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文化遗产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化遗产

跳遍云龙山乡的原生态舞蹈——力格高

来源于: 中国云龙 发布时间:2016-12-20 12:29 发布人:云龙县管理员

1

宝丰乡是云龙山地白族“力格高”的主要发源地和流传地,目前,全乡7个行政村拥有12支业余“力格高”表演队,而每一个自然村都有自发跳“力格高”的群众组织,全乡有经州、县人民政府命名的“力格高”舞蹈传承人6人,每年都组织开展“山歌·力格高大赛”等活动,为“力格高”的传承与交流提供了平台,是名符其实的“力格高歌舞艺术之乡”。

DSCF0007

为使“力格高”在全乡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承,从2012年开始,宝丰乡还开展了“民族歌舞进校园活动”,聘请传承人对全乡境内的小学生教授“力格高”,在全乡各学校推广以跳“力格高”来代替课间操,现在全乡在校学生人人都会跳“力格高”这一民族舞蹈,取得了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锻炼学生体质的双重效果。2015年,宝丰乡还筹集资金在宝丰古镇建立了“白族力格高文化广场”,建立“力格高”的大型表演和比赛活动场所,为进一步挖掘好、保护好、传承好“力格高”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_DSC6896

“力格高”亦称“力格歌”,汉语意思为“人的舞”,是白族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唯一的打歌类遗产,是一种山地白族群众自娱性集体舞蹈,以鼓点声和脚踏地的节奏声为伴奏,主要是脚上用力,是力量型舞蹈,动作朴实、幽默风趣、粗犷大方,充分表现出山地白族人民坚韧不拔的豪放性格和对生活充满自信、欢快活泼的情怀。“力格高”以模拟禽兽生活或反映农耕、渔、猎、牧等生活劳作和生活情趣等为主要内容,从中能够寻觅到当地白族远古农耕文化的遗迹,了解到他们的文化心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白族地区独特的原生态文化艺术,在一个个简单而朴实的动作后面,往往蕴涵着这些山地民族的图腾、信仰以及民族演变的历史,于是这种传统打歌舞蹈艺术形式一直在云龙的村村寨寨广为流传,被白族人民所喜爱。

_DSC6909

云龙县境内流传的“力格高”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已经流传了600多年的时间。云龙民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力格高”为白族先民在洪荒狩猎时期所创,先民们身披兽皮,手拿石块,敲击着节奏与响声,模拟鸟兽动作与声音,吸引接近猎物,以此获取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物。每当人们获得丰盛的食物,都要燃起熊熊篝火,兴高采烈地再现“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狩猎收获场景,以表达在与自然生存环境抗争中取得劳动收获的喜悦心情。

云龙白族力格歌舞蹈(张沙琳)

DSCF0011

近年来,虽然每逢婚丧嫁娶、打碑立墓、起房竖柱等喜庆节日,人们都会通宵达旦地跳起“力格高”来表达情感,向主人表示庆贺,这已成为一种传统,并根据时代的变化创造出一些新的动作,在民间代代相传。但由于“力格高”在白族民间都是以一种自发的、甚至是自生自灭的形态悄然存行于白族山乡,导致“力格高”在现代强势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传承环境显得十分脆弱,传播地域、人群不断萎缩,生存的文化空间不断缩小,直接影响了“力格高”的生存和传承,致使“力格高”濒临消亡。

DSCF0076

为积极抢救这一“围火踏歌”的白族民间舞蹈艺术,云龙县于2015年6月把“力格高”命名为县级非遗保护名录,并由文化部门牵头,组织专业人员对“力格高”进行了田野调查,收集整理了翔实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组织“力格高”演出队伍积极开展培训、表演等传承活动。同时,在宝丰、关坪、诺邓等乡镇扶持成立了25支“力格高”民间表演团队,在宝丰乡筹建“力格高”传习基地、展示室。目前,全县共有20多名经州、县人民政府命名的“力格高”舞蹈传承人,“力格高”逐渐被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现在只要有白族居住的地方就有跳“力格高”的人。“力格高”还先后于2012年代表白族入选中央电视台“2012中国民族民间歌舞乐盛典”的节目,2013年参加“第五届大理国际影会开幕式”展演,2016年参加全国第十三届校园时代相约北京春节大联欢系列活动,多次向外展示了云龙山地白族的歌舞文化,受到了国内外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好评,为云龙建设中国白族“力格高”之乡奠定了基础。

IMG_20160204_145026

文:赵雪梅

图:张建东  张沙琳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