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章

机构编制工作

来源于: 中国云龙 发布时间:2018-12-11 15:27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改革开放40年机构编制新发展


概述

云龙县机构编制委员会为主管全县机构编制的议事协调机构,县编办为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1988年至2000年,县编办为股所级办事机构,是人事局的内设机构,1998年编办主任享受副科待遇,至2001年升格为正科级常设办事机构,与县人事局合署办公,主任由县人事局长兼任,设专职副主任。2011年,单独设立中国共产党云龙县委员会机构编制办公室,列党委机构序列,正科级,同时为云龙县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保留云龙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牌子。

改革开放40年来,云龙县机构编制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县编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机构编制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积极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


政府机构改革

1988年至2015年,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云龙县坚持以精减、统一、效能为原则,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提高效率为目标,进行了7次机构改革。第一次是1988年的党政机构改革,第二次是1992年底云龙县县委综合改革(作为试点进行改革),第三次是1996年党政机构改革,第四次是2002年党政机构改革,第五次是2005年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第六次是2011年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第七次是2015年政府职能转变和新一轮机构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强化管理服务,全面加强依法行政,设置县政府工作部门23个。2018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实现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正式启动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2014年2月,行政审批改革工作牵头单位调整为县委编办,县委编办设立行政审批管理股;2016年3月,设立云龙县人民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加挂在县委编办行政审批管理股,设主任1名,正科级,由县委编办1名副主任兼任。云龙县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职能转变的要求,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梳理公布《云龙县县级部门行政许可事项目录》,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事项,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编制《云龙县行政许可事项目录清单》(共326项),《云龙县部门行政许可事项办事指南》、《云龙县部门行政许可事项业务手册》、《云龙县县级部门内部审批事项清单》(共40项)。2013年以来,云龙县共精简行政审批351项,其中:承接247项,取消102项,调整2项,目前保留行政审批事项326项。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理清政府体制,强化公益属性的客观要求,能充分发挥行政管理有效补充作用。2011年,开始组织实施全县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奠定坚实基础。2014年,对全县纳入分类的236个事业单位进行了科学合理划分,划分为行使行政职能类、从事生产经营类、公益类(公益一类、公益二类)三大类。2015年,开展公益类事业单位职责清理界定工作。2018年,完成从事生产经营事业单位改革,同时开展清理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

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和《云南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2001年开始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当年办理登记153个。2002年,年审153个。2003年,年审183个,其中设立登记24个,注销33个。2004年,年审184个,其中:设立登记8个,注销4个。2005年,年审186个,其中设立登记9个,注销4个。2006年,年审188个,其中设立登记2个,注销3个。2007年,年审189个,其中设立登记1个,注销5个。2008年,年审188个,其中设立登记1个,注销2个。2009年,年审185个,其中设立登记3个,变更登记2个,注销1个。2010年,年审147个,其中设立登记12个,变更登记66个,注销9个。2011年,年审167个,其中设立登记7个,变更登记41个,注销5个。2012年,年审186个,其中设立登记50个,变更登记52个,注销55个。2013年,年审194个,其中设立登记9个,变更登记17个,注销2个。2014年,年审200个,其中设立登记5个,变更登记19个。2015年1月起,我县所有事业单位法人年检统一改为年度报告公示,验资登记统一改为确认登记,证书有效期统一由1年改为5年,年审204个,其中变更登记70个。2016年,应参加年度报告公示事业单位198个,其中设立登记8个,变更登记28个,注销16个。2017年,应参加年度报告公示事业单位218个,其中设立登记10个,变更登记20个,注销2个。2018年,应参加年度报告公示事业单位223个,其中设立登记3个,变更登记19个。

2016年,云龙县正式启动全县机关、群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发证工作,为机关、群团发放统一式样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目前,累计完成全县69个单位(63个机关、6个群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工作,办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变更7次。


重点领域改革

按照中央和省、州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积极探索旅游体制改革、市场监管综合联动执法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工作,进一步调整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力争在关键性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全面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大旅游、大市场、大监管”管理格局。总结借鉴剑川旅游体制改革试点成功经验,撤销云龙县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整合住建、环保、林业、文广、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涉及旅游资源的保护、建设、开发利用等职责,设立云龙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建设管理委员会,为县人民政府直属的经济运行综合协调管理机构,不计入政府机构个数,按园区机构管理,机构级别为正科级,经费形式为财政全额拨款。全县统一、精简、高效、务实的旅游行政管理体制初步形成,以往旅游管理“各自为政、政出多门、政令不畅、程序繁杂、效率低下”的弊端得以根本解决。

(二)积极推进基层市场监督管理综合联动执法改革工作。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整合执法资源,强化执法监管,降低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率,建立区域化综合联动执法机制,2016年10月,大理州委编办与云龙县人民政府联发了《共同推进功果桥片区市场监督管理试点综合联动执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功果桥片区开展基层市场监督管理综合联动执法试点工作。2017年3月,功果桥试点通过州编办、州政府办、州工商局、州质监局、州食药局等相关部门的督查验收。2017年7月,云龙县委、县人民政府印发《云龙县全面开展市场监督管理综合联动执法改革实施方案》,在全县推开市场监督管理综合联动执法试点工作。同年9月,全州市场监督管理基层综合联动执法改革工作推进会在云龙召开,会议充分肯定了“云龙经验”,并要求在全州范围内全面推进市场监管综合联动执法改革。通过基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试点的实践和探索,走出了一条“区域化管理、多部门联动、跨区域执法”的基层综合联动执法新路子,有效解决了基层监管执法力量分散、缺乏统筹,难以形成监管合力等问题。


政府购买服务工作

随着云龙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工程、大项目的不断增多,机关事业单位对人员编制需求不断增加,在借鉴部分地区及行业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经验的基础上,云龙县2013开始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2014年,云龙县人民政府印发《云龙县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岗位申报购买、合同登记管理、劳务费用审核、各类社保缴纳、协调管理等办理工作程序。2013年核定购买岗位342个,2014年核定购买岗位426个,2015年核定购买岗位465个,2016年核定购买岗位556个,2017年核定购买岗位725个。


中文域名注册管理

加强中文域名注册管理工作,迅速提升中文域名注册数量,是关系到国家主权和信息安全的一件大事,2013年开始,我县扎实推进中文域名注册管理工作,全县注册域名107个(政务域名73个,公益域名34),截止2018年,全县注册域名216个(政务域名77个,公益域名139个),注册完成率100%,网站挂标率100%。


机构编制管理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国务院〔2007〕第486号)规定,云龙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按照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适应全面履行职能的需要,遵循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的要求,严格遵守机构编制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认真履行机构编制审批程序。


1988年至2018年云龙县行政事业单位编制数和实有人数一览表

360截图163904078994103

(县委编办)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