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公示公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公示公告

抢抓战略机遇 持续推动跨越 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云龙而努力奋斗

来源于: 中国云龙 发布时间:2017-01-13 19:10 发布人:云龙县管理员

——在中共云龙县委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2017年1月4日)

段冬梅

同志们:

这次全委会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省第十次党代会、州第八次党代会、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总结2016年工作,安排部署2017年任务,动员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于担当、奋发有为,深入推进活力、富裕、美丽、绿色、幸福、和谐云龙建设,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云龙而努力奋斗!

下面,我受县委常委会委托,向全委会作工作报告。

一、 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十三五”开局良好

2016年,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工业企业运行艰难和“5·18”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困难局面,在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不畏艰辛、迎难而上,在全面小康云龙建设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全县预计完成生产总值46.1亿元,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32亿元,下降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下降27.1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2866亿元,增长5.34%;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6800元和8410元,分别增长10.1%和11.2%。

(一)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大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县委常委会、领导干部大会、理论中心组学习等形式,切实深化学习领会,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使之成为推动实践的思想引领和力量之源,成为理思路、谋发展、促跨越的具体举措。在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了“123456”发展思路,全县上下思想认识更加统一,目标任务更加明确,发展步伐更加坚实。

(二)“五网”建设成效明显。坚持把改善基础设施作为加快云龙发展的根本举措,千方百计推动以综合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大漾云兰”高速公路大理段一期工程进场公路开工,“永云兰”铁路列入州“十三五”规划比选方案,石大公路县城至宝丰段改造提升工程顺利推进,宝丰至大栗树段启动建设。扎实推进云龙通用机场选址工作。功果桥水电站即将成为全省第一个通过移民专项验收的大中型水电站,苗尾水电站按期下闸蓄水,500千伏交流送出工程加快推进,有望成为全省“十三五”期间第一个投产发电的大中型水电站。小菜园水库通过国家烟草总局复核。勒子箐水库和铁扇门水库累计完成投资3.55亿元,海棠坪等11件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有序推进。“宽带乡村”、“光网云龙”建设加快推进,在全州率先实现行政村4G网络和电子政务网络全覆盖,光纤宽带网络覆盖所有行政村驻地和50户以上自然村。

(三)脱贫攻坚有力推进。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12366”脱贫攻坚思路,健全完善“2+4+N”脱贫攻坚政策体系,高位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组建由652名干部组成的驻村扶贫工作队,扎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同济大学、省环保厅等对口帮扶工作成效明显。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完成投资2.07亿元,漕涧深沟箐易地扶贫搬迁点成为全州首个搬迁入住的项目。完成3500户农村危房改造和2000户地震安居工程建设。白石、检槽、民建整乡推进项目完成投资1.04亿元,7个整村推进项目顺利推进。实现医疗保障、住房保障、产业脱贫和教育扶贫政策全覆盖,社会保障兜底各项工作有序开展。2016年脱贫出列的3个村通过县级验收。全年减少贫困人口6000人,贫困发生率由14.6%下降至11.2%。

(四)产业培植步伐加快。坚持“产业生态化、农工一体化”理念,持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高原诺邓黑猪全产业链开发项目启动建设,诺邓火腿被农业部授予“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称号,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等生态产业保有量持续扩大。“供销+邮政”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上线运行,高原农特产品走出去步伐加快。漕涧工业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入园工作成效明显,三江水泥有限公司产值突破2亿元,重晶石粉加工等10个工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优易核桃深加工项目一期投入试生产,功果桥水电站和风力发电生产平稳。认真实施“一企一策”帮扶措施。加大小微企业扶持。完成诺邓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诺邓3A级景区创建有序推进。

(五)民族团结进步更加巩固。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抓实示范区建设,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全面完成79个强帮扶村、4个样板村、3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2个特色旅游村寨建设。团结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建设起步良好,天灯傈僳族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扎实推进。编制完成全县20户以上自然村小康社会建设总体规划、全面打赢直过民族傈僳族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和人口较少民族阿昌族“十三五”发展规划。人口较少民族、直过民族列入国家和省州政策扶持。被命名为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

(六)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坚持执政为民,集中力量办惠民实事好事。提前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项目建设,新建校舍3.05万平方米,完成云龙一中整体搬迁项目选址。县中医院挂牌成立,新建和改造10个村卫生室,县医院的财政差额补助比例由65%提高至75%。“吹吹腔”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团完成重组。成功举办迎州庆暨太极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6.93%和97.56%。抓实城乡低保、社会救助等工作,建成14个老年活动场所,积极推进县城殡仪馆建设前期工作。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5·18”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扎实推进。震情会商及地震应急响应技术系统投入使用,完成县气象站搬迁,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健全。完成县城规划区内地下综合管线普查,建成361路“平安城市”视频监控探头系统,果郎新区建设和苗尾集镇建设全面推进,启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城镇建设迈出新步伐。

(七)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坚持以改革激活力、以创新促发展。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企业“三证合一”等注册登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启动不动产权登记发证工作。在全州率先推行市场监督综合联动执法试点工作。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成农村产权综合服务中心和投资项目审批中介超市。创新投融资模式,与太平洋建设集团签订PPP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首个PPP合作项目工业园区工业大道一期基本完成建设。积极争取浦发银行扶贫基金项目14个,实现到位基金7亿元。

(八)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以党的建设新成效推进各项事业新进步。巩固提升“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成果,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民族地区党建“特色工程”,深入推进“互联网+党建”行动计划,构建“五级联动”党建促脱贫工作体系,形成“1+N”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工作机制。优化县直属机关、离退休干部、“两类”组织等党组织设置,整顿转化51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全部“脱壳”,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全覆盖。圆满完成县乡(镇)党委和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制定《云龙县县管干部召回管理办法》,畅通干部能上能下渠道,选人用人公信度进一步提升。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压实党风廉洁建设“两个责任”,深刻汲取苗尾乡部分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教训,深入开展涉农专项资金、扶贫资金、“三公”经费审计监督。加大纪律审查力度,全年共查处党政纪案件37件42人。充分发挥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人大依法监督、政府依法行政、政协民主监督切实加强,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发展,党管武装全面加强,政研、党史、保密、关工委、群团组织和老干部等工作有序推进。

过去的一年,全县上下同心协力战胜各种困难挑战,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在此,我代表县委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各族人民和所有关心支持云龙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县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和矛盾,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差距和问题。经济发展不足、不充分、不平衡依然是最大的县情;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公共服务保障不到位仍然是最突出的问题;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滞后仍然是最主要的短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仍然是最艰巨的任务;社会热难点问题增多、群众诉求呈多元化、复杂化趋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仍然是最重的压力;一些干部思想观念、开拓创新能力与新的发展形势不适应,担当务实精神、干事创业激情与肩负的使命责任不相称,作风不实、“精气神”不足,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履行党风廉洁建设主体责任不力,纪律规矩意识淡薄,违纪违法问题时有发生,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仍然是最大的责任。因此,我们必须做到:问题导向保持清醒头脑,勇于担当增强忧患意识,从严从实解决困难问题。

二、 抢抓机遇、聚焦跨越,奋力开创小康云龙建设新局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着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中国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进入新常态,为我们谋划、推动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依据和根本遵循。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精准脱贫攻坚等重大战略的实施,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大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为我们带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提供了广阔空间,跨越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我们必须认清时代背景,准确把握历史方位,牢牢铭记使命担当,紧扣2018年脱贫摘帽、2020年同步全面小康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更加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州发展战略,更加自觉地在大局中科学谋划云龙新发展,奋力开创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2017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1%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着力抓实项目建设,持续增强发展后劲。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不遗余力跑项目,千方百计上项目,以项目建设领跑经济发展。注重储备抓前期。准确把握国家和省州扶持政策导向,有针对性地挖掘和储备项目,建好动态项目库。建立新开工项目目标责任制,以时间倒逼前期工作进度,将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从项目谋划到落地一抓到底。筹措资金抓整合。想方设法向上争取项目建设资金、配套补助资金、政府债券资金、专项建设基金和PPP基金,进一步加大银政、银企合作力度,加快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优势资源、特色产业和优势项目的宣传推介,争取更多项目和资金投向云龙。强化责任抓进度。继续推行县级领导挂钩联系重大项目建设制度,实行重大项目指挥部工作制和分片包保负责制,明确工作任务、标准要求、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快推进在建、续建项目,确保重大项目按预期竣工投产。进一步健全项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项目协调帮扶,及时研究和妥善处理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强化项目督查和跟踪问效,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能落实。

(二)着力抓实“五网”建设,持续夯实发展根基。全面推进路网、水网、能源保障网、互联网等五大基础网络建设,破解发展瓶颈、补齐发展短板。加快构建内畅外通的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细化综合交通规划,统筹推进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和航运码头等建设,加快与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全力以赴推进“大漾云兰”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全面开工建设功果桥、苗尾库区航运基础设施项目,继续抓好云永、云金二级公路和“永云兰”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县城二级客运站和各乡镇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启动农村公路“五小工程”建设,完成农村公路补充入库通村油路硬化项目。积极配合怒江州推进怒江新寨机场建设,扎实做好云龙通用机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构建城乡统筹的安全供水体系。完成勒子箐水库建设,全面推进铁扇门水库、小菜园水库、所里场水库、云华水库、金水湾水库和苗尾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扎实做好天灯宝石水库、民建大鸡茨坪水库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实施漕涧河河道治理二期、沘江县城太极段右岸治理等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农村安全饮水和乡镇集中供水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城乡供水、工农业用水保障水平。加快构建互为补充的能源保障体系。继续抓好苗尾水电站等大型能源点建设,完成苗尾水电站500千伏交流送出工程,持续推进骨干输配电网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进一步发挥清洁能源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加快推进光伏扶贫、天然气利用等项目建设,逐步形成水电、风电和新能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能源体系。加快构建共享高效的信息网络体系。认真实施宽带扩容和“宽带乡村”工程,加快推进“光网云龙”建设,实现自然村光纤宽带网络覆盖率达90%以上、4G高速移动通信网络信号全覆盖。实施“互联网+”行动,建立农业服务平台和电商网络交易平台,深入推进电子商务应用。

(三)着力抓实脱贫攻坚,持续加快小康步伐。以更大的决心、更准的举措、更实的作风,抓住关键、突破难点,集中力量打好精准脱贫“组合拳”。精准识别,强化动态管理。严格按照标准程序,把符合条件的农户“列进来”,将不符合条件的农户“筛出去”,确保扶贫对象精准。建立和完善返贫人口动态监测制度,加强脱贫人口的跟踪调查和后续扶持,巩固扶贫成效。突出重点,确保精准发力。坚持因地因乡制宜、因村因户施策的原则,统筹推进“五个一批”工程,认真实施教育、健康、金融、社会保障等专项扶贫行动。加大资源资金整合力度,抓实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三项”重点工作,不断改善农村贫困人口居住条件。认真实施产业扶贫,引导发展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功能。完成白石整乡推进项目,加快推进检槽、民建整乡推进和25个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锁定7个村5258人脱贫目标,对照脱贫退出标准,分解任务、细化措施,确保如期脱贫出列。调动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扶贫必扶志,积极引导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充分调动群众主观能动性,让群众主动参与到脱贫攻坚战,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变“要我富”为“我要富”,切实增强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自我发展能力。健全机制,形成攻坚合力。全面压实脱贫攻坚责任,进一步完善“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机制,探索完善企业扶贫、金融扶贫、定点扶贫、社会扶贫等多种扶贫机制,引导市场主体资源、金融资源和人才资源向脱贫一线集结。

(四)着力抓实产业培育,持续提升发展实力。把产业培育发展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挖掘特色,创新方式,以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壮大特色产业。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特色农业发展。大力发展以诺邓黑猪、黑山羊等为重点的山地牧业,稳步推进泡核桃、烤烟、麦地湾梨等产业发展,持续扩大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产业规模。建立绿色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培育发展信息库,充分利用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逐步建设以云龙茶、诺邓火腿等为龙头的产业集群。按照全域旅游理念,把观光旅游与康体休闲旅游、乡村深度旅游有机融合,加快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完成诺邓3A级景区创建,启动县城周边核心景区创A工作。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广“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企业+协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大户+基地+贫困户”等发展模式,创新龙头带动和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形成“龙头企业跟政府走,农户跟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带着农户跟市场走”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发挥清洁能源富集优势,抢抓电力体制改革机遇,着力发展清洁载能产业,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民族文化创意、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引导群众发展庭院经济,开展多种“光伏+”应用模式,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成为群众增收新支点。扶优做强龙头。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建立健全帮扶机制,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大力扶持本土企业和实体经济。鼓励生态农庄建设,加快推进高原诺邓黑猪全产业链开发项目,完成金银花饮料加工厂、纹党参加工厂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银铜矿电力增容、俊王矿业重晶石项目和锡电公司技改项目,推动龙头企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五)着力抓实环境提升,持续推进城乡一体。按照“一城两创七抓”总体要求,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科学编制规划。坚持规划引领,完成“多规合一”和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等9个规划,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形态和功能结构,形成多规衔接、全域覆盖、相互支撑、特色建设、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积极开展“两创”工作。完成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和省级生态文明县创建,启动国家级生态文明县创建。按照“精巧、典雅、秀美、文明、宜居”的理念,科学制定方案,积极争创国家级园林县城。在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县和国家级园林县城的基础上,以“文化云龙·健康山城”为主题,努力把云龙建设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县城扩容提质工程,启动果郎新区城市湿地公园、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县政务中心、县委党校搬迁项目。完成虎头山公园亮化提升工程,实施县城绿色长廊延伸、蟠龙寺城市综合体、公共停车场、太极公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乡镇集镇建设,着力建设有历史记忆、文化内涵、地域特征和民族风貌,更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集镇。大力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全面推进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三化”和村庄“七改三清”环境综合整治,充分利用云龙独有的山水环境,注重因地制宜、依山傍水、依山就势,统筹推进城乡建设,着力提升城乡“颜值”和品质,让人民群众在宜居的环境中增强幸福感。

(六)着力抓实绿色发展,持续优化生态文明。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推动经济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深入开展生态建设行动。全面推进“绿色云龙”建设,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推动“多规合一”,强化空间“一张图”管控,优化生态建设布局。加强“森林云龙”建设,实施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森林抚育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生态建设工程。扎实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深入开展植树增绿行动。利用乡土树种、本地花木,统筹做好道路、河道、城区、园区、村庄、公园的绿化,实施庭院、屋顶和围墙等立体绿化,形成道路河岸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城乡绿化格局。深入开展生态治理行动。大力实施生态治理工程,加大水土流失治理,严厉打击私挖滥采、擅自占用土地、违法占用林地和非法采石取土取砂等行为。积极争取实施山体修复与综合治理,科学做好泥石流防治,加强饮用水源地和湿地生态保护,强化环境监管执法,抓好沘江等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加大城乡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治理工作,让云龙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深入开展节能减排行动。狠抓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强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三大措施,鼓励发展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生态产业。加强重点领域、行业和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提升能源利用效益。

(七)着力抓实民生事业,持续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视社会建设,补齐民生短板,着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样板县。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项目,启动云龙一中整体搬迁项目建设,加快全面薄改项目实施,完成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任务,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健全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健康云龙”建设。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工作。加强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实施71个乡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项目,推动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扩大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城乡低保、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就业服务等保障水平,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抓好大电移民工作,深入实施后期扶持规划,扎实做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和移民就业创业等工作,着力建设美丽、幸福、和谐库区。推动民族团结和谐发展。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认真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和“586”工程,完成1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2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继续抓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加大直过民族傈僳族和人口较少民族阿昌族、苗族等地区的扶贫攻坚力度,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在小康路上掉队。积极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保持宗教和顺。加强优秀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加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加大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与保护传承力度,加强农业文化遗产和农耕文化资源的抢救性发掘保护。积极筹备太极文化旅游活动,办好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创作和推出一批传承优秀文化、符合时代精神、富有云龙特质的民族文化精品。

(八)着力抓实法治建设,持续维护社会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切实为小康云龙建设提供法治保障。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县委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政府、政协依照法律、章程开展工作,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工会、工商联、科协等人民团体的作用。深入开展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支持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扎实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推进法治云龙建设。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完善依法行政机制,促进各级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务公开,深化行政执法改革,建设法治政府。严格司法公正,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司法监督,保障司法权力规范运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律服务。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筑牢共同精神家园。健全利益表达、协调、保护机制,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全面推进信访制度改革,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打好新一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完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加强反邪教和反恐怖主义基层基础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启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建设,建立完善应急管理机制,不断提高防灾减灾应急救援能力。大力推进平安云龙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和食品、药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三、 从严从实、管党治党,全面营造风清气正发展新环境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十八届六中全会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任务,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把严的要求贯彻到管党治党全过程、落实到党建各方面。

(一)思想教育从严,坚定理想信念。要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坚定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凝心聚魂,坚守理想信念,经受实践磨砺。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四个自信”, 坚守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做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偏离和动摇。要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加强党性教育、道德教育,突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聚焦现实问题,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着力提升各级领导干部服务能力和水平。要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原则,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阵地管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强化网上思想文化建设和网络空间治理,把牢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

(二)组织建设从严,巩固执政基础。要围绕强化政治功能、突出服务功能,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农村、机关、学校、国有企业、“两新”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加强组织工作“两个覆盖”,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要严格党委(党组)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全面落实党委(党组)和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问题清单、督查清单,强化“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层层压实责任。要切实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使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符合服务群众需要;严格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强化外出党员动态管理,细化不合格党员认定标准,完善党员队伍自我纯洁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深化“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真正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要抓实“党建+”,促进基层党建与重大项目建设、脱贫攻坚、民族团结进步、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互促共进;积极推行“互联网+党建”行动计划,推动基层党建创新发展。要完善党建带群建制度机制,积极推进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发展,增强群团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充分发挥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选人用人从严,激励干事创业。要精准科学选人,按照好干部标准,注重在脱贫攻坚、重大项目建设一线培养、锻炼、选拔干部,把干事创业、勇于改革、敢于担当、作风扎实的干部提拔使用起来,让那些有信念、有思路、有激情、有办法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有作为。要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严把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要认真抓好县乡人大、政府和县政协换届选举工作,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队伍结构,选优配强领导班子,统筹推进年轻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党外干部和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要加强选人用人监督问责,坚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进一步强化干部常态化管理监督, 注重“八小时”以外监管,严格执行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管理。要坚持党管人才,强化重点人才培养,健全人才引进培养、创新创业激励以及多元化投入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作风建设从严,强化忠诚担当。要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改进和创新群众工作,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要坚持把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长效化,严格执行制度,加强刚性约束,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坚决防范和查处各种隐性、变异的“四风”问题。要大力整治“庸懒散”等不良风气,倡导各级干部到矛盾最集中、(下转四版)   (上接三版)工作最繁重的项目建设、基层一线,既要盯着干、马上办、做到位,又要经常抓、反复抓、一抓到底、善作善成。要坚决克服信心不足、萎靡不振的颓废情绪,克服得过且过、消极应付的松懈情绪,把精神振奋起来,把激情激发出来,凝聚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气神”。要锻造敢打敢拼的意志,拿出敢于担当的意识、能够担当的能力、善于担当的智慧来开展工作,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

(五)反腐倡廉从严,净化政治生态。要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切实增强行动自觉,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坚持把“三严三实”贯穿到做人、处事、为官的方方面面,自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表率。要全面加强党内监督,强化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构建科学严密的监督体系,形成强大的内外监督合力。要深入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党组织要多了解党员、干部日常情况,多注意干部群众反映,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严格执纪,动辄则咎。要深化县委巡察监督,持续开展专项纪律检查,实现明察暗访常态化,对违纪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敷衍塞责、责任不落实的,严肃追究责任。要严格落实“两个责任”,抓好党风廉洁建设,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用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六)制度建设从严,营造干事环境。要健全完善党内政治生活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抓好严明纪律这个关键,教育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完善党委(党组)工作规则和县委常委会、党委(党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切实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职责;继承党内政治生活优良传统,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制度,更好发挥党内政治生活作用。要健全完善学习研讨机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问题导向和领导带头,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真正把学习抓在日常、抓在经常。要健全完善工作推进和“大督查”机制,用好考核奖惩“指挥棒”,以责任促落实,确保跨越发展实事精准到位。要建立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抓住想干事、敢干事这两个关键点,旗帜鲜明地鼓励改革、宽容失误,保护干事者、褒奖担当者,让各级干部放手放胆放心干事业。

同志们,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奋勇前进,在省州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抢抓机遇,锐意进取、苦干实干,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云龙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