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理论实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理论实践

我县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攻坚战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5-07-10 00:00 发布人:

  (《今日云龙》通讯员 杨  明)  我县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着力在“让青山永驻、让河流常清、让田园更洁、让成果更好”上下功夫,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

  让青山永驻。历年来,我县实施了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红豆杉人工种植和公益林建设等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4.8%;对天然林、水源林等实行了封山育林,启动1000亩云南滇西地区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基地建设;实施村村通电工程,不断提高用电覆盖率;大力推广电磁炉、沼气池、节柴灶、太阳能等,减少了薪柴砍伐。目前,总投资683万多元的天保工程二期490万亩森林管护正在实施;对66起野生动物肇事兑付农户补偿资金54万元;实施76.84万亩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兑付补偿资金1087万多元;兑付了14.8万亩县级水源林地补偿金223万元。

  让河流常清。积极强化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水资源调度和水资源监控。目前,区划县级重点水源地面积14.88万亩,十二五以来,投入4500万元完成8.1万人的农村饮水工程,全县建成大中小型水利工程2.4万件,投资2.56亿元的包罗水库投入使用,投资2960万元的沘江河道治理一期建设完工,投资2495.8万元的县城垃圾处理厂和投资4833.88万元的县城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投资2381万元的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河道清淤一、二期工程完工,启动投资1593万元的沘江重金属清淤三期工程,沘江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让田园更洁。我县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开发利用农村可再生资源,发展“种养结合,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现代农业模式,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努力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推广节能清洁灶3500台、太阳能500台;完成白石镇中和村等2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5万亩,配方施肥面积达80%以上;累计推广病虫害专业化防治2万亩;对全县列入排污重点监管范围的63个规模养殖户实行严格监管,实施干清粪、雨污分流、综合利用等措施减少畜禽粪便污染,完成6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减排项目建设。

  让成果更好。我县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天池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县城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园林县城”; 完成团结乡、民建乡2个国家级生态文明乡镇申报;完成团结乡、民建乡、白石镇、功果桥镇、诺邓镇5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命名工作;完成团结乡新宅村、白石镇双龙村、长新乡丰华村、诺邓镇诺邓村等69个州级生态文明村命名;完成了全县11个乡镇的环境保护规划编制。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