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文艺创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艺创作

槐之情

来源于: 中国云龙 发布时间:2017-04-22 21:10 发布人:云龙县管理员

□  李四合

在众多的树木中,我对槐树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感。

不仅仅因为在《天仙配》里槐树幻化为媒,牵线牛郎织女的故事;也不仅仅因为槐花、槐子、枝叶、根皮均可入药,有清凉、收敛、止血、降压之功;当然也不仅仅因为槐树枝繁叶茂,有绿化美化环境之用。更主要的原因,是我的故乡因槐树而得名,那是位于云龙县长新乡的一个小自然村——“槐树门”。

“槐树门”,一个土得不能再土的地名,一个在云龙县地图上找不到位置的小村庄,我曾不止一次在心中感到奇怪,为什么家乡有这个土气的名字。直到有一天,听到了伯父讲述的故事。

小时候,父亲因在离家较远的地方工作,很少回家,每次回家,总带给我们一些糖果之类的奢侈品,于是心中时时盼望父亲回来,但一年只有几次能够见到父亲,因此,那时对父亲的印象始终很模糊。每到晚上,我和弟弟妹妹就喜欢到伯父家,听伯父讲述祖辈的故事,其中就有“槐树门”的由来。相传,先祖之模公初到此地,决意在此安家,当时此处无人居住,十分荒凉,家人极力劝阻,但性格固执的之模公仍毅然迁居在此,开荒辟田,耕种繁衍,并从洱源邓川寻得两棵槐树,栽于村中,将村子取名“槐树门”。数年后,槐树枝繁叶茂,槐树门子孙亦不断得到繁衍。因了这个故事,我对“槐树门”这三个字突然多了许多亲切。

从我有记忆之时,村中便有这颗粗壮高大的老槐树,我的童年几乎离不开这棵老槐树,上学之前,似乎每天都与儿时的伙伴一起,在槐树上荡秋千,在槐树周围捉迷藏,几个人手拉手围着槐树转,听树梢上每年如约而至的喜鹊叽叽喳喳的叫声,直到大人出来催回家吃饭,才各自蹦蹦跳跳跑回家。

母亲每年总要让二哥采一些槐花、槐果,晒干后备用,一旦我们有消化不良之类的小毛病,便用小土罐煮一些槐果水给我们喝,或将干槐花和红米一起在铁锅中炒干,加点水煮沸,再加点红糖,喝下后准好。上小学后,采摘槐花、槐果的重任就由我承担了,我于是有了爬上那颗老槐树的理由,但母亲免不了要站在树下,不停地念叨:小心,小心,慢点,慢点……

上初二那年,父亲回县城工作,我转学到县城初级中学。这是我第一次远离家乡,远离母亲。临走前,我独自来到老槐树下,双手轻轻抚摸粗糙、皲裂的树干和犹如青筋般裸露的树根,与老槐树告别,把这颗百年槐树的故事连同母亲的叮嘱,塑封成一张黑白照片,珍藏在年轻的心灵深处。

数年后,我到了全县最远的民建派出所工作,离家乡、离老槐树、离母亲更远了,但心中珍藏的老槐树的故事和母亲的叮嘱却更加清晰,记不清多少次梦中回到槐树门,回到母亲身边。忘不了在我走上工作岗位的前一天晚上,我和母亲坐在火塘边,母亲一边纳鞋底一边叮嘱我:“阿合,如今你已经是公家人了,为人做事要公道,你弟妹还小,生活上要简朴……”我像小时候一样,轻轻地靠在母亲身上,聆听母亲的教诲,心中默念,一定要让母亲少辛劳,过上好日子。

然而,半年后,一生勤劳善良的母亲因患风湿性心脏病永远离开了我,那年,母亲56岁,我18岁。

处理完丧事后,我擦干眼泪,把失去母亲的悲伤深藏在心底,全身心投入工作。由于工作的特殊,我此后很少回家,记不清是哪一年,妹妹说老槐树枯死了。我一惊,绝不相信老槐树之死的事实,槐树都没了,家乡还能叫“槐树门”吗?当我回到家乡,再也找不到老槐树影子的时候,才突然明白,树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都会有一个终点,只不过树的生命年轮比人更长久一些。母亲的生命虽然只有短短的56岁,但她对我的教诲,让我珍藏一生,受用一生,并将一代一代延续。老槐树死了,但老槐树的故事,“槐树门”先祖的创业精神也将代代传承。

今年清明,回乡给母亲扫墓,看见二哥在老家背后新栽的几棵槐树已经一人多高,只要有槐树,我的家乡依然还是那个虽然土气,但有许多故事的“槐树门”。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