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5-08-17 00:00 发布人:
(<今日云龙>记者 旷宏飞) “我家原先就有养猪的传统,只是没有形成规模,再加上没有龙头企业作为市场经营主体的带动,畜产品的销路没有保证。但自从加入了合作社,我家的收入就一直上涨,去年就有10多万元的利润,今年估计收入将会更多。”近日,在长新乡松炼村,当地养猪大户苏政文指着路边一栋栋圈舍高兴地对笔者说。目前,生猪价格居高不下,部分农户喜忧参半,而笔者在松炼村采访时却发现,有专业合作社做后盾的农户却把生猪养殖搞得红红火火。
据长新乡大岩场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娟花介绍,2013年,在长新乡党委政府和松炼村党总支部的帮助指导下,她和村里的生猪专业养殖户联合起来,在原“娟花生猪产业协会”的基础上,在县工商局注册成立了长新乡大岩场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充分利用在市场、信息、养殖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推行“协会+合作社+基地+养殖户”四位一体的生猪产业化经营模式,为入社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无缝对接,增强了养殖户的市场“话语权”。目前,合作社社员达413户,2014年合作社销售总收入就突破了4000万元,户均获利达5万多元。
“加入合作社不仅坚定了社员发展生猪养殖的信心,而且对周边的农户也产生了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现在,一些周边乡镇及本地生猪养殖户也纷纷要求加入到我们合作社来。”说起合作社的发展,杨娟花颇为自豪。
为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发展、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着力点,由农业、林业、科技等部门牵头,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要求扶持合作社发展,鼓励农户和贫困户以土地、林权、技术、资金、设备等入股。同时,健全内部机制,强化设立程序、运行机制、民主管理、财务核算、利益分配“五个规范”,完善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功能,使其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合作抱团发展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目前,我县依法注册登记的专业合作社有230多家,涉及粮食、烟草、畜牧、山地茶、林果、蔬菜、林下药材等特色种养业,遍布全县11个乡镇。各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引导广大贫困户大力发展以泡核桃、茶叶、生猪、中草药、麦地湾梨等为主的特色种养业,走出了一条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十二五”以来,我县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03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的38.4%降至2014年的22.8%,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3189元增加到2014年的4765元。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