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文化遗产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化遗产

别样的“闹婚”

来源于: 中国云龙 发布时间:2017-01-13 19:58 发布人:云龙县管理员

1

“耳子”闹婚宴,乐坏了新娘新郎

闹婚在中国的婚礼习俗中由来已久,而现如今的一些闹婚行为似乎早已丧失了原本传统的意义,各地甚至开始抵制不文明的闹婚行为。而在云龙,传统的闹婚依然存在,和小编一起走进云龙县检槽乡检槽村白族青年董俊杰、尹筱艳的婚礼,看看他们是怎么闹婚的!

1月9日,是云龙县检槽乡检槽村检槽村民小组白族青年董俊杰、尹筱艳喜结良缘的日子,家里邀请当地“耳子歌”婚礼仪舞队耍了一场,办了一次具有白族特色的传统婚礼。

2

新娘把最大的红肉串送给讨红肉、抢红肉人群中的“耳子”,这个善小举动是为了提示人们做人要尊老爱幼,关注弱势群体。

3

“耳子”闹房,农家小院春意格外暖

“耳子歌”又名“装饰红”,“耳子”白语意为憨子,“歌”白语意为舞,是流传于云龙县检槽乡的一种婚礼仪舞。“耳子歌”分为三场,即:抢红肉、“耳子”闹房、判官审案,表演一般由十三人组成,角色有“耳子”、“耳子”媳妇,老倌、老妈、跳菜手、春官、江湖郎中、唢呐手等,“耳子”身穿棕衣,无拘无束,表演蹈具有锄头、簸箕、杵棒、连枷等,展示农耕文化。“耳子歌”具有道德教化功能、婚姻性爱知识启蒙功能、法制宣传功能,深得乡亲的喜爱,已流传上千年历史,2014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

邀请耍一场“耳子歌”,新郎的父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今年刚满五十岁的董锡成是新郎官的父亲,他说:“当年自己结婚时就想耍一场‘耳子歌’,但那时家里很多穷,哪有这个条件,从小到现在,我们村子里只耍了四场“耳子歌”,如今我们的日子好过了,儿子办喜事一定要耍一场‘耳子歌’,也算了却了我和妻子的一个心愿。”

5

82岁的“耳子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杨春文参与表演,他说:“为乡亲们服务就是对‘耳子歌’最好的传承。”

新郎官董俊杰说:“‘耳子歌’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我们下一代有责任和义务来传承它,‘耳子歌’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婚礼,我和媳妇很开心,父母和亲戚特别高兴,乡亲们也从中感受到了一份快乐”。

6

不少舞蹈动作、每一道饭菜名字,都是表达婚姻、性教育的启蒙知识。

7

婚礼期间,卖药郎中见“耳子”媳妇长得美貌,就拐骗了她,“耳子”觉察后很快将郎中抓了回来,判官当场审案,维护一夫一妻制度。

8

一家办喜事,全村都来看热闹。

这就是云龙传统的“耳子歌”闹婚习俗,我们应该把“闹婚”闹出艺术来、闹出道德来、闹出水平来,将传统的闹婚风俗继承下去,不是吗?

图文:李少军

此消息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云龙关注”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