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来源于: 中国云龙 发布时间:2018-09-01 14:29 发布人:云龙管理员
从云龙县城石门出发,沿沘江而下,途经宝丰古镇、宝丰乡南新村,直至大栗树村,群众都居住在沘江两岸,群众过江难、出行难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特别是居住在江西片区的群众,外出都要过江到东面石大公路乘车。于是过江的桥梁对于江西群众的发展致富显得尤为重要。而一直以来,流经大栗树村境内十几公里的沘江上,只有坐落在河西村民小组附近的一座吊桥,两岸群众过江要么绕道南新、要么绕道河西,无论绕道哪边都要多走十多公里路程,不仅制约了村民生产生活发展,还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几乎年年都出现因强行渡河而溺水身亡事件。
对于这一点,居住在窝嘎村民小组的徐朝阳感触极为深刻,他告诉记者,窝嘎村民小组大部分群众靠种植蔬菜为生,是有名的蔬菜基地,可是在“济民桥”建成通车之前,沘江上没有桥,种好的蔬菜卖不出去,经济就发展不了,搞家庭建设材料也运不进来,在这样的状况下,群众发展十分滞后,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必然在贫困的边缘徘徊。且不说发展致富,就算要到东面的村委会办点事、赶集买点东西都很困难,旱季水小时还好,搭个小木桥勉强可以过江,可到每年的雨季,河水大涨,小木桥被冲垮,只能靠水性好的人游泳过江,可水性再好的人,面对湍急的江水也难免有敌不过的时候,于是过江溺水事件时有发生;不熟水性的群众,过江得绕道河西村民小组附近的那座吊桥,如此一绕,到大栗树村来回一趟得走五六个小时,于是就会出现可以听到江对面的人叫你,但见面得走四五个小时;江两岸的亲戚有什么事可以听到对方说,但要过去帮忙却又很难的尴尬局面。
如何破解这一尴尬局面?怎样联通河东与河西两个片区?尹老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支持,就在1999年河西村民小组附近的吊桥需要4万元进行维修时,他就毫不犹豫的捐了1万元,可只有一座桥,修得再好也解决不了整个河西片区群众的过江问题。2003年当选为大栗树村村委会主任后,如何让江西片区的群众方便、安全过江?如何把东西两片连成一体?如何实现江西与江东同步发展的问题又开始不断出现在尹老的脑海里。
想干就干,干就要把它干成。2003年底,尹老开始着手建桥事宜。为了让一座桥能最大限度惠及两岸群众,尹老冒着严寒,多次到沘江流域两岸选择建桥地址,有时为了充分征求两岸群众的意见,尹老就脱掉鞋子、卷起裤脚,踏进冰冷的沘江水,从东到西、又从西到东,来回渡江,选择恰当的建桥地址。选址确定后,他又多次进村入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征得群众的支持。当时,有的群众认为横跨沘江的大桥,没有钱,怎么可能建得起,还戏说“如果他能把桥建成了,就算土碑我也要给他立一块”……当时,群众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但敢想敢干的尹老并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于2004年起先后发动群众投资投劳3万元,争取上级各部门支持4万元,自己捐资2万元、垫付9万余元,最终于当年5月修通了“济民桥”,不仅缩短了河东和河西片区群众出行路程,而且保障了他们的出行安全。徐朝阳说,“2004年‘济民桥’建起后,菜农几分钟就可以把蔬菜运到对面的石大公路上,想运到哪里卖都很方便。现在30户的窝嘎村民小组,有20来户种植蔬菜,而且好多都已经靠蔬菜种植脱贫致富。最多的蔬菜种植户年收入已达10万元以上,家里有了两辆车。钢混房也逐渐建起来了,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因过江而溺水身亡事件再也没有发生过了……”
一直以来,大栗树村河东片区因为有老滇缅公路、高炮路和石大公路的带动而发展得快,发展愿望强烈,但河西片区受交通制约而发展缓慢,而且生产生活也及不方便。尹老有一种强烈的愿望,那就是打通两个片区的过江连接通道,让河西片区和河东片区一样快速发展起来,可已经修好的“济民桥”只能供人畜和小型车辆通过,而且“济民桥”和“河西桥”之间相距还比较远,有些村民小组过江还得绕道。要想发生大的变化,必须修通能通车的水泥桥,于是他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并于2008年在“济民桥”和“河西桥”之间架起了连接东西两片的交通桥——连西桥。凹槽村民小组赖世根说,“‘连西桥’建成通车后,过江再也不用冒生命危险了,农副产品也好卖了,房屋建设也逐渐好起来了,我们河西片区的‘发展之路’彻底打通了。”
采访中,提到“济民桥”和“连西桥”,河西片区的群众感受都很深刻,他们都说,因为“济民桥”和“连西桥”修通之后,大栗树村境内沘江上再没有发生过因过江而溺水死亡事件,因此群众把两座桥称之为“生命之桥”;因为“济民桥”和“连西桥”修通之后,河西片区的发展逐步赶上来了,与河东片区的发展差距由以前的三四十年缩短成十多年了,因此群众又把两座桥称之为“发展之桥”。
“生命之桥”也好、“发展之桥”也罢,都已经把尹老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精神凝聚其中,永远留在了大栗树群众的心中。
文、图:赵雪梅
编辑:吴燕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