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5-11-09 00:00 发布人:
(《今日云龙》记者 杨锦韫) 众山合抱,广纳水泉,一草一木,如梦如幻。1983年成为云南省最早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之一,2012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滇金丝猴等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生态家园,它就是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今年5月,有群众在毗邻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宝丰乡境内发现一只轻微外伤的滇金丝猴,并立即送至保护区进行救助。通过健康状况评估,保护区鉴于这只滇金丝猴伤情及饮食结构,认为不宜进行迁地保护,应暂时留在保护区进行观察、照料,待滇金丝猴身体恢复后再行考虑放归。日前,记者随云龙环保世纪行组委会来到天池自然保护区,在这里见到了5个月前因受伤被送到保护区的滇金丝猴,它正在自己的“新家”里悠闲散步,吃着管护员喂的新鲜食物,非常惹人爱。天池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专业管护员李施文给这只滇金丝猴取名为“小缘”,他说:“每天给它梳理毛发,打扫圈舍,消毒,喂食物,给它吃剥了皮的苹果,很讲究卫生。以目前它的状况来看,伤基本恢复好了,不久将给它戴上监测项圈后放归自然。”看着生龙活虎的“小缘”,李施文的眼里充满了怜爱和不舍。
近年来,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通过精心管理、科学巡护、建立“社区共管”模式等有效措施,保护滇金丝猴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生存环境,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保护滇金丝猴及生存环境是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保护区的工作人员通过精心组织管理方法、深入周边社区建立“社区共管”模式,改善社区对滇金丝猴生活带来的压力,极力保护滇金丝猴的种群数量和生存环境。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徐会民说:“北面龙马山加强跟云岭站保护区的合作,对该区域的猴群进行有效的监控保护,加强对南边天池片区的猴子种群监测及对周边社区加强宣传教育,群众在对滇金丝猴的认识上从原来模糊的概念到一个比较具体的了解,他们认识到滇金丝猴的生存环境以及如何保护滇金丝猴具体需要做的事情。通过建立巡护监测体系之后,可以对保护区的所有生物资源进行有效的巡护,对保护区里的所有物种、动物、植物、水文、气象进行科学全面的监测,从中发现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决策,另外加强跟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
为做好天池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保护区积极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巡护管理模式,使巡护与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和效率化的轨道;重视科技合作,提升保护管理能力;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多年来的精心管护,如今的保护区龙马山滇金丝猴种群数量从2004年的70多只增加到了130多只,天池片区数量约为15至30只,今年1月,在天池片区红外相机记录到消失了近50年的滇金丝猴影像。保护区森林资源逐年增长,一批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和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