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文艺创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艺创作

过年的味道

来源于: 中国云龙 发布时间:2017-02-27 17:10 发布人:云龙县管理员

□   黄 忠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行人匆匆,竟相购买年货,外出漂泊的游子归来,拖着各式各样的行旅箱,都向着同一个目的地出发,那就是回家。春运是全球最大的人口大迁徙,也成了中国独特的一道风景。

年关将近,我也收拾行囊,抱着今年刚出生的第二个孩子,匆匆往家里赶。母亲早已在村口等待,看到可爱的孙子,幸福之情洋溢在脸上,抱起孙子回家。

今天是除夕,父亲早已准备好扫除的工具,一把树枝和一根长竹竿,我和父亲戴上斗笠,披上蓑衣,开始清扫老房子里一年的烟尘。父亲每年除夕都要来个大清扫,清除一年的烦心事和晦气,我知道父亲一扫就是50多年,现在父亲已年近七旬,家里的重担移交到了我的身上,我也该接过父亲手中的竹竿,撑起整个家。看着父母苍老的容颜,我知道,每年除夕大扫除结束,房子是干净了,但父母脸上的皱纹却越来越深,父亲是在清扫岁月,岁月在父亲扫把划动下流逝,但划痕却深深刻在父母的脸上。父亲看到我黑黑的脸,他知道我已经可以接过竹竿了,非常开心。十岁的大儿子也来帮忙,我们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黑乎乎的老房子已换上了新装。父亲还对孙子说:“灶王爷今晚上还要带上记事簿上天,把我们家今年的所有事前向上天汇报,所以在家要听父母的话,一家人要和睦,多做善事。要不灶王爷就会如实向上天汇报”。儿子听得非常入神,微微点头。

母亲和妻子正在厨房准备年夜饭,我和父亲开始贴对联,我把“年”的由来介绍给儿子。相传远古时候,有一种凶恶的动物,非常厉害,人们把他叫做“年”。“年”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出现一次。“年”这东西一出来,就会危害人类,给人们造成很大的的灾难,“年”在晚上出来活动,因此人们到时都熄灯灭火,整夜不眠,躲避灾难。后来人们发现穿红衣服,燃炮竹发出的声响,可以把“年”赶跑。于是每到年末,人们就燃放爆竹来辟邪,祈求来年好运。所以过年贴对年、放鞭炮的习俗,就流传到今天。

丰盛的年夜饭上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怀畅饮,享受着团圆的味道,也是互相诉说着这一年的离愁别绪,所有的思念、辛苦都化为乌有,一切都只有寄托来年更好。春晚如约而至,三十四年来,我们从来没有失约过,欣赏着文化大餐,不知不觉中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父亲点燃鞭炮,封好大门,母亲把火捂好,这也是香火延续,对火神的敬重。母亲说:“以前你奶奶那一辈,吃不饱,除夕这天要多煮一点饭,留一点剩饭,每顿蒸一点剩饭,一直到正月十二,希望粮食能吃足十二个月”。一切都在时光的流逝中慢慢的等待,年的味道在美美地等待中。

“人勤春来早”,我起了个大早,点燃鞭炮,开门大吉,点上香,到村头的古井里提水,我们当地还留存这样的说法,新年这天看谁第一个去提水,就会有好运,故名曰:“抢头水”,教育我们要勤奋、早起。提回了新年的第一壶井水,待水烧开,先给家中的长辈泡一杯泡米茶,五颜六色的泡米充满了整个杯子,喝一口,甜甜的,生活的幸福与甜蜜全在里面。妻子已做好了早点,一碗热气腾腾的臊子面,并让儿子给邻居送一碗,过大年邻里之间互送早点,也希望新年邻里之间能和睦相处。父亲早已在家里等待新年第一个进家门的客人,古村中至今还非常讲究,妇女一般不能大清早去串门,有文化和健康的老人是最受主人欢迎,这里有一些偶然因素,也有主人为了讨个吉利,早预先安排。

吃过早饭,我们一家去村头的本主庙上香,祈求新年清吉平安。父亲则翻看黄历,查找喜辰方和财神方,点上香将马赶往哪个方向。由于地势特殊,诺邓人生活离不开马,马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所以对这个习俗特别讲究。

儿子和伙伴们在门外玩鞭炮,古村中也来了许多外地游客,大人们在大青树下玩着手机,但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年,就是这样过了,心,却依旧,像平静的湖面,无波无澜。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不再是一种憧憬,而是为了一种形式,以前过年,缺的是年货,不缺年味。现在过年,不缺年货,缺的是年味。也许再也找不回以前的那种激情,不变的是日出日落一年四季,变了的是我们苍老的容颜。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想找回那一缕乡愁,那熟悉而又久远的年味。

时光如歌,岁月如烟,过年的味道就是回家,只有奔波在回家路上的游子才能深深的体味到,我对孩子说:“明年还是回老家过年!”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