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章

“六五”至“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重大项目成效显著——县发改局

来源于: 中国云龙 发布时间:2018-12-11 15:27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六五”至“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重大项目成效显著

——县发改局


7个5年计划(规划)完成情况及成效

六五”计划。到1985年,完成社会总产值7738万元。工农业总产值(80年不变价)达4729万元,年均增长8.4%;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5.6%,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6.0%;实现国民收入4154万元,人均国民收入238.8元;财政收入492.16万元,年均递增21.1%。社会商品零售额3061万元,年均递增17.2%;五年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406万元。金融机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为4273万元和5249万元,年均递增27.5%和30.3%。主要成效:“六五”计划是我县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编制的一个五年计划,由于改革开放的推动,“六五”期间云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较大进步,粮食产量、畜牧业都超过历史水平。

“七五”计划。到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当年价)11788万元,年均递增16.71%;工农业总产值6139万元(不变价),年均递增16.7%;其中工业总产值1815万元,年均递增7.2%,农业总产值4324万元,年均递增5.6%;实现财政收入1260万元,年均递增20.7%。社会商品零售额4110万元,年均递增5.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投资6563万元,年均递增14.3%,比“六五”期间增长172.8%。主要成效:“七五”计划突出能源、交通、粮食生产、矿业等基础设施建设,把农业摆重要战略地位。年度计划编制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积极可靠、留有余地为指导思想,“七五”计划执行情况良好。

“八五”计划。到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21321万元(当年价),年均递增12.6%;工农业总产值20284万元(90年不变价),其中工业总产值6717万元,年均递增7.98%,农业总产值13567万元,年均递增5.06%;财政收入1649万元,年均递增5.53%。社会商品零售额7258万元,年均递增12.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38.6%。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为11420万元和9063万元,年均递增19.9%和18.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0.24%。主要成效:“八五”期间,尽管我县遭受了百年不遇的1993年“8.29”特大洪灾,农田、水利、交通、通讯、房屋等基础设施水毁极为严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受到了挫折,但在省州的帮助支持下,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抗灾抢险,生产自救,重建家园,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恢复和协调发展,各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完成或超额完成。

“九五”计划。根据《中共云龙县委关于制定“九五”计划建议》,县计委组织编制了《云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1996年1月16日县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九五”期间,全县按照“云龙奔小康,大农业上作文章”的发展思路,抓住机遇、深化改革,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调整产业结构,培植支柱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46434万元,年均递增11.3%,提前实现翻两番的目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354元,年均递增13.2%;财政总收入达3060万元,年均递增13.2%。社会商品零售额11273万元,年均递增9.2%;五年基本建设累计投资3.73亿元,年均递增14.2%。粮食总产量达9346公斤,年均递增11.0%。主要成效:“九五”期间,全县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调整迈出了新步伐,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粮食持续增产,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扶贫攻坚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对外开放格局已经逐渐形成。全县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是云龙历史上发展较快的时期,为实施“十五”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五”计划。“十五”计划是云龙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纲要》以发展作为主题,围绕巩固温饱、实现脱贫、向小康迈进的战略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实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走科技兴县、农业稳县、矿电强县、开放活县、依法治县的发展路子,着力培植林果业、矿电业、畜牧业三大支柱产业。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8%的发展目标,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5%左右等计划目标。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7.99亿元,年均递增11.5%,超计划目标3.2个百分点,提前实现翻两番的目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966元,年均递增10.9%;财政总收入达5356万元,年均递增1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121万元,年均递增3.9%。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9亿元,年均递增20.6%。主要成效:“十五”时期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全县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取得成效;工业经济高速增长,支柱产业初步形成;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教育、文化、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在指导思想上坚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优化经济布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着力培植林果、畜牧、烟草、矿冶、水电、建材六大产业,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提出到2010年,全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支柱产业群体基本形成。主要经济发展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3.4%,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30:40:30;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5.0%左右;社会商品零售额年均递增1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30.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4.7%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收入年均4.2%以上。

到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19.54亿元,年均递增14.6%,是“十五”末的2.5倍;财政总收入由5356万元增长到1.72亿元,年均递增26.3%,是“十五”末的3.2倍;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由2.03亿元增长到7.97亿元,年均递增31.5 %,是“十五”末的3.9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83亿元增长到28亿元,年均递增58.2%,是“十五”末的9.9倍;工业总产值由4.75亿元增长到12.57亿元,年均递增21.5%,是“十五”末的2.6倍;农业总产值由5.8亿元增长到12.2亿元,年均递增16.1%,是“十五”末的2.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2亿元增长到5.2亿元,年均递增18.1%,是“十五”末的2.3倍。主要成效: “十一五”规划目标超额完成,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幅度均超过全州平均水平。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县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和跨越,全县经济社会步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十二五”计划。“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要求,坚持“改善生态、夯实基础、强工兴农、经营城镇、构建和谐”的发展思路和县域经济发展“12345”的工作重点,紧紧围绕一产做精、二产做强、三产做大、城镇做美、民生做实五大任务,以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着力推进经济跨越式发展”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着力点,以保障民生为根本出发点,落实“五个统筹”,着力培植林果、畜牧、烟草、能源、矿冶、建材、旅游、生物资源开发八大支柱产业,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3.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递增5%左右等规划目标。

全县完成生产总值44.77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3倍,年均递增15.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2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9倍,年均递增23.3%。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35.8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累计投资的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6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倍,年均递增1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万元,年均增长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45元,年均增长%。

主要成效:“十二五”规划目标圆满完成。十二五”期间,全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础产业不断提升,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经济社会实现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和谐稳定,为“十三五”时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重大项目实施

“十五”以来,特别是“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增加投资的重大机遇,全县加强项目规划论证,抓实项目争取落实,积极实施项目发展战略。以跃龙二级公路、功果桥水电站、苗尾水电站等重大项目实施为龙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实现成倍增长、创造历史新高,“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分别为8.9亿元、77.3亿元、235.8亿元,项目投资对我县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1.能源项目建设

1、小水电开发。“十五”发展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及“十二五”时期,我县加快小水电开发进程,提出五年新增小水电装机15万千瓦的发展目标。先后建成县城、红土田、漕涧河、龙子塘、永安、石房等一批水电站,小水电装机由“十五”末的31785千瓦增加到12.13万千瓦,产值由3380万元增加到1.1亿元。小水电发展实现重大突破。

2、大电建设

——功果桥水电站。“十一五”期间,总装机90万千瓦、静态投资70亿元的功果桥水电站建设全面开工建设。2012年,功果桥水电站投产发电,实现产值达10亿元,大电建设成效明显。

功果桥千秋-功果桥电站全景图-钟立义摄1

功果桥千秋-功果桥电站全景图-钟立义摄


——苗尾水电站。总装机140万千瓦、静态投资140亿元的苗尾水电站筹建工作稳步推进。2012年,苗尾水电站项目已获国家核准,项目全面开工建设。目前4组机组已全面发电。

苗尾电站

苗尾电站


3、风电项目建设

“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我县分别与华能、国电、大唐、北京宏大和锋电五家公司签订了云龙县风电开发协议,项目共涉及10个风电场。其中,列入《大理州风电场规划报告(2010)》的风电场有:华能新能源云南分公司开发的漕涧梁子风电场、大阱山风电场、宝鼎山风电场、三锅枪风电场、光头山风电场和国电电力云南新能源公司开发的清水朗山风电场等六个风电场,规划总装机1053MW(含上述风电场在我县周边县份的装机部分),概算投资100亿元。2011年,完成全县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2012年总投资10亿元的漕涧梁子风电场一、二期工程和总投资8亿元的关坪清水朗山风电场一、二期工程开工建设。至2014年6月,漕涧梁子、关坪清水朗山风电一期、二期(四个风电场)126台机组全面并网发电,完成总装机198MW。

漕涧梁子风电机群

漕涧梁子风电机群


(县发改局)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