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来源于: 中国云龙 发布时间:2018-12-11 15:27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工信工作
1978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云龙县的工业经济发展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全县立足资源优势,按照“电矿结合,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积极实施工业“倍增计划”,着力抓好矿冶、能源、建材、生物产业四个重点工业产业,同时大力推进非公经济和商贸服务业发展,全县的工业商贸经济发展健康稳步前进。
机构沿革
1982年成立经济委员会,主管全县的工业生产;1996年经委、财办、商业局、矿管会、经协办合并成立云龙县经济贸易委员会;2002年更名为云龙县经济贸易局,加挂云龙县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牌子。2005年将云龙县经济贸易局和云龙县乡镇企业局合并,成立云龙县经济局,加挂云龙县乡镇企业局的牌子。2010年12月将县经济局和县信息产业办合并,成立云龙县工业和信息化局;2015年将县商务局并入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下设办公室、经济运行股、工业股、能源股、信息产业股、墙材股、市场流通股、经济秩序股、药品流通股、政策法规股11个职能股室,核定编制22名(其中行政编制15名),部门领导职数5名。2017年12月,根据龙编发〔2017〕39号文通知,成立云龙县人民政府服务企业办公室,设在云龙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下设云龙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3名;2018年1月,县委政府统一安排调整,连人带编划转县纪委1个编制1人。
国有企业改制
1978年以后云龙县国有企业发展迅速,拥有国有商业、工业、金融、交通、森工、外贸、医疗、电力、粮食供应、排水等门类齐全的国有企业结构。承担着全县人民生产、生活的物资供应和保障,是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不适应社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大部分改组转型。1996年,云龙县开始了全面的国企改革,百货公司、石油公司、医药公司、五交化公司、贸易公司、饮食服务公司 、大井坪食品厂、云龙锡矿、云龙造纸厂、县农机厂、县印刷厂、县银铜矿、外贸公司、粮食(粮油加工厂和10个粮管所)、金融(农行、工行、建行)、交通(云龙汽车队、下关总站云龙客运站)涉及改革的单位职工终止国有身份,企业主体改变为股份公司和私营企业。经过改革,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保留和新增国有企业有:金融(农行、邮政储蓄银行)、通讯(移动公司、电信公司),县电力公司上划南方电网公司,石油公司上划中石化公司。成立云龙县烟草公司,恢复供排水公司。
80年代云龙县锡矿
工业发展
历届县委政府立足矿冶、能源、建材、生物资源四大产业,认真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围绕工业及民营经济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抓项目协调、招商引资、贸易发展、规范市场流通秩序,强化“众筹、众包、众创、众扶”,相继采取了骨干企业“一企一策”帮扶、大力推动了微型企业创业带动劳动就业等事关工业及民营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举措,加速推进工业经济发展进程,努力克服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制约因素突出、市场持续疲软等困难,贯彻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促转型”系列政策措施,奋力推进我县工业商贸经济稳健发展。
产业布局规划图
工业经济指标
十一五末,全县工业总产值为12.6亿元,工业增加值为3.1亿元,对GDP的贡献率为15.7%,工业税收5096万元,财税贡献29.6%;十二五末,全县工业总产值为28.8亿元,工业增加值为28.8亿元,对GDP的贡献率为29%,工业税收1.1亿元,财税贡献34.6%;十三五中期2017年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32.9亿元,同比增长21.53%;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4.6亿元,可比增长18.9%,超出州下达目标8%的10.9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7亿元,可比增长30.5%,增速居全州第一,工业占GDP比重达27.7%。非电力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699万元,同比增长67.99%。
(一)产业结构调整:云龙县不断加快经济总量扩充,注重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突出重点产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产业发展“农工一体化”的融合发展特点更加突出。多元化发展的民营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我县民营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经营领域不断拓宽,围绕林果、畜牧、烟草、能源、矿冶、建材、旅游、生物资源开发八大支柱产业不断拓展延伸。其中,第一产业有大栗树茶厂、大栗树大山头茶厂、团结乡河南茶厂、云极茶厂、诺邓火腿厂、瑞通牧业公司、丰农公司、北花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公司+农户+基地”的和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不断拓展壮大,现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81个。第二产业形成了以华新水泥公司(原三江水泥厂)、铂翠公司、亿金公司、云龙县银铜矿、云龙县锡电有限责任公司、云兴石材、云之岩石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的工业骨干企业,金银花饮料加工厂、纹党参加工厂和诺邓黑猪全产业链开发项目开工建设。功果桥电站、苗尾电站、漕涧关坪风电的建成和27座小水电站已形成能源产业集群工业体系。第三产业从以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行业向民办教育、民办医疗、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延伸,全县现有正式挂牌的三星级酒店1家,二星级酒店1家,待评四星级酒店1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172个。全县现有民办教育机构11个,民办医疗机构5个。三次产业结构占GDP的比重不断优化:十一五末为33.4:36.4:30.2;十二五末为16.5:47.5:36;十三五中期2017年为15.8:48.5 :35.7。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虞泓教授走访茶厂、火腿厂
诺邓景区服务中心揭牌
(二)技术改造和质量品牌:积极引导支持企业技术进步创新和质量品牌创建,帮助企业通过项目整合科技资源、实行企校合作、争取各级资金支持等方式加大技术攻关或技术成果转化的力度,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着力推进矿冶、建材、生物资源加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引导和鼓励工业和非公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实施名牌战略,打造知名品牌。近年来,深入实施质量兴县战略,2012年对云南三江水泥厂和云龙县宝丰乡大栗树茶厂授予了“云龙县首届县长质量奖”。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大栗树茶厂大栗树、大山头茶厂大山头、云龙县团结鹿龙塘茶厂、云极茶厂、诺邓火腿厂三江水泥厂石林牌水泥获得了云南省著名商标。大栗树茶厂、云龙县团结鹿龙塘茶厂、云龙县宝丰黑羊箐茶厂、诺邓火腿食品厂先后获得云南名牌农产品认定。实施企业升级战略,截止目前大栗树茶厂、大山头茶厂、云龙县宝丰黑羊箐茶厂、云龙县腾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云龙县团结鹿龙塘茶厂、云阳石材厂、云兴石材有限公司、诺邓火腿厂、云龙县铂翠贵金属有限责任公司9 家企业已被省工信委认定为成长型中小企业。2017年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为云龙县诺邓火腿食品策划制作的专题片《千年火腿梦一生诺邓情》在品质栏目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本土企业与云南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云南大学中草药生物资源研究所合作,进行诺邓火腿、云龙高山茶叶宏基因组测试科学分析。云龙县铂翠贵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与江苏理工大学、北京矿业研究院等开展科技合作。
诺邓火腿产品
佬武茶
(三)重点行业发展:2017年,能源行业:完成发电量368054万千瓦小时,同比增加4095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2.52%,其中功果桥电站发电280636万千瓦时,同比增加2857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1.33%;风力发电42895万千瓦时,同比增加728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0.45%。矿冶行业:电积铜742吨,同比增加202吨,同比增长37.41%;建材行业:大理石等天然石板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生产水泥94.4万吨,同比增加54799吨,同比增长6.16%。
功果桥电站全景图-钟立义摄
(四)重点项目建设: 功果桥水电站枢纽工程为大(2)型工程,主要建筑物按2级建筑物设计。拦河坝坝顶高程1310.0m,最大坝高105.0m,坝顶长度356.0m,地下厂房内安装4台225MW机组,多年平均发电量40.41亿kW·h。功果桥水电站于2009年大江截流,2011年9月30日大坝具备下闸蓄水条件,2011年10月31日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12年3月31日工程完工。苗尾水电站于2013年5月由国家发改委核准建设,2009年4月开始筹建,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40万千瓦,共安装4台3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年均发电量59.99亿千瓦时,枢纽工程主要由砾质土心墙堆石坝、溢洪道、冲沙兼放空洞、引水发电系统和灌溉取水口等建筑物组成,最大坝高131.3米,坝顶长576.7米,坝顶宽12米,正常蓄水位1408米,相应库容6.6亿立方米。2017年10月首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2018年6月全部建成投产。云龙县银铜矿6000千吨电积铜技改扩建项目年产10000吨电积铜生产项目已完成电积车间、萃取车间的扩建工程,完成了对原有 1000吨原矿浮选车间的改造工程,扩建5000吨/年渣浮选系统设备安装结束,尾矿库通过安全验收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电力增容项目完成线路架设,变电站正在建设。云龙县锡电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恢复生产项目完成设备安装,形成日处理5000吨的选矿生产线,矿山开拓前期手续办理有序推进。云龙县俊王矿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重晶石微粉项目完成主体厂房建设。金银花饮料加工厂、纹党参加工厂和诺邓黑猪全产业链开发项目开工建设。
苗尾水电站坝头
(五)节能降耗: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多管齐下扎实开展好节能降耗工作,2017年我县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11.84%,超额完成了州下达单位GDP能耗下降2.5%的目标任务。倡导节水节电,推广高效节能照明产品,扎实推进公共机构节能降耗,推进全社会节能降耗。推进重点企业技术改造节能降耗,三江水泥厂对风机变频、窑尾预热器等行技术改造,余热发电项目等节能设施运行良好,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制度;云龙县银铜矿通过工艺改良,采用现代湿法冶炼,完善循环生产来降低能耗。
银铜矿
(六)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云龙县以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的非公经济稳步增长,非公经济总量和非公经济发展实体进一步壮大。全县共有非公经济组织 11720 户,同比增长10%,从业人员达到32413人以上,注册资金453954.83万元。其中:个体工商户9442户;私营企业2278户,注册资金 361827.19万元。非公经济增加值7.91亿元,占GDP的46.8%。2014年至2017底,完成微型企业培育1055户,兑付扶持资金3165万元,落实微型企业金融信贷1200万元。
(七)信息化建设:2017年末,共建设FTTH光端口49442个,云龙县基本形成了光纤与无线相结合、覆盖全县的宽带通信网络和数字广播电视网络,全社会互联网应用得到长足发展。实现5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和宽带网络全覆盖。建设完成541个通讯基站。在全州率先实现行政村中国移动4G网络全覆盖,全县17个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移动4G基站同步建设完成并开通使用。全县通讯网络用户迅速增长,手机用户达161075户、宽带用户22759户、有线电视用户22580户。同时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应用,建成党政电子政务办公系统、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县乡视频会议系统、部门专线建设、部门办公软件建设。严格贯彻落实《云南省无线电管理条例》,严格执行网络信息发布审查制度,按照“谁主管、谁审查、谁发布、谁负责”对网络上发布的信息进行严格审查,不断完善和规范无线电管理,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4G塔
商贸流通
(一)市场建设及社会消费:全县40年来在自然集市贸易的基础上,形成和建成正常运行的农贸集镇市场共35个,其中扶持建设了17个集贸、畜牧市场,覆盖了全县11个乡镇。扶持的17个项目分别是:民建乡大坪子农贸市场、漕涧镇仁德集贸市场、宝丰乡畜牧市场、关坪畜牧市场、长新畜牧市场、团结农贸市场、白石农贸市场、师井农贸市场、水井农贸市场、长新乡农副产品综合交易市场、民主农贸市场、功果桥镇农贸市场、检槽集镇农贸市场、南新农贸市场、青松村下官庄甸综合农贸市场、宝丰农贸市场、功果桥镇综合交易市场。17个市场建设项目总投资1600多万元,其中州级以上财政扶持400多万元。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以来,全县共建172个农家店,其中:2007年建设农家店40个、2008年建设农家店40个、2009年建设农家店32个、2010年建设农家店30个、2011年建设农家店20个、2012年建设农家店10个。发展和培育限额以上企业5家:恒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云龙天添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鸿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云龙县百大商贸有限公司、胜德种植专业合作社。201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06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餐饮业收入11.54亿元,同比增长12.01%;商品零售完成1.52亿元,同比增长11.94%。建成稳定运营加油站15座。
投入使用运行的农贸市场
(二)贸易发展和经济交流合作工作:积极推进贸易发展和经济交流合作工作,带领县内企业打造、利用经济合作交流平台。积极组织带领具有特色和潜力的县内火腿、茶叶等企业参加上海国际食品博览会、各届昆明“南博会”、“农博会”、大理“三月街”参展。围绕“宣传打造云龙绿茶、诺邓火腿为主的地方特色品牌”这一主题,充分宣传展示云龙,促地方经济稳步健康发展。几年来各场展会,现场销售金额达5000多万元,订单9800多万元。多年来安全成功组织“八三街”物资交易会,在2014年首次成立地方特色展区,组织地方特色产品参展,促进地方特色产品交流,对外推介地方产品地方文化。2017年实现外贸出口0的突破,亿金公司实现了188万美元的外贸出口。
云龙县带企业参加2015年上海国际食品博览会并对接云品入沪工作
2015年南博会上州领导到云龙展厅对组织工作作出充分肯定
大理州企业家协会到云龙县企业家协会参观
南博会上州领导对我县参展企业进行指导
上海云品中心参展产品
云龙县服务中心带企业参加阿里巴巴首届乡村文化节
中心带央视发现之旅栏目组及全国采编中心到茶厂实地查看
(县工信局)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