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来源于: 中国云龙 发布时间:2018-12-11 15:27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中共云龙县委政法委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共云龙县委政法委在上级党委政法委的指导,在县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一如既往、砥砺前行,一以贯之地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而不懈努力,为我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概述
中共云龙县委政法委员会,于1981年12月成立。几经变更,自1998年6月恢复重建至今。多年来,在打击犯罪、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谱写了新的篇章,为我县社会稳定作出不朽贡献。
1986年9月至1987年1月,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坚决打击刑事犯罪的决定,公、检、法密切配合,开展了第一次空前的“严打”整治斗争,这次严打共分为三次战役十二仗,在全县范围内依法从重从快开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共收捕刑事犯罪分子402名,摧毁犯罪团伙78个,缴获赃款赃物折合人民币5.36万元,大烟12.3两,赌具一批。1989年11月至1990年3月,全县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严打”和扫“六害”的专项斗争。抓获“六害”违法犯罪人员533名,“严打”和扫除“六害”等专项斗争持续到了1993年12月。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给我县社会稳定和综治工作带来新持挑战,仅仅依靠打击不足以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只有举全社会之力,坚持“维护社会稳定人人有责,社会稳定成果人人共享”理念。1993年7月,成立了云龙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2000年6月,增设了云龙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正科级);2008年,根据省州县的安排部署,成立了云龙县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高配副科级)。2012年,云龙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更名为“云龙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2015年,根据工作需要,更名为“云龙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云龙县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升级为正科级单位。
改革开放40年来,全县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中央、省、州、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推行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为主要措施,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严打”整治,健全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全面开展,逐步形成了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局面,保证全县社会治安稳定,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列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以社会治安平安建设为载体,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40年来,全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治安环境不断好转,平安建设稳步推进,基层基础逐步加强,政法综治队伍全面加强。2007年被评为“云南省平安县”,2014年被授予“云南省先进平安县”。
以严打各类刑事犯罪为重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打击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维稳。习总书记指出“要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政法机关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法、检、公、司各自的职能作。加强反渗透、反分裂、反颠覆斗争,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各类刑事犯罪案件。以人民群众的平安需求为已任,积极组织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反邪防邪、缉枪制爆、扫黑除恶、盗抢骗、黄赌毒等专项整治斗争。打击刑事犯罪中,认真贯彻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抗,调和社会关系,充分发挥法治保障作用,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以平安创建为抓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十八大以来,县社管综治委结合我县实际,提出我县《关于深化平安云龙建设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争创“省级先进平安县”为目标,狠抓关键,全力推进全县平安建设。一是围绕“十进、十创”,全面抓实平安创建活动。着力开展平安进家庭、进村庄、进社区、进校园、进医院、进库区、进单位、进企业、进市场、进景区等平安创建活动。巩固平安乡(镇)、平安单位、平安社区(村委会)等创建成果,在全县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平安创建工作格局。二是平安创建有亮点。不断细化 “平安出行”活动。县综治委对深入推进“平安出行”工作多次研究,不断完善充实领导组成员单位,不断细化“平安出行”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并加强对各乡镇“平安出行”活动的指导,“平安出行”活动成效明显,交通违法行为逐年下降;“平安库区”创建扎实开展。结合我县苗尾、功果桥电站建成后形成的库区实际,创新开展“平安库区”创建工作,制定出台了《云龙县“平安库区”创建实施意见》,以功果桥镇为重点,涉及的苗尾、长新、宝丰、诺邓、关坪五个乡镇全面推开,使平安创建活动实现多层次、全覆盖。2007年被评为“省级平安县”,2014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先进平安县”殊荣。
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网格化管理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新举措,是政法工作重要的基石,是构建政法、综治、维稳、反邪教、信访、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常态化平台的工作机制、体制,从而达到以村(社区)小网格促进社会大稳定的目的。我县社管综治办结合实际,认真研究,积极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2014年月11日制定出台《云龙县全面实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实施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和目标任务、工作内容、经费保障、工作要求等操作性强的专项工作实施意见。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拟报了关于审定《云龙县全面实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实施意见》的请示,经十一届县委第四十一次常委会议通过。两办印发了中共云龙县委、云龙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龙县全面实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从5月份起,我县全面推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每个乡镇招聘了2名网格巡查员,十一个乡镇共招聘22名(其中:男性12名,女性10名),划定一级网格86个,二级网格1484个,建立相关档案资料,完成我县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全县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正在按步骤要求有序进行。
以维稳工作责任制落实为抓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综治维稳85个成员单位及11个乡镇,将矛盾纷纷排查化解放在工作首位来抓,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逐一落实属地、分级责任,按照“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的要求,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做到矛盾纠纷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制定了《云龙县关于维护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的规定》,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和“主管责任”,紧盯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群体以及各个重点环节。把矛盾纠纷有效化解作为防范民转刑案件和遏制命案的治本之策来抓。突出对命案高发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重点问题及时排查,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初始状态,严防小问题酿成大事端,防止命案高发的态势。
制定《云龙县关于建立影响社会稳定矛盾问题排查化解工作制度的意见》和《云龙县关于开展重点行业领域涉稳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影响社会稳定矛盾问题摸排工作,对可能演化成群体性事件的重大矛盾、可能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突出隐患,实行领导包案、限期化解、动态管理、消案制度。创新实施了“三官一律”法律服务、法治宣传、纠纷调解进村制度,县86个村(居)民委员会都有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包保负责辖区内法律宣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法律服务基层治理等基础工作。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形成纠纷化解的合力。为保证全县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保障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及时得到解决,全县还成立了重点项目信访维稳组,抽调政法委、法、检、公、司、信访领导组成工作组,现场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现场解决矛盾纠纷,为我县大中型水电站建设、为全县社会大局稳定做出了贡献,也成为了全省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工作先进典范。为确保全县重大决策、重要项目、重大活动能顺利实施,推进,确保社会面大局稳定,平稳可控,我们还制定了《云龙县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把决策过程变成尊重民意、化解民忧、维护民利的过程,切实从源头上防止矛盾纠纷的产生。同时,还制定了《云龙县维护社会稳定预警实施办法》,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加强重点时段、敏感时期和突出问题的专项分析研判,动态分析掌握社会稳定形势,做到预知预防预警。近年来,我县没有出现大的群体性事件和赴省进京信访案件,社会和谐稳定,重大项目、重要工程稳步推进。
以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抓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十八大以来,全县已建成政法公安队伍为主导、综治维稳委成员为骨干、群防群治力量为补充的大综治工作格局。以织密街面防控、社区防控、单位内部防控、视频监控、虚拟社会管控、区域协作联防6张治安防控网为重点,建立了以巡警、派出所、交警为主,社会治安辅助力量为补充的巡逻机制,构建了交警管线、巡警管面、派出所民警管片、保安队伍管点、群防群治队伍护院的大防控网格。破解居民小区“治安防控漏洞多,人口管理成盲区”难题,着眼“人口自我管理,治安自我防范”,积极探索居民小区村组化管理模式。大力实施技防进乡村工程,推进加油站智能抓拍卡口建设,探索虚拟社会现实化管理手段,推行网吧上网实名制,严厉打击涉网违法犯罪,健全了网络舆情监测、研判、引导及应对处置等制度,组建了网络舆情监督员和引导员两支队伍。与周边县市建立县际间的警务协作机制,构建了区域协作治安防控网。多年来,云龙县公安局紧紧围绕“一圈”、“六网”目标,着力破解合力不足,保障不力、基础不牢、应用不深等突出问题,稳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一是紧紧围绕警务实战化建设要求,推动“单位行业场所、区域警务协作”两张防控网建设,深化警务资源整合,先后调整了11名优秀干警充实到基层。二是聘请楚雄警校警务实战教官指导强化一线民警技能,完善巡逻机制5个,健全源头防控机制7个。三是逐步建立与怒江、保山及友邻县区域的警务合作机制。四是不断完善视频监控网建设,投资1400万元资金,用于平安城市360路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县城及各乡镇均已投入使用。视频监控系统建成后,为侦破案件提供了第一手证据,该系统的使用,大大减少了违法犯罪率,也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准确维稳情报。2018年开始,全县深入推广实施“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建设计划,在相关景区出入口、停车场、重点文物保护景点、人员密集场所等区域新增视频监控摄像机。目前已完成诺邓古村35个、宝丰古镇28个、虎头山景区32个、苗尾澜沧江电站景观52个、果朗行政办公区增设25个。视频监控系统项目的实施和加大,加强了现场监督和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使工作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准确化、智能化、信息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扎实有效。
以建立应急处置机制为根本,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011年,县委、政府下发了《云龙县关于进一步健全重大社会安全应急处置机制的实施意见》、《中共云龙县委办公室、云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和《中共云龙县委办公室、云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龙县维护稳定预警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针对突发社会安全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健全了应急处置指挥组织、责任制度、预案、监测预警、保障5大体系,完善了应急处置决策指挥、协调联动、培训演练、信息公开、舆情应对、风险评估6大机制。各重点行业、重要部门针对各自的工作,制定完善了相关应急预案,健全了统一领导、分级响应、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了指挥统一、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工作格局。当年,县维稳办对硫酸厂水污染、重点人员管控、林权纠纷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等突出问题发出了6份3级预警通知书,有效地防止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重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执政基础。按照“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的要求,全县及时成立了扫黑除恶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法、检、公、司、纪委、监察委、组织部、人大等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办公室主任。政法各部门根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总体部署,制定了部门方案,确定了工作抓手,细化了工作目标,排出了工作时间表,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部门工作有机衔接、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一是积极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二是坚决把扫黑除恶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中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村霸”和慵懒滑贪“四类村官”整治。三是扎实开展对聚赌活动、药品卫生、违章占道、非法融资、非法传教、交通安全、农村邪教等专项整治,深化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综合治理,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四是努力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把法治扶贫与扫黑除恶相结合,把政策宣传与发动群众检举揭发相结合,把扫黑除黑宣传到一线,大大提升了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多措并举,不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以脱邪助推脱贫,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作为云龙是大理州典型的贫困县之一,也是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的重点县。对此,县委常委会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多次听取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汇报。610办根据县委书记段冬梅“对邪教渗透的情况,必须突出综合治理,坚决铲除,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要建立‘脱贫与脱邪’同步用力”、县长李郁华“必须治贫、治愚、治邪共同用力,强化宣传教育,综合施策”的指示精神,深入实施“精准脱贫与精准脱邪相结合,助推贫困群众实现小康梦”的战略,坚持用治贫带动治邪,以脱邪助推脱贫,实现了“脱贫”与“脱邪”共赢的良好局面。一是统筹安排部署。县委、县政府及时制定下发《云龙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反邪教基层基础工作意见》,进一步将反邪教工作纳入精准扶贫工作中。要求“三个同步”工作任务,即:调查掌握挂钩村贫困户情况和邪教活动排查研判同步;脱贫攻坚的政策法律宣传和反邪教宣传教育同步;研究落实挂钩村发展措施与治理邪教渗透、帮助涉邪教人员回归社会同步。二是强化督促指导。责成县防范办与县扶贫办建立直接沟通对接机制,制定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明确了县乡(镇)各级在“挂包帮转走访”中做好反邪教宣传教育的职责任务,实行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同考核。三是落实“三大措施”。加强舆论宣传,不断增强涉邪地区群众的法治观念;落实扶贫政策,努力改善涉邪教地区的物质条件,如涉邪教突出的关坪乡和团结乡,投入150万元资金,紧紧围绕“畜牧富民,林果强村”的发展思路,稳粮食、提畜牧、扩林果,还解决了村组公路、通电工程、人畜饮水等;实施综合治理,积极营造涉邪教地区稳定的社会环境,针对少数乡、村存在的私藏枪支、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县综治办、县公安局、县森林公安局在对涉枪涉爆乱砍滥伐等问题进行联合整治中,把反邪工作融入其中,千方百计,多管齐下,取得了脱邪、脱贫、稳定三丰收。此举,引起了全国、全省、全州的关注。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共云龙县委政法委将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在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三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三个一以贯之”,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的的发展基调,以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产权司法保护为切入点,深入推进平安云龙、法治云龙和过硬队伍建设、智能化建设,紧扣新时代新使命,适应新矛盾新要求,推动新时代综治维稳工作有新气象新作为,确保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建设平安云龙,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而继续努力。
(县委政法委)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