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文化云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化云龙

【文化云龙】云水谣之四

来源于: 中国云龙 发布时间:2017-02-23 20:28 发布人:云龙县管理员

1

在天之水。

有人这样称云龙天池。贴切,美妙。安静在高山之巅的一池碧水,似翠玉嵌于青山之间,为云龙平添了一缕清婉韵致。

如果说纵横交错的江河是云龙大地母亲的儿女,那么,奔放雄健的大哥,当然就是澜沧江。而沘江,是它风姿翩跹的俊美儿子。天池,就是性情高洁的小妹,不喜热闹,只爱在远离尘世的高山之巅,以静水出尘的姿态和身边的树木为伴。还有一个儿子是个神奇的“魔术师”,平日沉静于地下,时机成熟时就变个样子,以一种全新的姿容让人眼前一亮,它,叫卤水。

天池的秀美,沘江的俊美和澜沧江的壮美让世人为之倾倒,而这位叫做卤水的兄弟身上流动的,是另一种内敛静默的美。

它的美,要经过火的淬炼,才能化身为一粒粒晶莹的,闪着微光的另一种存在——盐。以盐的姿态出现于世人眼前的卤水,为人类带来有滋有味的生活,也为大地母亲带来丰饶的经济,带来云龙深远厚重的历史。

可以这样说,云龙的历史,也因盐的存在,变得丰厚而博大。云龙的历史,就是一部盐的历史。

自古以来,云龙地下多卤水。我们无法知道第一个发现盐水的人是谁,也无法猜测他或她是在怎样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机缘里,与大自然的恩赐以怎样的方式邂逅。关于云龙和盐,有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服云南置益州郡,下辖24县,诺邓为中心的沘江流域名为“比苏”,意思就是“有盐的地方”。沘江的“沘”在白族话里,也是“盐”的意思。可见,盐和云龙人的生活,密不可分。明万历《云南通志·盐务考》记载,汉代云南有“二井”,即安宁井和云龙井。到了明朝,云龙县境内共开凿石门井、诺邓井、山井、大井、师井、顺荡井、天耳井、金泉井八处盐井,称“云龙八井”,是滇西乃至缅甸北部一带地区的主要食盐供应地,名遐滇西。

可以想见,当年的云龙,因为盐,经济发达的程度。因为盐的大量运输,也因为盐的交易带来的富饶,才得以在江河上修建起无数姿态各异的桥,为后世带来方便通达的生活。因为盐,州治也才从旧州搬至宝丰。因为盐,顺荡井地区才留下了如今让史学家流连忘返的火葬墓群。也因为盐带来的经济发达,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使得云龙自古以来就人才辈出,文化兴盛。

2

可以说,在云龙,盐,无处不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井盐被海盐取代,云龙盐的生产历史也定格于1995年。但是,在云龙境内,留下无数关于盐的故事和与盐相关的痕迹,让今天的我们能够通过那些古老的存留,回望这个山高林密的小城当年的繁荣丰美。

诺邓,就是因盐而建,因盐而兴的一座古村落。

离云龙县城北七公里的小山村,绿树葱茏,溪水潺潺,密密层层的房舍依山而建。这个古老的村落,如一位质朴内秀的女子,被岁月镀上一层薄薄的神秘光晕,安静地向每一个走进的人,讲述着关于盐的前世,今生。

寻觅古盐踪迹,此处最胜。

3

村口小河边,两眼古井深达20余米,一口淡水,一口盐水。一口直井,一口斜井。自古以来,这里的村民以井代耕。清雍正《云龙州志》记载:诺邓“盐井一区,出自东山下,介在两溪夹口,每日产卤80背,每背煎盐5斤零,每日出盐460斤零,养活附近居民”。如今,两眼古井被保护起来,我们只能通过旁边的标示图了解井的内部结构,透过正午太阳的斑驳光影,依稀看到深井的幽邃神秘。

可以想见,很多年前,这里是诺邓村最热闹也是最重要的地方。

每天早上,或许,天还不亮,映着月色或星辉,由专人从斜井里将卤水取出,分发给煮盐的灶户。分到卤水的灶户们,小心翼翼背着背子,踏过一台台石阶,回家,将盐水倒入早就准备好的大锅里。此时,灶膛里的火一定烧得旺旺的。红彤彤的火苗,噼噼啪啪的火星,袅袅的烟雾,让煮盐的人,心也随之欢腾起来。随着火苗跃动的,是手里木棒有节奏地搅动着锅里的盐水。一遍,又一遍。当火候一到,时机成熟,奇迹就会出现在汗流浃背的煮盐人眼前——锅里沸腾的卤水华丽转身,变成一粒粒晶莹洁白的食盐,闪着微微的光芒。

此时,煮盐人的笑容,一定比火光还要温暖。此时,红彤彤的火光,一定照亮了煮盐人沧桑的面庞,点亮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此时,小村上空,林木之间,定然是烟雾袅袅,宛若仙境。

当灶户们将盐交到盐课提举司,再由负责的官员将盐分发到盐商手中,马帮们便上路了。一匹匹高头大马驮着白花花的盐,踏过蜿蜒的山道,走过一座座古桥,将盐运往远方。我们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小小的山村,当年商贾云集,百业盛昌的盛况。据清光绪《云龙州志》记载,当时“云龙八井”共有灶户445户,月产盐127900多斤,行销保山、腾冲等六州县,月上课银1808两3钱2分。以盐井为主体,逐步形成有影响的盐业经济群落。而诺邓,就是这个群落里最亮的一颗星。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3年),朝廷于云龙设“五井盐课提举司”,治所就在诺邓村,就是如今的黄家宅子。

“双桥填小峡,水细未成河。叠岸分传径,重楼满集阿。地高花气少,年熟酒人多。近有笙琴意,春宵听雅歌。”

读一读被称为“滇中一儒杰”的乾隆年间诺邓举人黄桂的诗作《诺邓村居》,当年的繁盛气象透过发黄的字迹,慢慢鲜活起来。

安居,才能乐业。有了经济基础的诺邓村民,或是外来的客商,在小山坡上建起了一座座精巧的宅子。那些小院,如今依旧在光阴里,展现着它儒雅玲珑的美。

4

随石头台阶漫步村中,院落房舍高低起伏,参差不齐,前后人家台梯相连,楼院重接。“四合一天井”“三方一照壁”“五滴水”“一颗印”,一院一院的房舍,玲珑秀气中不乏大气典雅,既能独立成院,又相互连通,形成一种流动圆融的气场,透着暖暖的人情味,悠悠的烟火气。

有了经济做坚实的基础和后盾,诺邓重视礼教,读书识字之风兴盛。清代云龙三进士中,两人就来自诺邓。从如今村里存留下来的院落里那些雕梁画栋,高大的牌坊、黄家宅子、贡爷院、玉皇阁、文庙、武庙、石碑、书刻,都可循到曾经的儒雅贵气和在岁月里暗自流芳的书卷气。

顺石阶前行,小村的最高点,是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玉皇阁。高大的三层阁楼式建筑,雄伟壮观,端庄大气。和旁边的文庙、武庙一起,形成以道教为主,融儒、释、道为一体的古建筑群,安静在午后的阳光里。

5

院子里,古木林立,修竹繁茂,绿苔满阶。几朵还未凋谢的紫薇在枝头默默盛开。一道蛛网上,几只蜘蛛正在睡觉。光影里,蛛网的纹路清晰而美丽。古老的庙宇,透着一种寂然的幽宁之美。与脚下林荫遮蔽的烟火人家,与村里曾经的人喧马叫形成对比。

喧嚣与寂静。俗世与出尘。物质与精神。远方与原地。过去与现在。液态与固态。动与静。走与停。这些看似矛盾的元素,在这个古老的小村里完美交融成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气质,随村内一溪流水,缓缓,流向远方。

那水流,我愿叫它:诺水。

——如《诗经》里的流水清婉,带着远古的幽香。

文:忆苏

此消息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云龙关注”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