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云龙网!

中国云龙
人文景观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人文景观

陕西巡抚和青云桥

来源于: 发布时间:2015-02-06 00:00 发布人:

◆ 郝福建

  沘江穿云龙县而过,江上形形色色的古桥,为云龙赢得“古代桥梁博物馆”的美誉。与全国报纸副刊同行抵达云龙当晚,无意间听当地人说驻地不远处有座青云桥,为清道光年间陕西巡抚杨名飏所建。陕西巡抚怎么会在偏远的滇西河谷中建桥呢?说者无心,作为陕西人的我却急切地想知道答案。

  次日天未大亮,我便独自从酒店出发,沿沘江西岸南行十多分钟,来到青云桥头。桥西亭下,观音塑像前香火忽明忽暗,像下的石壁上镌刻着“衮雪”二字。亭后绿树掩映的石壁上,刻着杨名飏手书的“壁嶂廻澜”四个大字。

  铁索上铺着木板,踏桥而过,忽忽悠悠。来到东岸的桥亭下,最先吸引人的便是嵌在亭壁上的《新建青云桥碑记》,道光四年(1824年)杨名飏亲撰的碑文虽经岁月侵蚀,但其心志却跃然石上。“先大夫有志成梁其间而未逮。癸未岁,余以母丧自秦回籍,适当秋水至,见夫乘槎竞渡者,屡濒于危,而莫之避。询之,则曰‘采薪以供课,性命不惶恤也’。乃恻然念先人成梁之意,大且远矣。”奔丧的杨名飏眼见乡民过河艰难,更加理解其父筑桥的愿望。为桥取名青云,则是抱有“‘共登青云之梯’之义。望我乡之应运而兴者,他日得路,本济乡人之意,以济国人,以济天下人。”游览时,不时有当地人踏桥而过,190年前杨名飏的恻隐仁爱之心,仍然在温暖着沘江两岸群众。

  在云龙期间,为我们一行人讲解当地历史文化的是60岁的杨希元老人,他曾先后在当地中学、文化局、教育局和旅游局工作。对于云龙当地文化,杨希元老人耳熟能详。谈到云龙县历史上最为有名的杨名飏,杨希元更是了如指掌,因为他的爱人杨丽珠就是杨名飏的第六代后裔,而杨希元也是杨氏家谱编修组骨干。

  离开云龙前一晚,我特意约见了杨希元老人,尘封于历史的杨名飏往事从他口中娓娓道来。杨名飏,字崇峰,云南省云龙县石门镇人,生于1773年,35岁时中举,后入秦先后在凤县、沔县、褒城、略阳、西乡、安康、山阳、镇安、鄜州、汉中、西安等地任职。1831年授陕西布政使,1833年任陕西巡抚兼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1835年授资政大夫(正二品),道光帝八次召见,并代道光帝“华岳拈香”,这一年62岁的杨名飏也登上了人生巅峰。

  杨名飏是一名实干型的官员。移建略阳城以避水灾,重修灞桥,在陕南栽桑养蚕编写《蚕桑简编》并颁《劝课桑树谕》,在陕北大力推广种植洋芋。正因为在陕期间政绩卓著,1837年杨名飏告老返乡时,“秦境士民扶老携幼郊送千五百里”。

  青云桥正是1824年母亲去世杨名飏回乡奔丧时捐资倡建,桥头的“衮雪”二字是他从汉中褒谷拓印而来。除了青云桥之外,杨名飏还在家乡云龙捐出俸禄筹建了彩云书院,为家乡为国家培育人才的愿望反映在他亲撰的《彩云书院碑记》中,“每念故乡未尝不有杞梓良材,芝兰嘉卉,若不少加扶植,何以副我父兄之责,壹我子弟之规摩乎”,“所望我一乡之善士,而为一国之善天下之善士者”。一百多年前修建书院时所植古槐如今仍然枝繁叶盛,似乎在无声记录着这里曾经培育过无数“善士”。

  64岁从陕西告老返回云龙后,杨名飏并没有满足于安享晚年。作家训,订宗约,在彩云书院传道解惑,编写《经书字音辩要》教乡民说官话,还身体力行教乡民栽桑养蚕推广洋芋改进稼穑技术。在云龙采风期间,当地的“盐水洋芋”让同行者大赞,这也让我不由得想起一百多年前在家乡推广洋芋种植的杨名飏。

  杨名飏于1851年去世。在陕西任职时,杨名飏深受时任陕西布政使的林则徐赞赏并成为知己,林则徐曾为杨名飏撰联:“点苍南去钟英地,太白西来建节天。”

  杨名飏已经去世一百六十多年了,但他至今仍是云龙妇孺皆知交口称赞的“杨大人”。杨名飏倡建的青云桥,依然是云龙人跨越沘江的通道,桥头观音像下的香火仍然很旺,人们在祈愿慈航普渡,也在感念一百八十多年前倡建青云桥的“杨大人”。

  近年来哀叹“乡村沦陷”的作品多,感慨“回不去的故乡”者众。这些作品,深深吸引着生长于渭北农村的我;这些感慨,每回渭北故乡时,我也会有难言的共鸣。我的故乡会好吗?我的故乡还回得去吗?站在青云桥头时,这些像阴云一样笼罩心头的问题,似乎有了答案。云龙能好起来,是因为有杨名飏一样的建设者;杨名飏能回到故乡,是因为他倡建的青云桥和彩云书院让云龙更加美好。我们在追问“故乡会好吗?故乡还回得去吗?”的同时,更应该自问:我们为故乡做过什么?

编辑:冬剑

Copyright © 中国云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1004040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2902532932号