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云龙父子“羊倌”:带动乡亲脱贫致富

来源于: 大理电视台 2018-09-19 发布时间:2018-09-20 08:24 发布人:

“还是羊钱好赚!”这是云龙县漕涧镇仁德村长岭岗村民小组白族农民杨张华做了一辈子羊生意之后流露的一句心里话。


如今有一把年纪了,杨张华当起了“羊掌柜”,儿子张伟杨却成了“羊老板”,父子俩每年将10多万只云龙黑山羊销到了福建、海南、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儿子张伟杨说:“经营黑山羊每年交易额达8000万元左右,家里得小头,扣除成本一年纯收入50万元以上,而山区群众收入占大头,不少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杨张华做羊生意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本地买羊本地卖。杨张华从包产到户开始做羊生意,那时家里很穷,起步资金只有200元,经营方式以倒买倒卖为主,在当地市场上买了羊,赶回去饲养一段时间,再到市场上出售,从小羊到大羊之间谋利,另外一个做法就是到山区农户家中收购山羊,再到市场上销售,从中获取利益,这些经营方式经历了近20年。

第二阶段:本地买羊省内卖。从90年末期开始,杨张华逐步尝试将本地收购的黑山羊销售到了大理州内的永平、巍山和州外的昆明等地,杨张华有一个体会:县外的消费能力比本地强,山羊销得越远越好卖,收入也就越大。

第三阶段:全县山羊省外卖。2004年,张伟杨高中毕业,子承父业,他和父亲一道做起了羊生意,家里利用互联网信息,逐步将本地黑山羊销售到了海南、福建、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寻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仅靠漕涧镇的山羊就供应不上了,父子俩把山羊收购扩大到了县内外,联络了各乡镇60多名羊贩子专门帮助收购,羊贩子一年少的收入几万元,最多的收入到10万元,漕涧就成了全县黑山羊的集散地。漕涧镇距沿海地区数千公里,将大量活山羊贩卖到这么远的地方运输是个大问题,父子俩专门请性能好的车子,用两个驾驶员轮流开车,确保活羊在60个小时内到达目的地。实施精准扶贫,黑山羊成了云龙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好产业,每年通过杨张华父子贩卖的黑山羊就达10万只左右。

羊钱好赚但也面临着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压力,近两年来,杨张华父子突然发现黑山羊不像以前那么好收购了,一个原因是前两年山羊价格下滑,影响了群众养羊积极性,二是养羊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受到了政策的调控。形势变了,经营羊的理念和方式也要改变,父子俩开始采取新的对策。

科学圈养

逐步将放养改变为圈养。杨张华家用做羊生意的收入在漕涧固东坪分期流转了300余亩土地,办起了云龙县顺康养殖基地,增加养羊圈舍,人工种植牧草,圈养了500余只山羊,自家增加了收入,也为漕涧镇养羊户提供了示范。杨张华说:“放养和圈养其实就是一个观念问题,利用生态牧草和粮食喂养,圈养出来的山羊品质好,在市场上不愁销售”。

合作共养

扩大与农户的合作共养。合作方式是将山羊投放给农户,新发展出来的羊按照合同规定进行利益分红。儿子张伟杨说:“无论是富裕户还是建档立卡户,只要有意愿养羊,都是合作对象,并逐步推广圈养”。父子俩建起了云龙县顺康养殖基地,与大坪、鹿山、漕涧等行政村的山区群众建立了合作关系。顺康养殖基地场周围就是漕涧镇凉山籍彝族群众的聚居区,分布着彝族220多户75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7户318人,通过顺康养殖基地与部分农户的合作,带动了彝族群众养羊,畜牧业成了农户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少的户年收入几万元,最多的户年收入接近10万元。

建立合作社

带动建档立卡户养羊。目前,杨张华父子又成立了黑山羊养殖合作社,通过漕涧镇政府的牵线搭桥,建档立卡户可自愿加入合作社。建档立卡户利用县财政资助的产业帮扶到户资金2000元作为投入,合作社给每户投放10至20只优质黑山羊,在合作社指导下进行养殖,农户以育肥为主,合作社100%回收,回收时扣除提供时的重量,增重部分按每公斤26元回收,80斤以上羯子羊按每公斤36元回收,通过圈养方式实现双赢。合作社规划先期示范带动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养羊。


通讯员 李少军 李永兵 左东敏

大理电视台 大鸟 整理编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