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人文景观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人文景观

遥远的眷恋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5-06-05 00:00 发布人:

◆ 包建永

  对于江浙人而言,云南是一片神奇的地方。云贵高原之上,少数民族聚居,风俗习惯各异,有看不完的美景,听不完的故事。

  10月下旬,有幸参加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2014年年会暨中国百名文化记者大理采风活动,深入大理民间,体验民俗生活。一路下来,有收获,亦有思考。

  婆婆的荷包

  此次采风,有导游陪同。导游穿着民族服装,很有特色。我在想,连导游的衣服都这么漂亮,如果到了乡镇古村落里,老百姓的服饰一定更有特色。

  走过一县又一县,进了一村又一村,我却发现,穿着民族服装的人极少,当地老百姓的穿着跟我们的服饰并无多大区别。这不禁让人感到一丝失望。

  在云龙县诺邓村,我随机走进一户人家。家里只有一位阿婆,穿着“悉如外人”。阿婆告诉我,她叫李叶坤,69岁。阿婆说,从前,他们村里人都是穿民族服装 的,但这10多年来,已经很少有人穿了。子女们觉得民族服装土,不好看,不但他们自己不爱穿,还不提倡老人穿。“你看,孩子们都给我买这样的衣服。”阿婆 指着自己身上的休闲服说。

  那么,哪里还有穿民族服装的村子?李阿婆的手指指向大山深处:“山里公路没通,往里几十里的村寨,还穿民族服装。”

  在车上,我问导游张莉玫,平时是否也穿着民族服装。她摇摇头,说:“平时不穿。我们是为了接待游客才穿的。”她穿着一身传统的白族服装,是个地道的白族姑娘。转身换上休闲服,便跟汉族女孩无一点差别。

  她腰间的荷包很别致。大家都争着问她从哪里买来的。她骄傲地说,这个荷包用钱买不到,是婆婆年轻时候绣的,压箱底的宝贝。“这次带团,我特意向婆婆借的。”

  只是,压箱底的好东西,离日常生活越来越远。

  密祉的邂逅

  大理,毕竟是令人遐想的地方,即使从服饰上不易看出来,也能从歌声里听得出来。在云龙、在洱源、在弥渡、在金梭岛上,到处能听到曼妙的歌声,老的能唱,少的也能唱,男的能唱,女的也能唱。

  在素有“民歌之乡”之称的弥渡县,我们来到世界名曲《小河淌水》作者尹宜公的故乡密祉。尹宜公的故居在密祉文盛街上,街的尽头,有一口泉井。只要你对泉 井说上一句话,井底便会冒出串串珍珠般的水泡,当地人称它为珍珠泉。在珍珠泉边上,有一条小溪。据说,当年尹宜公就在溪边的柳树下,创作出了《小河淌 水》。

  这是一次美丽的邂逅。在溪边,游人如织,听着《小河淌水》的旋律,碰到一个似曾相识的人。傍晚,我们被安排在大院子里吃豆腐宴,欣赏当地干部热情对歌,我又看见了那个熟悉的面孔。

  回来路上,我的脑海里,如水泡一样冒出几行诗句:那一天/纷沓的脚步惊落繁花满溪/珍珠泉边/拾一片茶马古道/小河淌水/月亮汪汪//那一刻/满堂华欢如梭的身影云散/别样心情/独酌一杯家茶/千人背面?你的笑脸。

  时代的回响

  云龙县自古产盐。1383年,明政府在诺邓设置“五井盐课提举司”,后来又增加三口盐井,共8大盐井。盐是老百姓生活必需品,也是政府垄断的贸易资源。在古时候,被称为白色黄金。一时间,云龙盐马古道兴起,商品贸易繁荣,成为一方富庶之地。

  近年来,盐井已经停业,古道也被公路代替。云龙恢复了久违的宁静。不过,在当地,繁华的遗风仍在。比如语言,当地山区农民的普通话就比许多江浙农民说得好。他们说,早先马帮来自四面八方,不会说普通话,可没法做生意。

  在云龙县白石乡顺荡村,井盐虽然不再买卖,但村民仍然保持吃井盐的习惯。我们去采风那天,村民们在河边搭起一口大锅,从盐井取水,现场煮盐,堆起盐巴一米多高。用盐井水煮出来的土豆和熏肉,分外香甜。村民们自豪地说,此种味道,独此一家。

  村里的老先生介绍,顺荡的荡字,原字是“汤”和“皿”两字的组合,意思就是把盐水放在器皿里煮。

  村后有一块明代墓园,100来块墓碑上,正面碑文为汉字,背面碑文是梵文。至今没人解开碑上梵文中隐藏的奥秘。可以肯定的是,当年,顺荡是云南西部盐马古道的重要一站,是各种文化的交集之所。

  一切沧桑变化,都寄于“兴衰”二字。

  如今,古老的盐井没落了,时代却进步了。追随历史的脚步,曾经的辉煌,必能激起时代的回响。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