁,每一个交通网络的背后,都汇聚了交通人的默默奉献和记录了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坚信,云龙交通事业发展的前景将更加美好。
(县交运局)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