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人文景观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人文景观

云龙白族民歌手抄本在美国剑桥出版社出版成书

来源于: 中国云龙 发布时间:2017-01-03 17:29 发布人:云龙县管理员

近日,记者从云龙白族民间学者退休老教师杨瑀处获悉,云龙县宝丰乡民间流传的白族民歌手抄本在去年年底的美国剑桥出版社《华语语系世界系列》丛书中出版成书。该书由美籍华人马里兰州圣玛丽大学国际语言文化系教授傅京起博士等人整理撰写编辑,书名为《中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新发现的用汉字白文记录的白族民歌》,该书首次使用白、汉、英三种语言文字表述。

1

2

“这是一桩极大的好事!作为边乡俚曲的云龙白族民歌终于一鸣惊人登上了世界文化的殿堂。”退休老教师白族学者杨瑀老先生告诉记者,这本书凝聚了三代白族学者数十年的努力。早在1957年,傅京起博士的母亲(乔后人)徐琳教授从中国社会科学院抽了出来,作为白语调查队骨干成员到白族居住地带调查,准备制定《白语》方案,殊不知由于“左倾”影响而当时制定不成。然而,徐教授却意外地于七月半“烧包”时节在宝丰得到一本用汉字书写的白族民歌残本。1993年6月杨瑀有幸赴昆参加《白语》方案定稿会,徐琳教授也从北京前来与会,闲谈中提及宝丰得到民歌残本的事,并送了杨瑀两本她于1988年2月在日本出版的《白族黄氏女对经研究》。

3

杨瑀老师和此书(今年7月,傅京起博士再次来中国调研时专门给杨老先生送了一本书。)

据了解,就在距现在三年前的一天杨瑀接到大理大学云龙人赵敏教授的电话,说徐琳教授的女儿为了出书的事,要到残本出处的云龙县宝丰乡再度落实,当时杨瑀老师听后很激动,因为他本来就认识徐琳教授,并了解白族民歌残本之事,白族文化能够发扬光大是他一生的心愿,于是并爽快地答应了。从此就开始了和傅京起博士后来的愉快协作。

4

5

7

“我所见到的该书材料已经经过赵敏教授、段伶教授精心处理后基本成书的材料和残本复印件,残本73页,可识别的有206首民歌。从中透视出当地白族的婚恋习俗、人际关系、风物特色、歌唱方式、歌词特点等。”杨瑀老师介绍,《中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新发现的用汉字白文记录的白族民歌》一书分三个部分,引言用英语详细介绍云龙残本的内容和重要意义,附录里每页登录原文的黑白照片和英语翻译。主要部分是白族民歌,采用足字足句的汉语和英语翻译。每页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其中左边是录原文、注音和足字足句的翻译,其中第一行照录原文,第二行是国际音标注音,第三行英语直译,第四行为汉语直译,右边是相应的句子的英、汉意译。全书共392页,标价720美元。

8

剑川人段伶教授在电脑上造出几百个新创字,如实地再现了原残本风貌,赵敏教授用云龙方言试读并翻译了全文,张锡禄教授把它列入丰田白语文献释读项目,并以《云龙白曲残本》为题目发表在《白族文献释读》里。不幸的是此期间徐琳、段伶两位教授相继去世。赵敏和傅京起两位教授继续解读尚未破译的句子和段落。傅京起几次去残本原出地宝丰采访,将译本补充完善并配上英语翻译。

9

该书的发表,给云龙白语材料提供了早期的历史依据。从残本陈旧破损情况看,该残本至少出自民国初期,可为学者提供较多的云龙白族的语言材料。残本自发运用形声造字规则,造出500多个自造字,只要稍稍懂得形旁和声旁,并懂白语的人多领会一下就会读通。补充了打点、打圈、打框等汉字白写方式。比如在“到”字下面加上个“了”字,表示白语中“到了”的意思,读作“pia”。残本是当地的白曲唱词,不论对于民族民间文艺还是民风民俗无不具有借鉴意义。

总之,在现存的白族使用本民族文字的古文献较少的情况下,这译本对于丰富白族古文献资料,认识白族历史白族语言文化,把白族民歌推向世界无不具有特殊的价值,是一份难得的白族古文献资料。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